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九十四、巡防纵队来了之二(1 / 1)江风语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巡防纵队来了之二

因为有巡防师卫国军前身顶在前面,挡风挡雨的缘故江苏省的各府县团练,一开始办得就不算太多而且,还大多数,纷纷解散的也早现在,还剩下的,总体人数加起来,也并不很多并且集中分布在苏北,也就是前几年原来丰北溃堤,形成的黄泛区那一片。嗯,主要是防止流寇,从山东窜入江苏省境内来。

苏中、苏南的,团练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嗯,苏中、苏南地方富庶,养家糊口吃饭的门路也多一心当兵吃粮的人,本身就不多除非是,有机会当正经八百的卫国军以前那种有粮没饷的,只管三餐饱的团练,是没人愿意长期干的。

况且,有卫国军这定海神针在,士绅们才不愿花这不明不白的、也没什么必要的冤枉钱,做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冤大头呐。

所以,各省要筹建巡防支队的话,人数缺额,目前还不少留下安徽团练,整体转为巡防纵队,问题也不是很大随便往江浙两省分流一下,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凌蔚樵、钱新之两人,提到这个事时杨孟晗考虑考虑后,就点头答应了。只是交待了一句,要求凌蔚樵,在入伍时,最后把一下关也不能光照顾老乡情谊,照单全收、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总要按招兵标准,严格挑拣一下的。

至于他们俩,随后提到的,各家团练遗留的伤亡抚恤的问题杨孟晗摸着额头,默默地,在心里反复掂量了半晌。

唔,等我大清朝庭,有空闲、有精神头,来理会这事,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呐到时候,有没有真金白银的补偿,真是两说呐,说不好的。

嗯,这些人家,确实挺可怜的干脆都别在家,直着脖子等了脖子等长了,眼睛盼蓝了,可能都没着落的。

杨孟晗想想后,就让蓝大茂把方子詹、袁翔甫也请过来了,大家碰头商量一下。

这件事能早点帮着解决,就早点吧,这些人家,都挺可怜的!

几个人议论过后,还是决定,也不用搞那么复杂了就比照绿营裁减时的办法,有伤亡的人家,多给五十亩水田也就是说,团练伤亡的人家,按每家每户,一百亩的标准执行,统统移民南洋种甘蔗去吧。

这些消息传出来后,团练选拔预备军官班那边,可高兴坏了总算能给那些,曾经一起浴血沙场、马革裹尸的老兄弟们,能有个说得过去的交待了赶紧着人回去送信,告诉日子紧巴巴的家家户户嗯,兄弟姐妹们,好日子来了,小康的日子开始了!

对架构和队伍的安排,凌蔚樵和钱新之商量后有意将来,让潘鼎新做参谋部长让年龄稍大点的吴毓芬吴伯华,做后勤部长。当然,现在,还不能老早揭锅,要等大家职务慢慢升起来同时,也要大家先相处一段时间,好有个再认识、再了解、再磨合的过程要是磨合过程中,发现什么不合适的,也方便途中调整。

一次性提拔到位,人家高兴倒是高兴了但这边招数就用老了,棋就走死了,到时想变招,也费老劲了。

两人对让比较老练、能力也比较突出的张树声张振轩,回安徽去,做安徽巡防支队的负责人,看法也基本一致。认为就他最合适,非他莫属。

凌幼樵和钱新之两人之间,也做了分工凌幼樵先带队北上,以建立山东巡防部队工作为主钱新之则坐镇上海,一边搭建巡防纵队司令部,一边筹建江苏和浙江支队嗯,钱新之身上的担子,也是不轻的,一点不比凌蔚樵轻松。

安徽的兵源,一分为三给安徽张树声支队留下三千人,让他自行编练成军,暂时安徽支队规模,就定为三千人调来上海五千人,作为浙江支队的主要班底凌幼樵带走两千人,嗯,加上原来军部预备的一千人,凌幼樵北上时,手里就有三千人了。

教官都是军部警卫团派出来的,分到各地他们要协助各地巡防支队,完成各项训练科目后,才能归队回营。

在干部分配问题上,凌幼樵就没客气了,大部分都划拉走了,先紧着山东那边了。嗯,现在,毕竟前期山东方面优先嘛,资源肯定要倾斜一点。

张树声是孑然一身、孤零零一个人回去的,除掉随行的一个连的教官军官配备,暂时就别指望了至少要等到下半年,下一个培训班学员毕业嗯,到时候,还要看谁叫得凶、哭得响,还不能保证,分猪肉分到各支队头上,能给几个呐。因为短期安徽无战事,主力驻军还多,巡防支队短期内也派不上大用场凌蔚樵在安徽支队干部配备上,肯定是能拖就拖,能将就就将就了,能对付就对付了。

给钱新之这边,也就是留下吴毓芬、张遇春、张树槐、李凤章等寥寥数人其他人,都划拉划拉、拨拉拨拉,全给带走了。只是临走时说了,还没毕业的三十来人,补考通过后,优先让其他支队,多挑选几个。

凌蔚樵、钱新之把这个巡防纵队组建框架方案,报到军部后很快几天就批复下来了。军部还催促他们,让他们快点付诸实施。

凌蔚樵在听了刘铭传的小故事后,对这个二十啷当岁的刘省三,还来兴趣了后面,还专门把他叫过来,单独好好谈了几次心。

刘铭传对第一次,因为自己太年轻,别人不拿他当回事,也不敢再有怨言司令有招,就屁颠屁颠地来了。

等一交谈后,发现这小伙子,脑子真不空,真读过不少书还有点博闻强记,旁征博引的尤其是对最近接触的新学问、新知识、新事物,接受的很快对军事学院新军事学,领悟、入味得比其他人,还要快当些。

当然,也一身的小毛病不时地,说着说着,痞不拉几的劲儿就漏出来了江湖气息浓厚,也有点自我,有点舍我其谁的江湖上带头大哥的做派。

这也是凌蔚樵最烦他的地方,嗯,凌蔚樵可是“铁面判官”小刘六麻子胆敢一翘狐狸尾巴,每次立马都要挨整最轻也是在凌蔚樵办公室门口罚站,还一站就是一个时辰。

当然,小刘六麻子,毕竟才二十岁总体是个秉性不是太坏,也很有悟性的小伙子。嗯,是个很有灵气,但多少有点长歪了的好苗子。

呵呵,当然,刘铭传他的人生际遇,就比潘起亮好彩多了,幸运一万倍了虽然说,他们两人的个性特点和人生早年经历,有很多相近相似的地方他们俩,还是同龄人呢。

非要说这两人,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小刘六麻子背后有个虎妈,所以,他长得还没那么歪,也更爱,更励志上进一些。

有的时候,就一开始相差那么一点点然后,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刘铭传悟性很好,一点就透倒是让凌蔚樵起了一点爱才之心,勾起了当一当伯乐的心思。好苗子,有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甚至想到,在巡防纵队待一阵子后是不是找个机会,把他转到主力部队去也许,那边发挥的空间更大,说不定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而且,也许,主力部队更严明的军纪条令和内控机制,会对他有更好的约束作用和引导作用能够把他身上的那些小毛病,彻底板过来。嗯,这样也许,对他的未来个人发展成长,也是好事。

一开始,凌蔚樵给巡防纵队这些新人的职务任命和军衔品级,都不准备给的太高职务最高也就是营长,军衔准备从少校、上尉起步甚至有些人,只给中尉、少尉衔。这样,对其他人也公平些跟系统内兄弟单位,也好平衡一点。

也不知道,刘铭传怎么就打听到了山东那边,将来只有两个营,是用来剿匪打仗的其他的营头,都是维持地方治安,看家护院的,没什么机会出征打仗的。

就颠颠地跑了好几次司令部,吵着非要进这个剿匪营嗯,杵在凌蔚樵办公室门口不走,言称做不了营长,连长也干,当个排长都行反正当兵吃粮的,就要有仗打,不打仗还当个什么毛的兵。

闻战则喜,闻战争先倒让凌蔚樵对他,更加青眼有加,更加钟爱几分了这个,二十啷当岁的小六麻子,当时还懵懂懂的,没什么感觉好多年之后,他才慢慢体味到的。严师出高徒,有个严厉的长官,对刘六麻子这个二半吊子江湖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等初步方案大致敲定下来后,凌蔚樵就先把张树声打发回去了张树声他回去安徽后,除掉自行组建安徽支队外还有就是负责所有巡防纵队安徽籍家属移民,和原来各家团练伤残家属的登记造册、上报审批和后续移民嗯,应该够他且忙一阵子的。

嗯,杨孟晗这一次,接受这么多以庐州籍为主的团练,转为巡防部队也有今年庐州大旱,预先转移人口的考量在里面。一万来户,怎么都能弄走大几万人再加上一万多户,伤亡团练家属移民一口气,就能分流小二十万了。

也是顺手给袁又村卸个不小的包袱呐,让他稍许轻松点呗。呵呵,袁又村现在日子过得苦啊,还有那个闲情逸致,整天练毛笔字啵?

凌幼樵过几天,也将带着一个从警卫团借调的教官连出发在徐州等待安徽新兵和后方送来的物质,初步编伍训练后再分头向山东之鲁南、胶东开拨进发。

因为钱新之也要下去带队,所以,吴毓芬成了临时司令部的大管家,不管部部长别人但凡有什么事,都是找他好在,方子詹抽调了几个人过来帮忙。不然,新来的吴毓芬,都该哭了,从哪下耙子都不知道。

嗯,吴毓芬是官宦子弟,年龄也比较大,是这一拨军官中的老大哥这家学家教的,自然他对官场的门道,也是门清得很。在初步了解卫国军的架构后,知道留他在总部,做个临时的大内总管,将来肯定是好事。虽然眼下手忙脚乱的,倒是干得很欢实,心里也美滋滋的。

不几天,他就和方子詹部长,混得很熟了。熟了之后,方子詹也漏出些话风让他好好做,假如有朝一日,幸运的坐上巡防纵队后勤部长的位置,其实比在下面干支队长,职务是要高的假以时日,混个将军是非常可能的而且,卫国军的将军,可不像绿营将官那么水的哦。

嗯,绿营夸张起来,一个营长都是从三品游击将军,一个连长都是正五品千总嗯,不管品级多高,其实撑死就是个团长。

自从李鸿章的特别支队进入山东后,何卓人在山东的情报网络,就有了跟脚,逐步就完善起来了。

凌蔚樵到达徐州后,他们也主动过来联络同时,也给凌蔚樵定期、不定期送来,他这个级别,可以知道的有关山东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情报与消息。这也让凌蔚樵不至于,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稀里糊涂的。

李鸿章李二先生与济宁孙家,也颇有些交情嗯,上辈子他老父亲跟孙家就有来往,虽然交情不算很深说是世交,也勉强挨得上。

之前,李鸿章一到山东,就和孙家有了来往双方正儿八经地,洽谈过运输与护送粮草的合作事宜但孙家很有顾虑,不是很热心。孙家团练也就区区不到两千人,还要护卫乡梓,保护家园仅仅不咸不谈地,分派个千把人,运输与护送粮草也不敢保证,道上的朋友,别人就一定给他老孙家面子。

如果真是在半道把军需粮草,被谁万一给截了,到时真不好交代了。自家团练伤亡还是小事,失了朝庭大军粮草,连自家上上下下都要吃挂落,都会影响朝中孙尚书孙老大人的前程。

赚不了几斤粮食,潜在风险还这么大的事,孙家没理由不慎重不做不错,多做多错,想想还是划不来他家犹豫再三,不敢接这烫手山芋,最后还是婉言推脱了。

后来不知听谁说的,两江要出粮出饷,在山东办专门护卫粮道的团练孙家反而一反常态,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非常积极起来,还主动上门,来粮台大营登门拜访了。一时,还把李二先生闹得一头雾水嗯,你遮是要闹哪样?

听了好半天,李二先生才大致搞明白孙家的意图喝喝,他们想让两江把他们孙家团练都收编了嗯,至少大部分要给接收、收编了。

孙家主事人第一次非常非常客气地,一揖到地:嗯,渐甫兄,拜托了,给个面子吧,孙家实在是养不活这支团练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少呐李二先生粮台办公室的门槛,这阵子,都让听到风声后,来说情请托的人,快给踏破了。

李二先生可没松口,跟谁都不吐实口只是不管谁来,都笑嘻嘻地登记一下说洒家记下了,什么时候回音,要听上峰的安排嗯,滴个事,某家是做不了主的呀我们也不是一条线上的呀,某家是后勤部的,他们是巡防纵队的呀嗯,不算是一个口子上的,多少是隔着一层的呐,不一定能帮上忙的呐。

嗯,那是,能帮上忙的话,肯定没二话咱们谁呀,交情摆在着呐,都是老兄弟了

嗯,李二先生也很会做人,该拍胸脯的时候,也绝不含糊,小胸脯拍得叭叭地响。

嗯,其实是,他们一帮安徽团练的头头脑脑,早就相互通好气了早就贼惦记着,要想方设法,不管用什么招,也要把自己家团练兄弟,先塞进来再说呐。

嗯,自家人还没着落呐,理你个蛋蛋,尔等且等着吧。

济宁孙家还是有门路的,消息灵通,神通广大的凌蔚樵刚到徐州,扎下训练营地没几天人家就有一个家里话事人领队,送来了经过挑选后的一千五百人的团练兵源。而且,人家可是打着户部尚书孙瑞珍大人的名义唉还带着在家养病的,前浙江署理布政使、状元公,孙毓溎大人的亲笔信呐。注:孙瑞珍孙符卿大人,办团练因病被召回京城后咸丰五年春,复出为户部汉尚书翁心存同时调兵部尚书。

嗯,济宁孙家真到顶着面了,是谁也得罪不起的凌蔚樵只能捏着鼻子,二话不说地按人头收了。

并让孙家的那个话事人,牵个头张罗一下把新入伍的士兵家属,统一安排好送出来,到南洋接收田亩。嗯,前面是白送五十亩后门用低息贷款,以五两银子一亩的价格,可以再买五十亩。

这个意外的好消息,让孙家领头带队的那位,喜出望外,差点乐晕了这趟差事办的,咋就这么出彩涅!回家后,家主肯定狠狠地夸奖咱唉。

蹦高的、乐颠颠地,就回家报喜讯去了。嗯,孙家可是个大家族,各房各支,谁家不是人多地少的,这下各房都能轻松点了。

嗯,去了南洋的,更是从糠箩里跳米箩里去了

这下,消息传得更快了,当兵还有这好事当巡防队,粮饷丰厚不说,还有田送,还是好大好大的五十亩唉,还可以以白菜价再买五十亩。天啦,这好事上哪找去?

收到风的各家当家人,当天揣上几块窝头,就带队出发了没人会等的,手快有、手慢无的呀。

不几天,徐州训练营大营门口,就成了闹哄哄的、乡下赶集似的牛马大集、大菜市场了。

这让原来还老神在在、闲庭信步地,不疾不徐地跟在凌幼樵身边的丁凤年丁蔼臣,都有点着急起来了。

瞅着谁来跟凌蔚樵打招呼,看着就不顺眼!

人咋这么多呢?

这可不成,我丁家团练入巡防队,可是老早就说好的呀,可不能让他们把名额给抢了去了。

凌幼樵也只能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谁先到的,挑中了,就进训练营也就三五天,人员就招满了。

然后,就在大营门口,竖起个指示牌。告诉大家,人已招满来晚了的,恕不接待了。

嗯,其他人,真要是在家吃不饱饭,那就向东多走几步,到了海洲,就自然有人送你出海移民。嗯,条件肯定不如当兵移民优厚,但也是不错的,至少比在家里,干熬着、干靠着,要强很多的。

还真有不少,来晚一步,没赶上趟的捶足顿胸、懊悔不迭之余想想回家后,家徒四壁,也是日子没法过这出都出来了,也不想走这毫无指望、毫无盼头的回头路了一咬牙一跺脚,就向东面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