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日,文会开始,府学与文庙在一起,文庙与城隍庙之间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天然一个大集市。登州府城的大集平日里都是在蓬莱阁周围,蓬莱阁连着登州水城,那一带才是商贩的天堂,许多商铺都建在那里。唯独腊月初六的大集,是在文庙那里,文庙西就是登州府衙,两个建筑本身就是连在一起的。
当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古代就有这个胚胎吧。其实这个时间点正是好时候,一般人家都会在过年时置办身新衣服,腊月初六买布,正好可以慢慢缝,进入腊月二十头的时候,就差不多缝好了,也不耽误其它的事情。腊月二十后,是置办鲜肉、收拾宅院的时候,不同的时节做不同的事情,这是老祖宗的教训或规矩。
这就是中庸里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持中以求和,即正确的时节做正确的事。
对于登州布商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大节日,一年下来囤积的布就在今天看看结果,各种噱头是不能缺的,石家虽然以批发为主,今天也要把压箱底、镇店的好布拿出来亮亮,布行早已划好了摊位,棚子已经搭好,伙计们在掌柜的带领下不断地吆喝呐喊,整个大集从天蒙蒙亮就变成了嘈杂的海洋,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中,或许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听到人无所顾忌的声音,可以不顾及身份地去大声说笑,每个人的肾上腺素开始沸腾了,这就是狂欢节。
南方的文会一般会在傍晚开始,毕竟南方冬天不结冰,登州府则不同,不仅仅冰雪俱备,海风也激动可人,文会肯定不会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鉴于腊月天气寒冷,诗会大约从上午十点左右开始,到下午两点就结束了,连办两天。
登州诗会由一个主会场和几个分会场构成,主会场就是府学的大殿,分会场就多了,基本上是文庙的几个大殿以及府学的教室。当然,衙门侧门也开了,一部分屋子被整理出来用作休息室,登州府的主官也在此接见地方士绅名贵。早上七八点钟即辰时时刻,府衙和府学就热闹起来了,登州府各县的行政长官来了一堆,没人乘轿,都是步行,随从也不多,相互之间打着招呼,其乐融融。在府衙门口聚了一会儿,在同知、推官以及府学教谕的引导下,迎接那几位致仕的老者,老者也不敢托大,府衙前远远就从轿子上下来,颤颤悠悠地走过来,一本正经地念念有词,“老朽岂敢如此,折煞老朽了”,不一而足,大家伙毕恭毕敬,共同步入府衙,知府大人应该在府衙内等候。
巳时,各位大人步入会场,并没有去府学大殿就坐,而是来到所属县的会场,与本县的才子们交流,本身教化一方也是大人们的责任,这些才子的未来反映了他们的教化水平。登州府各县的大户人家,如有可能,都有代表在其中穿梭,其中意味,不言而喻。女子虽然有单独的会场,也有许多在家人或友人的带领下,四处打招呼,当然真正的世家大户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会场里,聚在一起聊聊天,丫鬟婆子在屋外晒着太阳,但也都在可以招呼的范围内。
林荃跟随父亲哥哥还有姥爷一起,礼尚往来没有他的事,他只负责行礼,保持一个温和而又谦逊的态度即可。林茂跟很多人都熟,林榜首可不是虚名。姜媛带着灵儿过来了,姜圣留在店里,姜媛没有到处走动,一开始就待在女子会场,当然身边也有许多衣着鲜丽的姑娘,她长相一般,鹤立鸡群是不可能的,身板子虽然大,但是胶东女子也都不小,简言之,泯然众人矣。或许一品阁的缘故,姜媛与姑娘们都熟的很,不断地在小声交谈着。
十点钟的时候,一番鼓响,预示着文会就要开始了,紧接着又一通锣声,祭孔典礼开始,很短的仪式,老者吆喝了几声,唱了一首诗,大概的意思是,古城登州,文脉昌盛,孔子老人家,继续保佑登州文脉,大家伙都会感激你,登州人民会永远记着你。本朝皇帝敬天爱民,登州宝地风调雨顺,各级官员兢兢业业,盛世光景,万世永昌。然后府学教谕代表知府大人宣布文会开始。一个个类似于传令兵的仆役不断地穿梭于各个会场中,传达着组委会和各个评委的意见。至此府学大殿关大门,开侧门,看来太冷了,大殿内炭盆放在各个角落不要命地烧。其它各个分会场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炭盆数量少不说,大门都要开两扇。
在府学大殿侧面有一间厢房,作抄录房,好的诗文不断地从大殿传出,在抄录房中抄录几份,然后分发到各个分会场,供大家抄录,奇文共欣赏吧。
林荃没有作诗的任务,就跟其他年纪小的子弟一起,到处穿梭,其实他也不小了,身边都是十一二岁的毛孩子,他过几天就十六周岁,十七虚岁了,乡间好多十三四岁的孩子都结婚了,就是城市中十六岁还没有定亲的也是很少的比例。林荃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多大了,两世思维的冲撞,使得他规矩混乱,索性喜欢啥就去做啥,顶多小心点,含蓄点,躲着点。
小孩子们喜欢守在抄录房,第一时间听听好诗的唱起,林荃熟读唐诗宋词,尽管做不好,但是好诗还是听得出来的。文会第一场,四时诗,其实应该算是三时诗,冬天肯定不会写的,毕竟最后一场是雪,留给冬天了。四时诗中,春秋好写,可以有许多题材,文会中不断地有好诗出现,大殿内不时传出喝彩声,知府大人那浑厚的男低音穿透力十足,隔着门墙依然洪亮无比。林茂也不负众望,知府大人一句,“好一个林子美,不愧是东三府案首”随后林案首的诗文被广泛传送。林荃走到抄录房,听抄录的吏员们高声诵读,无非是一首写春的诗,极为工整,颇守法度,古人写滥的用意,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林茂有古风的表现,总之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