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生命。
当初,令尹子玉命人给自己制作了‘琼弁玉缨’,一直没舍得使用。这里的‘琼弁玉缨’,就是镶玉的皮帽子,带着缨坠,非常精美;一般的‘弁’(biàn),鹿皮制成,就是官帽,有时候打猎戴着。
由于他的‘琼弁玉缨’非常漂亮,被一位神仙看中了。这次城濮之战前,子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黄河之神来对他说:“你把‘琼弁玉缨’送给我,我赐给你孟诸的水草地。”
孟诸,是宋国的地盘,也称‘望诸泽’,位于今山东省曹县南、河南省商丘县东北。黄河神的意思就是,让他把这套精美的‘琼冠玉缨’祭祀黄河,也就是扔进黄河里,河神就让他占领宋国。
这只是一个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今天看来,科学也无法解释,当不得真。但古人非常相信梦,认为梦,就是神以另一种方式,给自己指明方向。
子玉非常珍惜这套装饰,实在舍不得祭祀黄河神。
他的儿子成大心和部将斗宜申(子西)听说了,再三劝谏,希望他不要吝惜这身外之物,为了楚国的胜利,为了战士们的性命,一定要祭祀黄河之神,求神保佑。
但是,子玉坚决不从。作为楚国令尹,贪图宝物,贪慕虚荣,贪恋荣华,连个晚辈的见识都不如;他儿子成大心,还知道为了国家,可以舍弃一切,他却舍不得一个装饰品。
与后来的名将司马穰苴、吴起等人相比,子玉简直一无是处。司马穰苴和吴起,知道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所以,士兵们甘愿为他们而战,为他们而死,所以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就一代名将。
眼看无法说动令尹,成大心和斗宜申不甘心,特意派遣一位叫荣黄的说客,希望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子玉坚如铁石的心。
荣黄见了子玉,摇动唇舌,摆事实讲道理,说的天花乱坠,子玉也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但是,他有自己的主见,谈到关键点,任凭荣黄嘴皮子磨破,坚决不把‘琼冠玉缨’祭祀黄河神。
我辛辛苦苦制作的宝贝,岂能扔进黄河?
最后,荣黄也说累了,正色道:“死后如果有利于国家,还不惜生命去做,何况只是一块美玉?那不过是粪土罢了。如果能够促使战争胜利,有什么可惜的?”
自古以来,男人爱美女,美女如美玉,在荣黄眼里,美玉=粪土。
这种推理显然有失偏颇,子玉可不管那一套,无论荣黄如何鼓动唇舌,他坚决不答应。
荣黄实在无奈,金玉良言,说不动铁石心肠啊!他从营帐出来后,对成大心和斗宜申说:“不是河神让令尹失败,实在是他不以国家百姓为重,自取灭亡啊!”
这件事,如果战士们听了,内心该作何感想?贪婪,必将受到惩罚。
城濮之战,楚军败了,子玉败了,一败涂地。那‘琼冠玉缨’,恐怕也成为晋军的战利品。
最糟的是,楚国的左军、右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中军,在子玉的全力维持下,得以保全。这么多年以来,楚军从来没有如此损失惨重,第一次南北大碰撞,以楚国惨败告终。
消息迅速传回国内,楚成王很恼火。
自己再三叮嘱,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重耳岂是易与之辈;你一再抗命,如今损兵折将,军法难容。他派使者对成得臣说:“申、息的子弟,都跟着你战死了,如果回来,即使我放过你,你怎么向两地父老交代?”
失败,就要有人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相应代价,这是必须的。当年楚武王的儿子屈瑕率军讨伐罗国,失败后自杀谢罪,这成为楚国的一种潜规则。
如今子文已经告老退休,子玉不仅是楚国令尹,还是若敖氏的首领。斗氏、成氏两大家族的成员,都围绕在他的身边。虽然战役失败,如果能保住子玉的命,对若敖氏来说,就是胜利,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但使者的话,已经表明了楚成王的意思:必须死。
斗宜申和成大心无奈地看着使者,说道:“令尹本来要自杀的,我们两个阻止他,说:‘不要自杀,请到国君面前谢罪就戮。’”
他们苦心积虑,给子玉争取时间,保留了一线生机。回去面见国君,有老令尹子文在,如果说情,或许国君能顾念昔日战功,网开一面。却不知,子玉是子文推荐,这次战败,子文想起蒍贾当初的话,不禁羞愧难当,卧病在床,哪有心情替他说情?
楚成王派使者前来,捎带如此绝情的话,表明了不愿意再见到他。子玉唯一的希望,基本破灭。
说实在的,子玉必须死。这不仅仅是战争胜败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王权的安危。作为楚国的令尹,手握军权,从最初战场抗命那一刻开始,已经触犯君王大忌,引起楚成王的强烈不满。
有了第一次,就敢有第二次、第三次,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次抗命不尊?
晋文公为什么要斩魏犨、颠颉?十九年的从亡之情,难道抵不过一顿晚餐吗?非也。不管多大的功劳,君臣之礼不变,必须服从;敢抗命不尊,就有了不臣之心,这是所有君王最忌讳的,就像逐渐长歪的庄稼一样,必须铲除。
对待国君的命令,必须是服从、服从,绝对服从,错,也要服从。
另外,若敖氏太强大了,这个家族占据着楚国大量的重要位置,掌控军政大权。子文退居二线后,子玉就是若敖氏首领,如此倨傲无礼,难免日后为患,必须砍削。
楚军撤退到连穀(地点不详),子玉一直在盼望接到赦命,但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没有再接到楚成王的任何命令。战败之后,内心原本就觉得羞愧至极,如今等不到国君的赦命,就像赖着怕死一样,更加丢人。眼看希望破灭,于是自杀而死。
世间事,瞬息万变。也许,他再坚持一会儿,就一会儿,生命,就可以延续。所以,无论任何事,一定要有耐心,坚持到最后一刻,转机,或许就在一瞬间。
楚成王并不知道,子玉的死,对楚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虽然战场抗命,虽然败于城濮,但是,他对楚成王的忠心,苍天可鉴;他并非甘于沉寂之辈,只要给他机会,必将忍辱负重,东山再起,复仇晋国;纵观楚国,一时难以找到像他这样优秀的将才,难以找到让将士们信服之人。
如果子玉活着,楚成王的结局,也不至于悲剧告终。
正当楚成王怒气冲冲的时候,有人提醒他(据说是蒍贾),昔日范地巫师矞似预言:成王和子玉、子西(斗宜申)都不得善终。故而曾许诺赦免子玉死罪,今天是否可网开一面?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楚成王懊悔无及,立刻再派使者,快马加鞭,要阻止子玉自杀。
但是,时间太久了,子玉已经等不及,使者到达,他的尸体已经僵硬。
当时的通讯条件实在落后,如果有个电话,就可以挽救一员大将的生命。可见,通讯多么重要,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庆幸吧!
那位斗宜申,也悬梁自尽以谢罪。不过他运气很好,由于身体太重,绳子也不太结实,突然从中间断开,人掉在地上,摔个头晕眼花;恰巧,第二批使者到达,把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回到楚国后,楚成王非常伤感,把商地封给斗宜申,任命为商公,以阻止预言的实现。他能阻止的了吗?
再说晋文公,晋国胜利了,但他一直心事重重,显得不开心,因为,失败者是要复仇的,谁也不敢保证永远必胜。特别像子玉这种人,往往知耻而后勇,对晋国未来不利。
当他听说成得臣自杀后,终于喜形于色,开怀畅饮,并且毫无遮拦地说:“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危害我了(莫余毒也)。蔿吕臣做令尹,维护自己而已,不是为了百姓。”
成语,‘莫余毒也’就出自晋文公之口。
子玉是个将才,行军布阵是他的强项。而且这个人失败了不会苟且偷生,一定会卷土重来,就像后来秦国的孟明视一样,永不屈服,这点让晋文公都畏惧。但是他缺乏元帅的气度,缺乏政治头脑,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成得臣死了,楚国的霸业也被摧毁。楚成王一生的打拼,一生的霸业梦,就此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