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引蛇出洞(下)(1 / 1)三天一小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夜里,暮色低垂。

常有人言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通俗点说,就是有些事只适合在天黑了才能干,是见不得光的。

虽然不至于杀人放火那么严重,但偷偷摸摸总归还是要的,不然就不得其精髓,就少了点意思,显得不够尊重这件事情。

………………

一个黑影如同鬼魅般在城中来回穿梭着,每到一处宅院前敲响门环,对上几句莫名其妙的暗号后,交出怀中的书信便再次潜入黑夜中,朝着下一处府邸走去。

许多人收到这封神秘的书信后,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其实要是按照李永芳原本的安利劝降信,很多人可能会讨价还价个几天,可如今这个加量版的安利劝降信彻底避免了讨价还价这一麻烦。

南京的官员平日里哪里有什么事干,平常都是打发被排挤打压的官员们前来养老的,兵部虽然例外,前景却也不如一些京官那般敞亮。

尤其是如今,朝堂党派林立斗的你死活我的,今天你弄死我,明天就是我弄死你。

但凡不是系统里的兄弟,都会受到排挤与打压,运气好点的还能掉到地方上或是南京养老喝茶,运气不好的就直接下了岗,许多被党争连累的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前程,甚至会开始考虑努尔哈赤那及时投递过来的橄榄枝。

而这一切的乱像,都要从万历的第二个十年说起,万历二十一是个京察年,京察是明朝一种特有的制度,每六年一次,每一次京察不把上次的旧账在翻出来算上一遍就不算完。

那个谁谁谁上次趁着京察公报私仇,那个谁谁谁不是我们某某一党的必须下课。

总之,每次的京察年都必须闹腾的沸沸扬扬,不搞得鸡飞狗跳仿佛都不正常,京察年又称闹腾年,是个排除异己安插亲信的好机会。

万历二十一年的春天,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万历皇帝抛出了一颗炸弹,一道三王并封的议题,而当时的内阁首辅王锡爵对此事态度保持暧昧。

大臣们的意思很明确,立刻马上,立下国本,是不满意王锡爵这种暧昧的态度,因此,王首辅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要像办法赶走他,拉自己人上去。

众多不知王锡爵苦心的各部大人们,对于王首辅的态度极为的不满,纷纷把矛头对准了王首辅展开骂战,一时之间是唾沫星子横飞。

从最早的写奏折骂,逐渐发展到见面开骂,都后来更过分了,竟然上班时间不在自己的岗位待着,跑到了王首辅的办公室开骂,这就太过分了,朝堂那不是菜市场啊,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一场旷日持久,有备而来的骂战,绝对不是偶然的。

万历二十一年京察的主持者是吏部尚书孙鑨、左都御史李世达、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其目的就是由吏部针对首辅王锡爵发动的攻击。

此时的吏部正是东林党的前身,这一场京察闹剧表面上是吏部针对内阁发起的攻击,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一个叫顾宪成在背后捣鬼。

内阁首辅王大人位高权重,吏部的诸位大人们自然扳不动,但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却是能干掉的,但只要干掉王首辅手底下的亲信言官,王首辅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到时候王首辅只能亲自参与骂战,一个人对一个部门。

如同安排好的一样,京察一开始孙鑨直接就拿自己的外甥吕允昌开刀,很有点大义灭亲的意思。

而赵南星也是如此,拿自己的亲家王三余开刀,这种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他们真的铁面无私,打算将大义灭亲进行到底。

这一切只是用来给政敌施放一种强烈的信号,那就是老子疯了连自己都打,谁也别想着讲私情,这次京察是动真格的。

果然,内阁次辅赵志皋的弟弟被罢免,首辅王锡爵的几名亲信言官也没能通过考察,通通被罢了官,首辅王锡爵在吏部的攻击下成了光杆司令。

该走的走了,没走的还得接着骂,这常京察于万历二十一年的二月份结束,而在三月的时候,科道言官刘道隆上书弹劾吏部的人事任命。

刘道隆弹劾的原因很简单,原先在京察中被罢免的官员被吏部留用了。

比如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杨于廷、兵部职方司主事袁黄、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虞淳熙等人都是在京察中被罢免的官员,而在许多官员都收拾包裹准备回家的时候,这几位大人依旧留了下来,因为他们的退休报告领导没批下来,他们的领导正是吏部尚书孙鑨。

刘道隆以此弹劾吏部尚书孙鑨结党营私,因为这些人都是吏部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而且其中的虞淳熙还是孙鑨的同乡,这算是怎么回事,搞老乡会啊。

狭隘的老乡观念是要不得的,于是,这场由吏部引发的针对内阁的京察在结束后的一个月又炸开了锅。

吏部的众位大人认为刘道隆同志是王锡爵的人,众多的官员们又一次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王首辅进行了强烈的谴责,王首辅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朝堂骂战进入了加时赛,几方势力敞开了嗓子互相攻击,骂了好几天嗓子都骂干了,最后没办法皇帝也看不下去出面解决,万历皇帝要孙鑨做出解释,孙鑨也给出了解释,但他的解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也很正常,要么就一起下课,凭什么你们吏部的人还搞个留用。

随后,皇帝下令吏部尚书孙鑨罚俸一年,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官降三级,被贬到了外地。

赵南星被撤职是吏部没有想到的,吏部尚书孙鑨提出辞职相要挟,各部的官员也纷纷上书力保赵南星。

万历皇帝第一次感觉朝堂的政治方向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舆论的走向,一件小事情就可以把这些人统统钓出来,万历皇帝知道不能退却,一旦退缩,背后的凶险没人能够预料。

众人对赵南星的求情并没有得到皇帝的理会,接着又有许多官员开始上书变着法子为赵南星喊冤,说是王锡爵为了庇护私人而处罚赵南星。

万历皇帝不予理会,直接将这些上书的人统统降级贬谪到外地。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负责此次京察的左都御史李世达又上书抗辩,皇帝干脆直接将赵南星、虞淳熙、杨于廷、袁黄等人全部削职为民,到此为止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才暂时以吏部的失败而告终。

但这场京察引发的一系列反应才刚刚开始,许多人都会随时莫名其妙的丢掉官位,莫名其妙一觉醒来调任外地的文书就批下来了,没有一丝的准备。

就比如收到书信的诸位大人,他们因为党争站错了队列,被打压至南京,对于朝堂的纷争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经心灰意冷,以至于开始物色新的老板。

而白露的这封加强版安利书信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来说,就好比雪中送炭,是做一个碌碌无为整日喝茶聊天的退休官员。

还是干一票大的,给新老板留个好印象混个脸熟,好在新岗位上积极进取发光发热达到新的高度,只在他们的一念之间。

民族与个人之间的选择。

一个时辰后,客房外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一袭黑衣的马亮大口喘着气:“小公爷,这信都送到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剩下叛徒们前来赴会了,今晚但凡是前来客栈里赴会的,都是对大明有异心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宁可抓错也不能放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