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瞒兵败走华容,
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
顿开金锁走蛟龙。
三国演义中华容道的故事,相信各位耳熟目详,但史学家心理明白,这纯粹是杜撰,误人子弟。真要遇到,能否放过尚且未知。
不过,曹操所说的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而且,就发生在卫献公身上。
却说卫献公率领手下人逃往齐国,孙氏家兵紧追不舍,在一条河泽边,打败了卫献公的亲兵。军队溃散,鄄地人也趁火打劫,俘虏了很多败兵。
眼看追兵不断,身边护卫渐少,卫献公不禁魂飞魄散。搞明白点儿,我是国君,你们怎么敢以下犯上?
虽然形势危急,却有个人随身护卫,不离不弃,他驾驭战车,即当驭手,又当保镖,可谓忠心。
他的名字,叫公孙丁。
此人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神射手,但与当时的养由基相比,差距太大,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卫献公对此人非常器重,待为上宾,古人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在卫献公落难的时候,公孙丁没有抛弃他,一路保护,寸步不离。
渐渐地,后面烟尘弥漫,追兵大队人马越来越近。这到与曹操兵败赤壁类似。
追兵来到近前的时候,终于看清了面目。为首的两人,一个叫庾公差,一个叫尹公佗,都是射箭高手。
这两位,跟公孙丁有些渊源。
庾公差,曾经学射于公孙丁,是公孙丁门下的高徒尹公佗,则是学射于庾公差,虽然没有直接拜公孙丁为师,也算间接授业于公孙丁。
按照江湖排序,尹公佗算是公孙丁的徒孙。
庾公差率领军队追上卫献公后,一看,驾车人原来是自己的恩师啊!
此时各为其主,让庾公差很为难。如果一拥而上,打群架,那么十个公孙丁也难逃一死但如果就此放弃,众目睽睽,因私废公,回去后,自己难逃其咎。
关键时刻,庾公差果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他对公孙丁说:“如果射,是背弃恩师如果不射,必将被诛戮。射,还是合乎礼仪吧!”
说完,他抽出箭,连射两箭,分别射中了车子两边的弯曲的车轭,然后就回去了。车轭是套在马脖子上的曲木,大约胳膊粗细,从远处射中这个可不容易。可见,公孙丁这个徒弟的射术很精湛,基本得到真传了。
师徒恩义,不能忘记。这很明显,庾公差就是要放公孙丁和卫献公离去,以报昔日师恩。
可以说,公孙丁是个好老师,他带出了一个好徒弟,不仅箭术高超,而且人品上佳。否则的话,此时此刻打群架,公孙丁再厉害,一次也射不倒一群。
所以说,选择人才,一定先看品德。
但是,教育徒弟做人这方面,庾公差就要差一些。他率领军队撤退,走到半路,他的徒弟尹公佗不干了。如此无功而返,回去怎么向上级交代?自己难免要受到牵连。
尹公佗认为,公孙丁是庾公差的师傅,自己跟公孙丁隔着一代,而且从来没有接受他的教诲,关系就远了。如今就这么空手回去,被人暗告一状,性命堪忧。为了国家,不能因私废公。
于是,尹公佗强烈要求,独自率领一部分人,返回追赶卫献公。
这个徒弟,真是年轻气盛,不知好歹。庾公差也并没有坚决阻拦,去吧,不吃一堑,不长一智,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表面上,尹公佗确实没有直接授业于公孙丁,但做人不能忘本。他所学的一切,追本溯源,间接也是来自于公孙丁,如果在江湖中遇到,属于尹公佗的师祖。
尹公佗不顾一切,率领人马追上公孙丁,准备射死他。这种举动,就是欺师灭祖,万人痛恨。
公孙丁驾车前行,发觉后面追兵又至,也猜出大概。眼看尹公佗带兵追来,不用多说,他迅速把马缰绳递给卫献公,然后弯弓搭箭,一箭射透了尹公佗的胳膊。
东周列国志中,公孙丁又加一箭,射死了尹公佗。
左传中只写射穿尹公佗的胳膊,并没有射死他。估计公孙丁也没想射死尹公佗,作为神箭手,一辈子就和弓箭打交道,以他的箭术,虽然不如养由基,根本不需要第二箭,否则能称得上神射手吗?而且射伤尹公佗,也可以震慑其他小兵,避免了群殴。
后来的亚圣孟子,提到这件事,完全变了。
孟子一书记载:郑国派子濯孺子侵卫,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恰逢子濯孺子得病,无力拿弓,就问驾车的人,谁来追他?
驾车人说:“是庾公之斯。”
子濯孺子就说:“这下可得救了。”
驾车人觉得奇怪,问他:“庾公之斯是卫国的神射手,你怎么说得救了呢?”
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佗学的射箭,尹公之佗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佗是正派人,我相信他看中的徒弟一定也不会错。”
庾公之斯追上子濯孺子后,问他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告诉他,自己旧病发作,无力拿弓。
庾公之斯听了,就说:“我向尹公之佗学射箭,尹公之佗是向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射术,反过来伤害您。虽然这么说,可今天这事,是国君交付的任务,我不敢不办。”
说完,他抽出箭,在车轮上敲掉箭头,连射四箭,就回去了。
孟子虽说是亚圣,但也是个辩士,他不是专职历史学家。为了说明道理,难免篡改一些人物。所以,他的话,只能当故事参考,不能当历史。
作为史书,左传的可信度更高,所以本人以左传为基础。
不过孟子写的太感人,太讲究道义了,后来被家用到三国演义中,上演了一出捉放曹。
曹操兵败赤壁,最后在华容道遇见关羽,陷入绝境。正当关羽准备擒拿曹操的时候,曹操冒出一句:“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是啊,曹操对关羽的恩情太深厚了,不是斩颜良、诛文丑就能报答的。
如今曹操落难,抬出庾公之斯和子濯孺子,关羽想起昔日的恩情,再想想古人的春秋大义,长叹一声,终于让开一条路,放走了曹操。
当然,这段情节是,不是历史,但却深入人心。
说句实在话,年轻的时候看三国演义,对于关羽夜读春秋,深明大义,本人深感羡慕,总盼着能读一读这本大义的书。后来工作了,终于有闲暇能一览圣贤书,然而,从头看到尾,简直跟天书一般,擀面杖吹灰一窍不通。
即使有翻译,还是囫囵吞枣,没法消化。
后来,我才明白,孔圣人写的太简洁、太隐晦了,就是给春秋时期列了一个目录,同时也为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列了一个目录。后人为解释春秋,根据其时间顺序,编写了左传,许多故事,都来源于此。于是,我又买了左传,有了一条时间线来贯穿,终于对这段历史,略窥一斑。
再后来,我发现,学得越多,不明白的就越多,想了解的就越多,书中介绍根本不全面。
庆幸的是,这个年代,科技太发达了,想看什么书,全部可以从网上下载。于是,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国语、史记……太全面了。不过,最有帮助的,应该是杜预的春秋左传正义。
事实是,庾公差不顾自身安危,放走了恩师公孙丁,也放走了卫献公,一放成名,为春秋大义做了最好的诠释。遗憾而奇怪的是,史书中,从此再也没有了他的身影。
卫献公顺利逃往齐国,在郲地被灭的莱国一住就是十二年,不思悔改,时刻谋划复国。
在大约二百五十年的春秋历史中,庾公差,只露一面,一晃而过,说起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他却成了春秋大义的典型代表,让后人赞叹不已。
生死时刻,仍然不忘尊师重道,在春秋风云变换的历史中,必须有他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