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停战容易,养活青丘大不易。阴山之大,东西万里,适宜农牧,十不存一。
“武王,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青丘人众多,靠五伯之粟,实难以饱腹,唯开荒为田,种植农物。”
笙仲向成王建议。
“笙公,青丘乃牧人,安懂种地之术?”
“武王,世间之人,哪有生而知之者,皆后天之所学也。即使青丘之牧人,不亦是女效其母、男学其父,十余年已,放能持家、放牧。”
“笙公所言在理,我怕族人贪恋青城,不愿去阴山偏僻恶土,如之奈何?”
“此易尔。农民、牧人,天下之本,无农、牧之人,则无一日之餐、一顿之食,靠其所养,反恶语骂之,如自骂父母,简直畜生不如,故愿离城种田、放牧者,当予奖励,其杰出者,封为大夫爵位。另在城中,征收地租,无论贫富贵贱,不缴纳者,一律驱逐。另诏五伯,各选善于稼穑者百人,奖以金银,教族人耕种之法。成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一食便念稼穑、放牧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制皮之辛苦,如此以来,何愁青丘不兴。”
“笙公之言大善,本王即下诏施行。”
“成王且慢,下诏之前,笙仲当深入阴山,查明各处情形,修建驿道,开凿水利,丈量田亩,分配人口…”
“阴山险恶,笙公不可亲入,倘有不虞,本王悔之晚矣。”
“成王,此事乃青丘之基石,非别人可托,事有必行,此其是也。天佑青丘,必可保臣无恙,望大王保重。”
一入阴山,十年不归;赫赫笙公,为国尽瘁。
壮美的山林,整齐的稻田,广阔的牧场,起伏的麦浪。你用十年青春,换来青丘的茁壮成长,莫尔道嘎是我们的林场,兴安盟是我们的稻田,敖汉是我们的粟地,扎赉特旗的牛最肥壮,苏尼特的羊最鲜美,河套的麦子最香纯…
“登彼丘陵,垦荒大东。黑水汤汤,人群嚷嚷。莫不率从,笙仲之功。”
在阴山的东北部,群山环绕的荒僻之地,有一块净土,生长着青丘最好的稻谷-兴安盟大米。兴安盟是青丘直管地,意为无尽丘陵,西距青城三千里,在万里阴山最为偏僻,被称为最后的净土。它地处寒地水稻生产的黄金带,纯净的空气、甘甜的河水和肥沃的黑壤,孕育出天然的珍珠米-兴安盟大米,它以“透、香、润”著称,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美誉。好山好水出好米,唯有在这天然净土,才产有“二龙屯”、“绰勒银珠”、“保安沼”等一粒粒珍珠。
敖汉旗在青城东二千里,是青丘的文物、农业大区,有古代遗址4000多处,距今最远的兴隆洼遗址,有8000年之久,并以“记录中国八千年农作物遗传秘密”的“一粒小米”一举成名,是实至名归的“世界小米起源地”。历经世事变迁,青丘人又在这种起小米,年产1.8亿公斤,米被称为“黄金米”,地被称为“绿色杂粮之乡”。敖汉“八千粟”小米,以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金黄馨香的特点,备受青丘人的追捧。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挤挤。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阴山东西万里,分为东西两部,若问东部人,什么是幸福,他们会告诉你,“吃着扎鲁特的牛肉,喝着扎鲁特二锅头”。扎鲁特盛产牛肉,又以“玛拉沁艾力”的最好。玛拉沁艾力合作社,位于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离最近的大型居住点60多公里,途中有40道弯、80道坎,在这与世隔绝的荒僻山沟,是纯朴牧人吴云波和天然牛群的家乡。吴云波,一个有良人的牧人、致富带头人,他的品质,就是言语、行为、内心一致,是为真。笙仲犹记得见他的情景,当所有人举起酒杯,身为主人的他说,我不能喝酒,我的父亲自小不让我喝酒!这个强壮的汉子,不饮酒,因为他的父亲不许。不是草原上长大的人,不能理解不饮酒的汉子,意味着什么。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吴云波带领牧人来到东萨拉嘎查的第一年秋,割完青贮,牛倌儿把牛放到了青贮地里,结果16头牛被活活撑死,吴云波心疼得吃不下饭,有人提议将死牛经加工卖掉,被吴云波当场否决,“我们可以赔钱,但绝不能干违背良心的事”。人要是有良心,牛肉自可放心。世界险恶复杂,有良心的人,才可相信,这样的人,在青丘太少了。
青丘国地广人稀,唯有羊多,东西万里,无论高山、草地,农区、牧区,有人之地,则必有羊。在众多的羊中,
以苏尼特羊肉最好。青丘有语,不吃苏尼特,不知羊肉味。
苏尼特羊,产自青城东北700里的苏尼特隔壁草原,以“鲜嫩多汁无膻味”著称,号称“肉中人参”。其肉质独特,原因有三。一是品种独特,苏尼特羊最大的特点是,全身雪白,耳朵、眼圈、鼻嘴为黑色,故当地人称之为“熊猫”羊。二是活动量大,因苏尼特草原属于戈壁草原,牧草稀疏,散养的羊,为能吃饱,自早到晚,要走两万多步,合20公里左右。三是食草不同,苏尼特草原干旱少雨,多生沙葱、野韭,吃沙葱和野韭长大的羊,细而不腻膻味小,少吃一口人也恼。
(五)
青丘的锦绣江山,盛世繁华,要归功于二人,成王和笙仲,然而二人又与这盛世关系最淡,仿佛局外之人,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老相国笙仲独守着南茶坊贫民区,住着新婚时的土屋,屋后即是故妻之墓。相比之下,成王更善变,夏季住避暑行宫,秋季住将军衙,春冬则住大召。大召寺,虽不受青丘达官显贵的欢迎,但因武王时常光顾、成王春冬闲度、笙戈七年长住而与众不同。
青丘人生在草原,长在马背,眷恋草原,怀念马背,已深入骨髓,融入血液。成王虽降生在青城,但这种情感不减反增,好像在娘胎中没得到满足,这种缺陷只有在出生后加倍弥补。他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喜欢广阔,喜欢听风的声音,喜欢看太阳的颜色,喜欢睡黑夜的静默…没有这些,他就没法活,不了解的人,只是以为成王是闲不下的主,却不知他的苦。笙仲知其苦,只能缓解,无力根除。
在青城四周,有三大成片的草原,虽不似敕勒川的波澜壮阔,亦有几分韵味。辉腾锡勒草原在青城东二百里,意为寒冷高原,天然湖泊众多,素有“九十九泉”之称,是青丘人的避暑圣地。希拉穆仁草原在青城西北200里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因希拉穆仁河得名,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有气势宏伟、专供青丘活佛避暑的行宫—普会寺,希拉穆仁河从寺旁静静流过,盛夏之时,来到这里,躺在希拉穆仁河畔,聆听寺里晚课天音,远离一切酷热和喧嚣,慢慢品味夜的静谧、星的迷离。葛根塔拉草原在青城东北300里的杜尔伯特草原深处,天高地广,一望无际,以遗世独立、神游天地、万籁俱寂著称。
笙仲经深思熟虑,选定了葛根塔拉草原,在葛根塔拉南20里的查干补力格嘎查建造一所行宫,作成王夏季养心、避暑之用。查干补力格,意为圣泉,因有成王行宫,又被称为王府。每年夏季,成王都会离开青城,来此暂住,期间除笙仲外,余者不得相扰。
在青丘,嘎查即村,查干补力格村有70户、181人,以种植为主,辅以放牧,种植以马铃薯、小麦、油菜、葵花、玉米为主,放牧以牛、羊为主,全村有羊2000只、牛120头。笙仲见其人皆居土屋,遂建砖瓦房数十间,以处其人。不料,反有刁民言,若要我搬迁,需额外加钱。笙仲大怒,欲强行迁之,为成王所阻。
“笙公,彼既不愿,何必强之。譬如美人,日食五谷,夜饮天露,亦化粪污;彼之粪污,臭味逼人,投之于田,却是良土;海中有异兽,抹香鲸者,其排泄物黑软难闻,经海水数十年洗涤,却成异宝,名龙涎香,价同黄金。香臭、美丑,岂有定数?砖房、土房,但能住即可,何必为虚美,而拆旧立新。譬如男子,一有新欢,即弃糟妻,此举岂可乎?”
“成王所言甚是,笙仲知矣。”
“罢了,随我走走吧。每次来此,你人在这里,心却不在…你不用解释,这不怪你,国事繁多,总需有人打理,不是你就是我,说到底,却是我对不住你。”
“此是笙仲的选择,与成王毫无干系。成王,想去哪里走走?”
“向南走吧,顺便送送你。”
查干补力格嘎查位置极佳,是青丘北部农牧的分界线,村庄面朝农田,背靠草原,小小一隅,集草原的辽阔和农田的条理在一起,可谓风清、水甜、肉香、奶甜,更有用羊粪养大的麦子、马铃薯、葵花。
人少村小,南走几步,就出了村口,沿着沙路,再走几步,就是整齐的农田。夏季的农田,看不见庄稼,只见一片花海,紫色、白色的马铃薯花,高大、金黄的向日葵花,密密麻麻的油菜花…那一片片油菜花最令人沉醉,一朵朵,一簇簇,数不清,看不尽,人在其中,小如微蜂,苦恼的是,带不去,走不出。
“成王,还记得她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只可惜,花依旧,人已非。离开花海的蜂,不再是蜜蜂,而是毒虫。”
花海中的你,如恒河中的一粒沙,跳过花万朵,一眼见婀娜!黠而媚,善骑射,笑脸娑婆,花海凋落。盛夏未过,成王即离开行宫,折返青城。青城虽热,却热不过他的心,盛大的婚礼,接着是更盛大的丧礼。
清纯的外表,不代表心也清净;美丽的佳人,不一定有颗善心。
“成王,笙仲糊涂,又令你伤心了!”
“笙仲啊,我非因她心伤,而是因这花,灿烂却难长久。繁荣的青丘,多像这片花,多像那日的她,奈何花要败、人会坏。”
“成王,只要老臣在一日,就绝不允许青丘有损。”
“笙仲啊,我们都是风中的微尘,微尘越多,这风越浊浑。去吧,早点出发,车驾的慢些,我们老矣,驾驭不了这风了。”
花明年会再发,年轻不会再来,笙仲老了,骑不得贺兰,只能乘车了。原来短短的路,现在要走上半天,原来他总能抽空来探望成王,现在一整季也来不了几趟。人老了,心变了,变老了。
成王不爱骑马了,不单因为老了,更因为马太快,看不清沿途的风景。
残余的夕阳,把天空染红,地里的篝火,把土豆烤熟。麦子熟了,土豆好了,葵花、玉米还未长成,但葵花可生吃,玉米可掰回家煮熟吃…吃饱草的羊还求什么呢?可人总是吃不饱的。
烤土豆的香气,把成王引向火堆。查干补力格人,爱种
土豆,多而便宜。一亩地,能产土豆六七千斤,一斤土豆卖二毛,虽不值钱,却值得高兴。起土豆,是村里的大事,不能一拥而上,要一家家排队进行。每轮到一家,左邻右亲都自发帮忙,这一天不用准备吃的,新起的土豆就是最好的犒劳。饭点到了,人们就在地里,用干枯的土豆秧引火,把精挑细选的新土豆埋进火中。烤好的土豆,轻轻一掰,雪白雪白,透着热气…
“尊敬的成王,如不嫌弃,请一道来享用吧!”
说话的,是村里的大户,六十八。六十八,不是他的真名,是成王给起的外号。他人姓李,李字,十八子也,此一个十八;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酒量一斤八;种地一百八十亩;有羊一百八十只,合称六十八。六十八为人坦率、大气、仗义,时常邀成王到家里饮酒。成王问他,你不怕我。
他说,我一种地的,有地,有力气,吃的饱,喝的足,怕你个球。简单有简单的好,可复杂的社会已容不下简单。
成王毫不客气,亲自动手,在火堆中,拨出两个大土豆。剥掉烤糊的外皮,露出白皙的身子,咬上一口,都是香气。
“来,整上一口。”
“好。”
成王接过六十八抛来的酒壶,喝了一大口。酒非名酒,只是村里的土酒。
草原人不挑酒,喝酒都有草原的样子。
月冷,人清。
村有井,不很深,二三米,水如冰。
成王打了一桶水,自头浇下,冲走酒气,只剩微醺。
夜深,酒微醺,人静,好入眠。
梦中,似有人喊,不好了,不好了,圣泉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