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政府的各种补贴与优惠政策,那些失业的人还没开始闹,就已经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
不过这也造成了帝国国内的消费型商品价格不断走高,比如衣服人、日用品之类的,同时由于帝国人一向无节制的铺张浪费的作风,这一状况不断恶化;虽然靠着克蕾雅的努力人们没有跑到街上,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不过在网络上还是能够看到各种怨言。
在这种时候,孔雀帝国接受了产业转移,完美的解决了这样的矛盾;一边是浪费已成习惯的阿瑞肯尼亚帝国人,一边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要是这世界上的人按照正常的消费理念去消费,如果大量的劳动力必然会带来产能过剩,而如何消化这些产能,也只有像阿瑞肯尼亚帝国的人那样的生活作风才能够办到了。
这么看的话从逻辑上就说得通顺了,孔雀帝国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必须要让这些劳动力进入工厂进行生产制造,而由此产生的商品,也只有阿瑞肯尼亚帝国能够消费得起;当然,这些商品也能够卖到欧洲去,那里的人也消费得起,只不过欧共体这些国家的国民不像阿瑞肯尼亚帝国的人民那么浪费,因此大头还是要输送到阿瑞肯尼亚帝国才行。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种说法来对这个循环进行反驳,那就是贸易逆差。如果按照教科书上教导的逻辑,不断从孔雀帝国购买那些日用品来维持帝国人民的高浪费生活,最终必然会导致对孔雀帝国的贸易逆差。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以孔雀帝国的基础建设,水、气、电以及通信网络这些东西,只是在南部区域和中北部有数的几个城市进行覆盖,在孔雀帝国的大部分区域,即便阿瑞肯尼亚帝国出产的高科技产品免费送给人们使用,人们也没有使用的条件。
此时双方的状态是那种“我的东西你需要,你的东西我用不了那么多”的状态,因此贸易逆差是必然会发生的。
——但是,这种事情即便发生了,也无所谓。
众所周知,过去人们在做生意时,使用的大多是真金白银;这些稀有金属在蓝星上的储量大致上是固定的,因而它被人们赋予了价值,这客观上让人们对此产生极高的信赖度。
而在现在这个时代,金本位早已经被经济秩序的制定者阿瑞肯尼亚帝国抛弃了,他们印刷出的拉比,成本只需几毛钱,却因为帝国的军事力量,令一张只值几毛钱的纸,变成了百元,乃至千元的钞票。
因此当遇到贸易逆差的时候,帝国根本不需要慌张,传统贸易中出现的逆差会造成贵金属的流失,但是现在变成了可以随意印刷的钞票,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印钞就解决问题了。
这是一种无赖的做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确非常有效,不过这种做法也并非没有代价;这种做法是与国家债务挂钩的,要想让印刷出来的钞票获得其价值,进而流入市场,那就必须在增发货币的同时增发国债,然后用增发出的货币去购买增发出的国债,接着再将这些国债包装成金融衍生品,推到市场上。
这样的一轮运作后,帝国中央银行拥有了大量增发出的货币作为本金,然后以极低的利息投入到市场,最后给缺乏了流动性的市场注入流动性。
而那些抛售出的国债,又由于帝国的国家政治强权在世界内是公认的第一,因此抛向市场的帝国国债,也绝不会无人购买,毕竟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购买帝国国债,可算是一种最安全也最稳定保值的投资方式了。
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向外抛售外债,阿瑞肯尼亚帝国确保了自己国内社会的稳定性,但是这样却又有人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制造债务,说到底不过是饮鸩止渴的做法,终有一天这不断吹大的气球,还是要爆炸的,到了那个时候,当帝国政府还不起债了该怎么办?
很简单,既然还不起那就不还了,这其中可以通过两个手段去进行这一决策,首先发动一场全民公投,以此决定是否还债;可以预见的是,到那个时候一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问题,因此这公投是一定能够通过的。而这种做法,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玩过,是有先例可寻的。
通过全民公投后,再以军事上的霸权来平息国际社会的不满;事实上真正有能力大量购买帝国国债的,并非那些个体投资者,而是各国的政府。如果帝国国债的主要债权人是个体投资者,这些人还能站出来声讨抗议,但要是换成了国家政府,大家顶多抱怨,在阿瑞肯尼亚帝国的军事强权面前,不可能有人站出来反抗——除非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想他的国家被颠覆。
当然,要是头硬去做,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被定义为恐怖主义政权,然后被帝国摁死就是了。
总之,当一个国家掌握了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后,他就可以用上这样的手段,做出这种欠钱不还的事情来;人们常说“欠钱的人是大爷”,但是要想在这种关系中当大爷,那就必须拳头硬才行,而这样的手段,换种思路去看,其实与明抢是差不了太多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既然是这样,那么各个国家的政府,为什么还要去买他的国债呢?实际上这背后的本质是一种交易,人们若是将其视为给社团交会费,或许就容易理解了;通过向社团的话事人交会费,以此构筑起融洽的关系,就是这一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
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会鼓吹,说阿瑞肯尼亚帝国的国债是这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品,这种话其实听听就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帝国的国债是定期的,一投入就要等到期限才能取出,而若是只购买短期国债,一般情况下收益是非常小的,只有去购买长期国债才能获取更大收益。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当哪一天帝国政府债务崩盘了,那么还未到期的那些国债,投资者是不可能收回本金的。
因此认购帝国国债的各国政府,本质上并不倚靠这样的方式去赚钱,因为在投入的时候,本金就已经消失掉了,期待着能赚取利息又收回本金的,基本上是很难办到的,在这越吹越大的气球中,后进场的人不过是在给前面的人埋单。
孔雀帝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是新历13年发生的影响国际局势的事件之一,另一个事件则是蛰伏了许久的秦共和国,这个东方的大国渐渐恢复了元气,从此前的大危机中走了出来。
作为一度差点打破阿瑞肯尼亚帝国霸权,实现两极并列的强国,在旧历时与帝国的争斗时本有机会赢下阿瑞肯尼亚帝国,结束其在这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但是结果却是因为在共和国的内部出现了许多拿钱办事的人,他们拼了命的鼓吹阿瑞肯尼亚帝国,同时唱衰共和国。受到这种声音的影响,许多恨国者揭竿而起,不予余力的用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带节奏抹黑共和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的舆论被带偏了,而人民也因此变得消极起来,最终也由于这样的影响,共和国未能达成团结一心与阿瑞肯尼亚帝国死磕到底,只能是无奈的以巨大让步,来与对方进行议和。
以意识形态作为武器,发动舆论战,这正是帝国情报局的惯用手法;若是要给这场战斗评个最大功臣,那么帝国情报局无疑是居功至伟的,对阿瑞肯尼亚帝国而言情报部门的同志可说是国家英雄,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人而言,这些人就是一群无耻之徒。
因为民意的绑架,共和国与帝国进行了议和;在那之后受到议和的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没有回到战斗之前的水平,反倒是又降低了几个层次,而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才终于醒悟过来那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在战斗中拿不到的东西,也别想能在谈判桌上拿到。
当年这两国家的那场经济战争,挑起人是阿瑞肯尼亚帝国;帝国的目的并非像以前那样,要求共和国给社团交点会费那么简单,他们的根本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一点小钱,而是要对撼动到自己话事人地位的社会团二把手进行打压,将其复兴崛起的愿望给掐断。
而事实在阿瑞肯尼亚帝国的历史上,他们也是专门整社团二把手的好手;在其将要成为世界第一却还差一点火候的时候,当时的阿瑞肯尼亚帝国整的就是他原本的宗主国,正处于下坡阶段的萨克斯帝国。
对于萨克斯帝国的整治方式是肢解其在本土外的殖民地,帝国的情报局以自由、解放还有民族主义的名义,在萨克斯帝国的各大殖民地策动人们进行独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