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为不习惯的就是用水,这里用水还需要靠人力在河里担水,所幸这里本来就离河很近。
大冬天哪怕没有热水器,没有浴霸,我也受不了不洗澡的习惯,这里很多人冬天一个月都不洗澡的大有人在,甚至都长虱子了……
想想都害怕,但是我隔天洗澡,就必然造成用水过多的情况,这就让原身妈妈多了不少负担。
我于心不安,但是也没办法,这小身板风都能吹倒,想要帮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过好几天的琢磨,我终于想起前世小时候大院里的压水机来,不记得压水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这个偏远的小地方还没见到。
也不知道是还没出现,还是没有传到这里来,总之老式压水机原理极为简单,也就是杆杆原理和活塞原理而已。
我经过多次推敲,确认没有什么漏洞了,只是我不知道要怎么讲这玩意儿推广出去,或者让人相信我一个十岁黄毛丫头能够拿出这玩意儿来。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一家子开始大扫除,看着眼前还是最老式的土墙瓦房,房顶木质横梁,不少角落都有蜘蛛网,李佳玉一大早就开始扫扬尘。
难得的是徐安国也早早的换了旧衣服帮忙扫房梁上的蜘蛛网和尘埃,当然我也跑不掉,带着子岚小尾巴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世母亲从来不让我粘手家务,直到结婚,我都算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存在,当初老公蒋浩追求我那会儿,我说我不会做饭,他说他会,我说我不会洗衣服,他说他洗,我说我不会做家务,他说没关系他做。
也是因为这样的宠爱,让我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他,尽管父母都反对,我依旧不顾一切的爱了。
结婚后,我承受力太多曾经没有想到的苦,也学会了做家务,贫贱夫妻百事哀,好再后来,我们的日子慢慢好起来。
蒋浩和我一起走南闯北十多年,也算打拼出来一份儿小富裕,之后父亲突然病逝,我们也就开始了返乡创业。
尽管结婚十六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各行各业都尝试过,最后返乡,我们经营了一家广告设计工作室,日子也还算不错。
加上父亲离世,母亲也放手将餐厅丢给我,自己满世界旅游去了,她说看着父亲辛苦一辈子,说没就没了,她就想开了。
我们的孩子那个时候也刚上中学,平淡的生活,每天生意,家两头跑,也还算过得去。
也正因为接手了餐厅,2018年年底,应邀参加某品牌产品的订货会,路上出了意外,在醒过来就是这样了。
两个人最大共同点就是腹部这条龙,只不过前世那是为了遮掩刨腹产留下的疤痕,而如今这个明显是天生的。
我弄不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抛之脑后不去想了。
“……”徐安国在打扫子瑜房间的时候,想要站到桌子上,伸手将桌子上的书本纸笔收起来,却意外发现里面夹杂的画。
那是我研究压水机原理的图,之前因为苦于说不出出处,就丢下了,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
“这是……”徐安国毕竟是老师,还是能看懂一部分的,只是他震惊于这图上的东西尽然在十岁大女儿这里发现。
再看看子瑜作业本上的字迹,也许是他本来就很少关注的原因,尽然没有发现女儿的字迹在什么时候变化如此之大。
“子瑜。”
“唉~”我听到呼唤,快步走来,看到徐安国手里的图纸以及他研究的眼神,心里一突,脑子一空。
“这是你画的?”徐安国顶着大女儿的脸,眼里有这审视,心里压不住的惊涛。
“啊……是……我也就是……之前无意中看了宇哥哥的物理课本,琢磨着这东西是不是可以用得上……”我忐忑这编着之前琢磨的借口,之后越说越顺溜。
……
徐安国尽管还有一丝怀疑,但更多的确实惊骇,自家女儿从小比同龄人确实伶俐一些,但是再伶俐也不过小学六年级,不满十岁的丫头啊。
徐子瑜是正月初十的生日,严格说来下个月才到十岁呢。这样的孩子却告诉他仅仅靠偶尔翻看了隔壁唐老师家孩子唐宇的物理书,就独立琢磨出这玩意儿来。
图纸看起来极为简单,这里面的原理也不是复杂的东西,但是就是这简单东西多少年来,多少能人都没想到的办法。
“你图纸上这个是打算应用在哪?”徐安国开口。
“呃……那个……爸……爸爸,我是觉得这个是不是可以用于取用地下水?这样的话,妈妈就不用每天跑河里担水回来了……”我豁出去了,不管怎么说,这玩意儿有大用,早一天面世,我也早一天心安理得用水了。
徐安国看了女儿一眼,将图纸小心的折叠起来放到胸前口袋里。
“晚上再说吧,我先扫扬尘。”
“哦!”我也没有好办法,只能顺其自然了。看看时间,将近十点了,李佳玉河边洗被子还没回来,我便搭着凳子,洗米煮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村里的孩子大半都会做饭,做家务。
农村的灶台都是这样的土灶,两个灶,一个烧煤的,一个烧柴火的,。
锅里米三分熟,用竹筛子沥干,锅里加水,用格子蒸米饭,我削了两根红薯,放在格子边上。米汤留着烧汤。
家里的腊肉是前不久才腌制的,如今这个年代,很多家里一个月吃一次肉,我前世有点偏胖,所以对肉无感。
可是如今,看着这小身板,这个家里虽然每个月也只吃能吃一两回肉,但是家里炒菜都是用的猪油。
据说我这身板以前生下来没吃到什么母乳,每年都跟着母亲李佳玉一起年年贫血呢。
只是后来生了子岚,跟着月子里的李佳玉补了一个月,每天喝鸡汤,吃鸡蛋,才好了不少,至少最近两年没有听说贫血了。
后门出去就是菜地,我扒拉了两根莴笋,一颗卷心菜,一颗小白菜,几根蒜苗,几根小葱,回家刮了几个土豆。
家里的菜刀太大,我小手拿着太吃力,于是只能用剥莴笋皮的小尖刀慢慢切菜。
土豆切片,莴笋切丝,卷心菜手撕就好,腊肉切片,蒜苗切断。
吃力的配好菜,米饭也差不多好了。
“爸爸,饭好了,你帮我端下吧。”没办法,我只能求救于徐安国了。
“……你妈回来了?”徐安国过来看到厨房配好的菜以为是自家老婆回来弄的。
“呃……还没呢!这个是我弄的。”我很无奈。
“姐姐,肉肉……”子岚馋肉了,一直看着一边儿腊肉流口水。
……徐安国意外的看了眼女儿,家里他是真的没关心过,女儿还够不到灶台的身板儿,今天给他的意外太多了。
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讲饭锅端起来放一边案板边儿,也是怕小女儿烫着了。
“等你妈回来炒菜吧,小心烫着了。”让我意外的看了一眼离开的徐安国,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了,第一次听到他明显关心的话。
不过也没有多想,讲炒菜的锅吃力的放在灶台上,用丝瓜布仔细洗了锅,加水烧开,莴笋丝过水用筛子沥干,这才将腊肉除水起锅。
莴笋丝加入姜丝,花椒油,辣椒油,酱油,盐,白汤拌匀,凉拌莴笋丝装盘。
土豆片依旧过水沥干,热锅放油,下姜丝,干辣椒,大蒜瓣,花椒炒香,下手撕包菜,翻炒,这土灶最大的好处是火够大,炒菜可比前世天然气灶那火好使。
放盐,手撕包菜起锅,洗锅放油,姜片,花椒,爆香,下腊肉,噼里啪啦,腊肉爆卷,下土豆片,放少许盐,没办法,腊肉本来就够咸,只不过土豆吃盐呢,放蒜苗翻炒起锅。
米汤烧开,放小白菜叶,放盐,小葱,起锅。
三菜一汤加两颗红薯,重生第一顿饭总算看的过去。
“……这是你奶奶过来做的?”李佳玉进门就看到灶台上的菜,家里就她会做饭,婆婆虽然就在院儿对面住,但是自分家后,婆婆就没管过这个家,有时候农忙,孩子都不愿意帮忙看看。
……
“安国,吃饭了。子瑜,把碗筷带出去,还有把你妹妹带过去。”李佳玉手脚麻利,三两下就晾好被子,张罗着吃饭了。
“……嗯,今天这菜不错。”徐安国满意的吃了一口菜开口。
“……是妈过来帮忙做的饭……”李佳玉以为是婆婆过来做的饭。
“……不是你做的?”徐安国一直在大扫除,并不知道谁在做饭。
“……我刚回来。”李佳玉也觉得今天的菜不错。心里还蛮感激婆婆的,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妈炒菜从来不放辣椒。”徐安国边说边看这一边笑眯眯的大女儿。
“呃……那个,今天的饭菜是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