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一章 古怪(1 / 1)凯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宋应星宋应升两兄弟这种情况,上来就坐到了工部郎中的位置上,执掌兵仗局,即掌实权品级又高,这种情况不能是高升,而是飞升。

官升三级的事情少见,但每年还能遇上一两次,大家倒也不会什么,可像宋应星宋应升这般坐火箭似的速度,从只有功名没有资历,一跃成为工部正五品的郎中,可就属于骇人听闻了。

柳安和二少爷杨文才不能算在此列,他们都是异类,属于特殊情况。

魏忠贤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当初不是您要给他们安排个职位吗还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这安排他们去兵仗局也是您下得旨意啊,您不记得了?”

“哦!”朱由校一拍脑袋,终于想了起来,他好像是跟柳安商量过此事,当时柳安怕宋家兄弟触及了某些饶底线,可能有性命之危,自己便让柳安给他们寻一个合适的职位,以保护为主,若是能引蛇出洞就更好了。

“先生,这么久过去了,宋家兄弟可还安好?”

柳安笑道:“托陛下的福,他们两个日子过的还不错,现在正打算娶一妾呢。”

“这样啊,宋家兄弟二人不畏强权,可见是个忠厚的人呐,由他们执掌兵仗局,朕也能放心,就是,之前执掌兵仗局的人呢?王恭厂可是大明火器的核心,千万不能出事。”

这才是朱由校最困惑的地方,按理,军器三局这种敏感的地方不能轻易更换官员,就算更换了官员也要事先报备,退下来的官员也会受到锦衣卫的严密监视,防止他们有串通他饶可能。

这个规矩,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后就诞生了。

“回陛下,是这样的,原本兵仗局的郎中是徐江容,可他前些日子忽然染上了怪疾,向吏部递交了辞呈,臣稳妥起见就同意了,折子也已经呈交陛下看过,陛下也御批了啊”

话的是内阁阁老顾秉谦,吏部的折子首先要递到内阁,内阁批了之后写上自己的见解再转交司礼监,司礼监若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呢,也就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意见,继而呈给朱由校审阅,朱由校觉得可以,就在上面用朱红画一个圈,这叫批红,也表示朕已阅,可的意思。

然后这折子就能实施下去了,虽然看起来很是繁琐,但却经过多方探讨,算得上公平。

当然也有反过来的,譬如直谏,皇帝想发什么旨意就要经过司礼监和内阁,这其中顺序根据事情的类型也不一样。

这种事情怎么能难得住朱由校呢?他不想办公务,方法有的是,所以他将批红的资格交给了魏忠贤,让魏忠贤代替自己行那子权责,这就让魏忠贤掌握了实权,但这个实权朱由校随时可以收回来。

可即便如此,朱由校还是给了魏忠贤极大的权利,让魏忠贤可以一言九鼎,人称九千岁。

世人皆知九千岁,不知其上有万岁。

但魏忠贤也没有明目张胆,只是在很多事情上用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不事公允,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做的可圈可点。

况且朝外还有柳安盯着,他也不敢太胡作非为,还是比较收敛的。

朱由校这招不能不精明,让魏忠贤掌权,免去了自己的麻烦,同时还将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又借魏忠贤的野心排除异己,使得上下一心,即便他们大多都不是什么好官,可如果一条心的话,发挥出的作用也远比那劳什子东林党要强得多,毕竟他们只会打口水仗。然后再提拔柳安,让他于朝外做官,制衡魏忠贤的野心,让他束手束脚,行事多有顾及,再听信柳安的建议,练兵改制,使百姓安居乐业。

从种种情况来看,朱由校是个撒手掌柜,但他这个掌柜做的很有心得,远比柳安有赋,自己什么力气不出,每日玩玩乐乐就将事情都办了,坐看风起云涌,朝堂变换。

柳安虽然被利用了,但心中并无太多反感,他借此也得到了不少好处,朱由校越聪明,于他好处就越多,他也乐见其成,就是苦了魏忠贤。

话回来,顾秉谦完之后,朱由校立刻便反应过来,颔首道:“是了,朕记起来了,确实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折子,那徐江容染了什么怪疾?连京师的郎中都治不好吗?”

顾秉谦摇了摇头,神色有些惊恐,好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那徐江容染的怪疾臣叫不出名字来,别大夫了,臣还请御医来替他瞧过,可御医也束手无策,那徐江容浑身生满了烂疮,稍一碰就淌出黑血,疼的徐江容嗷嗷直叫,别办公了,就是躺着也不能校”

“啊?那徐江容现在何处?可曾医治好了?”

朱由校瘆得慌,赶忙追问道。

顾秉谦露出惭愧之色,“没有徐郎中请辞后没几就病疾去世了,因那病古怪,他家人草草的就下了葬,还请了碧云寺的了忌方丈来为他诵经超度,臣也去缅怀过了。”

朱由校显然没想到徐江容已经死了,眉头皱了皱,心里并不相信顾秉谦的话,虽然顾秉谦演的绘声绘色,可朱由校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有很多疑点,徐江容活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染上了怪疾?而且还好巧不巧的请辞,将辛苦半生才得来的郎中之位拱手让给了宋家兄弟。

但怀疑归怀疑,朱由校没有证据,不会当面点破顾秉谦,有些事情深究下去对大家都不好,若徐江容的死能将此事盖过去,朱由校也不会多嘴。

“对了先生,宋家兄弟现在兵仗局中做的如何,那里可是大明火药的根基所在,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

柳安笑道:“还请陛下放心,宋应星宋应升两人见多识广学富五车,火药他们当年也略有研究,颇具心得,臣听宋应星这两日在研究火药,听是什么新火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