既然周王赐给土地,那就接受吧,否则不识抬举。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周襄王虽然把阳樊(今河南济源市承留镇曲阳村)赐给重耳,阳樊人并不服,根本不愿意接受晋国领导。我们是天子的子民,我们有独立自主权,凭什么要加入晋国国籍?
谁不愿意做京城百姓?那是首都,是天下政治经济中心,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作为京城人,都高人一等,更有许多先天的优惠条件,地方根本无法比拟。
但周襄王发话了,阳樊人想不同意都不行,身微言轻,根本没有反驳权。天子的话就是圣旨,至于民意,晋文公根本不关心。
眼看阳樊城门紧闭,不接纳晋国招降,晋文公立刻派遣军队,包围阳樊,准备强攻。
阳樊,就是一座孤城,没有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没有什么盟友,如果开战,不堪一击,受苦受难的是百姓。
危急时刻,有个叫苍葛的阳樊人,站在城墙上,对着晋军大声高呼:“您帮助周王恢复王位,是为了遵循‘周礼’。阳樊人不知道您的品德,故而违抗命令;您如果屠杀百姓,不就又违反了‘周礼’吗?阳樊有夏朝、商朝的后代和典籍,有王室的的军队和民众,有仲山甫(贤臣)一样的守官。即使不是官员,都是周王亲戚,难道您要杀光他们吗?安定王室,却要屠杀百姓,谁还会依附?请仔细考虑考虑吧!”
苍葛是谁?不知道,史书只留下这么一个名字。杜预认为,他就是个普通的阳樊人,没有任何事迹,没有任何职务,没有任何威望,除了这件事,其它档案归零。
如果不是晋文公要屠城,他一辈子都默默无闻,悄悄地来一趟地球,又悄悄地走。不过,在关键时刻,别人还在恐惧的时候,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一通大喊大叫,阻止了一场杀戮,解救了阳樊的百姓。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如苍葛一般的小人物,终其一生,碌碌无为。或许,和平的世界,不给他们展现才华大放异彩的机会,但危急时刻,他们真的如藏在锦囊中的针尖,锋芒毕露。
毫无疑问,春秋的历史中,有苍葛一席之地。
对于喜欢讲究仁义的人,就要以仁义来责备他,这是最好的武器。
苍葛的话,很快传入晋文公的耳朵里,他听了若有所思。这毕竟是天子脚下,京畿之内,或远或近都沾亲带故,真要攻入城内,士兵杀戮无辜,自己岂不成了屠夫,如何争取民心?如何会盟诸侯?如何取得天下人信任?
于是说道:“这是君子所说的话啊!”
不过,阳樊是天子所赐,不能武力攻打,更不能放弃。他下令,放开一条生路,城中百姓愿意去就去,愿意留就留,绝不勉强。
阳樊,必须收入囊中。
且说周襄王赐给重耳的几座城邑,除了阳樊人不服,原国人也不服。
原国是个小国,姬姓,最初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封地在今甘肃一带。后来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为了加强东方的控制,把原国从荒凉之地,迁到现在的河南济源市庙街村西南。但是,不知何时,原国成为苏氏(温国)的一部分。
这次王子带之乱,原伯贯死战到底,最后被俘。
原伯贯虽然爵位不高,为保护周襄王,也是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当了俘虏。对于这样一位忠臣,周襄王竟然狠心把他的封地,作为奖品送给晋文公,实在让人心寒,没这么干的。
连自己的忠臣都可以卖,谁还肯为王室尽力?东周没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时的晋文公,虽然岁数不小,只能算初出茅庐,根本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请隧事件’,这种骨子里的叛逆,让真正的忠贞之士唾弃。
原邑百姓不服,晋文公似乎也并不着急。因为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讲信用的人,是个仁慈高尚的人,要慢慢感化,以德服众。毕竟自己刚出道,威信有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特别是收买人心。
收服阳樊后,他并没有急于出兵攻打原城。
当初,晋文公回国,训练士卒,两年就准备早点儿建功立业。狐偃认为,百姓还不懂得道义,于是,出兵安定王室,让百姓明白‘大义’。
之后,放宽政策,便利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
晋文公又打算使用他们,狐偃再一次阻止了晋文公,认为百姓还不懂得‘信用’,要教导百姓讲信用。
期间,晋文公又做了一件事。
公元前635年的秋季,他与秦穆公联合,灭掉了秦、楚边境的鄀国。
这个鄀国,位于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后人称之下鄀。毕竟,勤王有功,收获颇丰,这次帮助秦国灭掉鄀国,也算还给秦穆公一个人情。
鄀国,成为第十五个被灭掉的小国。不过,剩下一些鄀国人,迁都楚国境内,重新建立鄀国(今湖北省钟祥市丰乐镇东),后人称之上鄀,最终还是被楚国灭掉。春秋末期,楚国的郢都被伍子胥攻破,为避吴国锋芒,楚国不得不迁都上鄀。
公元前635年冬季,晋文公才率领军队包围原邑,目的,就是让晋国百姓懂得:信用,才是最重要的。
晋国大军虽然气势汹汹,并非为了杀戮。晋文公要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是个讲信用的人,说话算数,以德服人,至于是否愿意归顺,由原城人自己决定。
在此之前,他大张旗鼓,发布命令:大军只带三天的粮食,如果第三天拿不下原城,就撤兵回国。
一般来说,三天破城,战场上是一道死命令,必须冒死攻城,否则军法从事。但是,晋军并没有猛烈攻城,而是整齐地驻扎在城下,既不冲锋,也不喊话,静悄悄的,等待第三天的到来。
原城人早已得到消息,一个个恐惧不安。三天破城,必将血雨腥风,怎么办?没想到的是,晋军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不像是来攻城拔寨的,倒像是来静坐思过的。
神经紧张了三天,原城人并没有投降,他们要看看,晋文公的‘信用’,能坚持多久。
眼看三天期满,晋文公遥望原城,毅然下令:撤。
这是打仗吗?检阅军队来了。大军撤退时,有晋国的间谍回来报告,原城人很快就要投降了,请再等一等。
中国很早就注重间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军种。
晋文公不为所动,坚决说道:“信用,是立国之本,百姓依靠信用得到庇护。如果得到原邑,却失去信义,如何让百姓信服?那样失去的就更多了。”
军队撤退三十里,原城主动投降。
诚信所在,不须刀兵杀戮,不须鲜血横尸,不须小圈子里的尔虞我诈,不须大场面后的阴谋诡计,百姓看着呢,鬼神看着呢,苍天看着呢。收服一座城邑,不在话下。
晋文公以自己的诚意,感动了原城人,终于得到百姓的支持。晋国百姓明白了‘信用’的作用,从此没有贪心,做生意明码标价,不求暴利,晋国大治。
‘信用’,就是‘春秋大义’的一份子。在这个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年代,让我们回到春秋,看一看那个年代的‘信用’、‘道义’、‘仁德’,或许,精神能提高一个境界。
他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今山西河津市东北),谁来守卫原城呢?回国途中,重耳向那位寺人披咨询。
自从帮助重耳躲过郤芮、吕甥的大火后,披太监深受重用,时刻陪伴左右。
对晋文公的询问,披太监也没直接点名,张口说道:“以前,赵衰跟从您,我听说有一次,他用壶携带了米粥落在后面,即使十分饥饿,自己也没食用啊!”
其实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赵衰守信用,忠于君主,今天您凭‘信用’得到原城,就应该派守信的大臣守卫原城。
于是,晋文公把原城赐给赵衰。后来赵姬生了三个儿子,分别称赵同、赵括、赵婴齐。老大赵同,封地在原,也称原同;老二赵括,当然并非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封地在屏,也称屏括;老三赵婴齐,因封地在楼,也称楼婴齐。
同时,晋文公把温地赐给狐毛的儿子狐溱。
这次取原,为晋国打造了一个‘仁义之师’的全新形象,为晋文公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度。虽然还没有称霸诸侯,但是已经博得大家的好感,称霸,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