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巡防纵队来了之三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最早的计划,是要在山东招募九千名巡防队员后来因为一帮安徽团练的头头脑脑的要求,塞进来一大批人,占用了山东这边两千人的预定名额。
即使这样,凌蔚樵也是计划把带出来的三千人,一分为二,在鲁南、胶东,分别再各招三千五百人就算是给日照丁家留一千人名额,在胶东也要招两千五百人。
没想到,部队还没进山东呐,山东各家团练就闻风而来,送货上门、送人上门了,服务那叫一个热情周到。好嘛,山东巡防支队,还没进山东一步呐,在徐州就把人给招满了嗯,还有大把人,在大营外面,满眼失落地看着呐。唔,估计再招一万人,都一点不费事。
哼哼,丁凤年丁蔼臣是真给惹急眼了,生怕凌蔚樵凌大司令脸皮再薄点,挨不过面子,再放一批人进来,他丁家就捞不着勺子了。自己主动站到大营门口,黑脸拦人了谁来了,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一言不发,只是指一指门口的告示牌!
巡防纵队没有重炮兵编制,所谓的重火力,就靠迫击炮和大火箭当家撑场面当然,对付野战中的长毛和各种响马、绺子,肯定是够用了。所以,每个营,下属四个连,人员都是在五百人左右。前期,也没设太多、太复杂的结构,就是按营头顺序号,一二三四五,一路编下去上面就是支队司令部,而且,现在支队司令部也是个空壳子就是有这么个名头,连块牌子都没有。
凌蔚樵先让潘鼎新担任鲁南支队支队长,并亲自带一个营头,兼任营长给他留下了吴长庆、李鹤章、周盛波、张树屏等十来个军官,吴长庆暂任代理镇抚部长,李鹤章暂任代理参谋部长,周盛波暂任后勤部长嗯,他们也还要各自代理一个营头的营长。
现在,是一个萝卜几个坑,一人顶几个岗估计,至少要等到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军官到位后,他们才有可能,逐步卸掉兼职。当然,现在所有职务,都是临时任命,也没有授衔需要上报军部批准后,才能够正式授衔和任命。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也只能萝卜快了不洗泥了,不可能那么讲究了在简单地完成编伍后,凌幼樵把鲁南支队,就扔给潘鼎新让他训练完毕后,尽可能早地,择机进入鲁南以济宁为中心,沿着大运河布置,进入巡防、护卫状态。
凌蔚樵自己,过了几天后,就带着尚未满员的胶东支队出发了,往胶澳青岛开拔凌幼樵计划把胶东支队司令部,暂时就安在胶澳这样安排,他就可以分出一部分精力,两头兼顾,未来重中之重的移民事务了。
原来最早已经训练好的一千士兵,被分成两个营分别作为两个支队的主力野战营刘铭传还是软磨硬泡地,死皮懒脸地,当上了这个胶东支队主力营营长。
嗯,鲁南主力营营长,潘鼎新自然是给了自己的老乡,庐江人吴长庆他们两个本来就是,在老家办团练时的,并肩作战、同进同退的铁杆生死兄弟这好事,花落别家是不大可能的,旁人谁也别惦记了。嗯,中国人的人情关系,是无处不在的,谁也不能免俗。
胶东支队也只分到刘铭传、张树珊、周盛传、吴毓兰等十来个军官,凌蔚樵自己兼任支队长,还故意让刘铭传兼了支队镇抚部长嗯哼,让你这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出面抓纪律,你自己总先要吃透各项军事条例吧,学会遵守规矩、以身作则吧不然,你怎么好意思,下手管束别人违纪违规的事涅。
嗯,刘铭传对能当上听说这是支队二把手的镇抚部长,还是美不滋的,偷着乐的干劲立马就噌地一声,给调动起来了管起军纪来,小脸沉得像水似的,两眼能瞪得竖起来,一点也揉不得沙子比凌幼樵当年还扑克脸呐,可带劲了。
嗯,他打死都不晓得,他是被大个十来岁的凌蔚樵长官,轻松给套路了。
张树珊兼了胶东支队参谋长,周盛传兼任支队后勤部长其他军官,也都带一个营头。
胶东支队从沂州府城,一趟而过,带走丁家团练一千人也只停留了一天,然后就拔营启程,马不停蹄地直奔胶澳而去。丁心斋老大人的兄长,做过一任知县的年近半百的老举人丁守伟丁叔梧,也欣然接受凌蔚樵的盛情邀请,收拾收拾就跟出来了。
凌蔚樵还请叔梧先生,再多找几个人手,准备让他把未来胶澳的港务管理、港区管理这摊事,给管起来同时也帮着做做各地民团的甄选和外围协调工作,挑一挑跟巡防纵队的未来合作对象。
胶东巡防支队,在沂州地界行军时凌蔚樵看到地方上、乡村里,还算平稳夏收时节已经过了,冬小麦已经颗粒归仓地里套种的玉米、高粱,也小半人高了农人们正在地里,顶着酷夏烈日,三三两两地,在地里,一粒汗珠摔八瓣地辛勤地给庄稼,耪地锄草。
今年夏收比去年还要差一些,天气还是太干旱了老百姓现在就指望,老天开眼,多下几场雨使得秋粮收成会好一些,贴补帖补上半年亏空了。
可是,等进了诸城地界,进入青州府、胶州府管辖地域,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形,好像跟前面走过的鲁南,是不同的两个世界了。
按理,诸城已经算是胶莱平原区域胶莱平原连着鲁北平原,历史上,更是齐国的核心区域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乡是管仲老先生赖此发家,让齐国成为当时带头老大杠把子的膏腴之地现在,却是一片萧条荒芜,地皮干裂、蓬蒿孽长。嗯,很多地里,野蒿子长得比庄稼还要旺盛些。
路上逃荒要饭的倒不少,衣衫褴褛、神情木然地站在路边,木呆呆地看着大军通过。
每过一个村寨,对方站岗放哨的村民,隔得远远地,就哐哐哐地敲响警锣在外面田间劳作的农人,也急急忙忙地赶回寨子,拿着刀枪,就上寨子墙头了对这些不知道旗号、来路不明的军队,甚是警惕两眼瞪得溜圆,紧张兮兮地注视着外面。
嗯,就是认识旗号的,他们也不放心,也不敢有丝毫松懈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不管谁来了,老百姓都是一个怕字。尤其是麦子刚入仓不久的时节,更容易招贼,更是怕了要是一不小心,被谁谁抢进寨子来,捋一把跑了自家马上就要断顿,明天就要一家老四处流浪去逃荒了。
卫国军不缺粮食,军中伙食更是天天有肉,顿顿管饱行军干粮也很讲究,基本上都是杨氏食品制作好的各种饼干、糕点和各色罐头。宿营时,烧壶开水就齐活了讲究的、嘴馋的,可以顺便焖个米饭或者下个面条。
嗯,刘六麻子刘铭传亲自监督下的军纪,也是没谁了谁敢违纪,哪怕是稍稍违规,他就抡起马鞭,劈头盖脸先抽一顿再说。这熊孩子,现在还不懂得执法尺度的问题,还是江湖、山寨那一套特么的,眼下,很多士兵还吃这一套,记性长得快得很。
所以,没有士兵会骚扰老百姓也不管当地百姓,紧张不紧张士兵们理都不理会,只是沿着大路,闷头行军对路过的村村寨寨,看都不多看一眼。
也有不少士兵,想到自己没几天前,在家时饥肠辘辘,饿得前心贴后心的时光眼前的一切,像做梦一般。有时看到路边乞讨的面黄肌瘦的小孩,心中一时不忍,顺手会给一块饼干、一块糕点、几颗包装得花花绿绿的糖果。嗯,这下坏了,大军行进时,后面慢慢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凌蔚樵看到了,也没多说什么只让后勤部门,每次开饭时,多蒸几锅馒头然后,按人头分发一下。
这下更不得了了,大军后面的尾巴,真是见风就长,越来越长第二天,就能拖出去好几里远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行军途中扎营吃晚饭时有个刚入伍的单身小伙子,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也许他叫二蛋,也许他叫嘎子嗯,鲁南乡下的,大体都是类似的名字。他看到边上在排队等部队发馒头的小男孩,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香喷喷地吃东西,馋得直咽口水。
心地善良的小伙子,有点不过意,顺手就给了那个小孩一块饼干那个小男孩也很懂事,没舍得把饼干自己一个人独享了还飞也似地,跑到不远处,把半块饼干,送给比他更小的妹妹。
小伙子这才看到,原来他们是老老少少的一大家子。嗯,后来还看到人堆里,有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像是这小孩家里什么人尽管穿得很素净、很破旧,小脸蛋却是白里透红的,眉毛眼睛长得还蛮好看。
自己只是无意地瞄了人家姑娘一眼,她就羞得脸儿红彤彤的把头埋得低低的,再不敢抬头看人。
也不知道是神引着,还是鬼牵着厚道的小伙子,为了体现军民鱼水情,又顺手把自己攒下来的,藏在挎包里,一直没舍得吃的,两个红烧肉罐头,给送过去了
嗯,这一家人,然后就一路,跟到了胶澳嗯,再后来,小伙子他的当兵安家田,也是更顺手地送给人家了
嗯,这样的故事,在短短的几天行军途中,还真不是孤立的版本,差不多的、类似的例子不少呐。
行军途中,才短短三天功夫很多士兵,就明白了一个简单道理以前,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难于上青天的、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成家娶媳妇的美事现在,竟然变得特别容易了,一点也不费事了。
嗯,好多时候,是准岳父、准丈母娘,送人上门了,巴巴地求你点头呐。
从诸城绕过胶州湾,到胶澳,也就不到三百来里地,大军三天就到了。路过胶州府时,凌幼樵因为心急,也照样没有稍作停留只是着丁守伟丁叔梧老先生,辛苦进城一趟,给知府大人送了一封凌蔚樵的亲笔信,并带着济南大营的相关批示文书,知会一声,巡防纵队胶东支队来了。
嗯,俺们先在胶澳扎营至于以后,分散驻防、剿匪、打长毛的事等俺们先把兵练好了再说。
胶州知府大人,一开始,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嗯,他和济南大营沟通、交集也不多,本身就不是一条线上的嘛。巡抚大人觉罗崇恩,是个潇洒人,纵情山水、吟诗作对,不大理会俗事。所以,济南大营的有关军事行动,地方上,也是蒙查查的,傻傻不知道的。
也不知道凌蔚樵官位有多大,听丁叔梧老先生说,凌司令手下,带到胶澳的,就足有五千精锐士兵嗯,鲁南还有一样多的五千人,都是凌大人直属麾下。
知府大人一琢磨,按我大清的标准,能带这么多兵的,至少是个从一品提督了比自己这从四品知府,可高出一大截,可不好得罪嗯,往细里想一想,心里还暗自一哆嗦说不定,还是祸事来了绿营客兵祸害地方,地方官往往都是欲哭无泪,一点招都没有的。
上本告得太多了,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尤其是现在,长毛和捻子,在山东肆虐横行,兵荒马乱的时节会让上面认为你不懂事,不以大局为重嫌你呱噪,不会做人不会办事,顺手把乌纱帽给你撸了哼哼,过后,你都没处说理去。
好在,胶州知府刚担心一小会,就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对方派来的,貌似师爷幕僚身份的丁老先生,就是来客气地拜访一下、知会一声钱粮什么的,倒是没开口。然后,就挥挥衣袖、拱拱手,和和气气的,头也不回地,径直走了。
嗯,本身就罗锅子上山前钱紧的知府大人,更不会主动开口,傻乎乎地、实实在在地,跟在后面,追着人家问了。
就是,虽说俺们山东人做人实在,那也没遮莫实在的呀!
由于我大清在历史上,实行过严厉的禁海迁移政策后来几禁几驰,来回瞎折腾了好几次。虽然最后还是放开了但是,海边的人口分布,还是比内陆稀疏很多的。
凌蔚樵也老实不客气滴接管了,此时还只是个胶州府即墨县属下,一个完全不设防的,也没多少人口的,偏远小渔港胶澳。
让丁守伟丁叔梧与丁凤年丁蔼臣爷俩,带几个人,把港务管理的摊子,先支起来的立了个不伦不类的、我大清臣民谁也搞不清、这到底是啥玩意儿的“胶澳港港口管理委员会”的临时衙门牌子并随口一说,说这管委会主任暂时先定个正七品,由丁守伟丁叔梧凑合着先干着至于下面的岗位与职务设置,你丁老先生看着办就行了。
嗯,差事办好了,向总部申报一下,衙门升格也是可以的,有大把机会的。嗯,丁老先生,某家还要练兵,还要剿匪,还要打长毛、抓捻子地方上的事务,主要就拜托你老人家了,您老多受累。
并让丁老先生开始选址,准备在海岸边,动手筹建大型泊位码头,能够停靠大吨位远洋货轮的那种。
巡防支队到达胶澳的第三天,从上海出发,运输给养的后勤运输船,就按事先约定,到达胶澳外海了。
胶东支队的到来,首先开心起来的,是本地渔民以前,即使费劲地把鱼从大海里捞上来,也是卖不出价钱的,一般人家也吃不起呀就是费劲地晒成鱼干,也不是很好卖,偶尔来一回的小贩子们,杀价杀得太凶了。现在好了,捕上来,走几步送到大营,就变成白花花的大洋了。不想要钱,想要更金贵的精米、白面,人家也不打锛,痛快地就给了。这下可把渔民们给高兴坏了,开天辟地以来,没见过这好事啊。
风声传得很快,不几天,各种小商小贩,就蜂拥而至在丁叔梧老先生划定的区域里,支个小摊,就热热闹闹地吆喝着,笑眯眯地做起小买卖了。
凌蔚樵还比照沪上原来虬北难民营的做法,让跟来的难民们,自己二十户一组,自己选出管事的,自己管理自己也让他们自己动手,在巡抚支队的协助下,选了一片开阔地,建立难民营联排长屋并按人头,定期发放粮食,保证不让难民饿着。
在胶澳,有官府开仓赈灾放粮了,还是一水的精米白面这风声传得更快了,越传越远不几天,难民营就迅速膨胀了搞得丁叔梧老先生,不得不带人,在附近,又新建了一个难民营。
丁老先生走后,胶州知府越想心里越不托底,越发有些心中忐忑不安,四处着人打听最后总算知道了,这劳什子胶州巡防支队,是两江总督衙门派出来护卫济南大营粮道的客兵。
嗯,一听说是两江过来的兵,他倒放心不少两江的兵,是富贵老爷兵,军饷高、给养好,人家户户都是小地主、小康人家从不骚扰地方,人家也不稀罕那三瓜两枣的军风军纪,那是没得说的,这是每个地方都有口皆碑的。
还打听到了,领兵的将领,就是赫赫有名的文坛领袖江东瑞臻公、凌老榜眼的族孙,也是个饱读诗书的秀才公,家学渊源,知书达礼特讲道理、特守规矩,很好打交道的。
有这样一支能打仗、不添乱的军队,在这个反反乱乱的时节,驻扎在胶东本地各县县城、各紧要路口对各地方亲民官,对他这个知府来说,是天大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是做梦都想要,可遇不可求的呀嗯,这好事,咋就让咱胶州府摊上了涅!
难道是太上老君他老人家,在崂山顶上显灵了?
嗯,就是,肯定是了赶明,得专门去趟太清宫、上清宫,好好再烧上几炷香了!
不几天,知府大人就和即墨县知县,领着一帮乡老乡绅,赶猪牵羊,箪食壶浆脸色妩媚,身姿妖娆,笑呵呵地来胶澳新军大营劳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