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长安的天气很快凉爽下来,玄宗与武惠妃从骊山温泉宫返回兴庆宫,兴庆宫是玄宗即位前的府邸,后来扩建改为皇宫,称为“南内”,最早于隋朝修建的太极宫称为“西内”,高宗皇帝时期建成的大明宫称为“东内”。兴庆宫的富丽奢华程度居长安三大内之首。
还是在骊山避暑纳凉的时侯,玄宗就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谁来接替张说出任首辅宰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唐的日渐繁荣稳定,他感觉自己逐渐厌倦了天天都要上朝的辛苦,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好好享受一下这个自己亲手缔造的太平盛世,因此更加需要一位信得过、有才干的首相帮自己代理朝政。
但是,到底选谁呢?张九龄、李林甫、裴耀卿、宇文融……玄宗心里反复盘算着这些人选的优劣。
快到长安城的时候,高力士问:“圣人,咱们是去兴庆殿还是南熏殿?”兴庆宫内的兴庆殿是玄宗召见大臣、办理政务的宫殿,南熏殿则是其退朝休息的寝宫。
玄宗想了想说:“去南熏殿,宣太子、忠王、棣王、荣王、寿王和皇二十七子来见。”
“遵旨。”高力士立即安排内监们分别赶去十六王院传旨。
南熏殿虽然不大,但布置极为富丽堂皇,玄宗下车后回到这里,虽然一路车马颠簸,身子有点疲惫,但一进殿门就感觉神清气爽,舒服地斜靠在龙榻上饮着茶,高力士还是像往常那样抱着拂尘侍立一旁。
也就一盏茶功夫,太监边令诚来报:太子李瑛、忠王李亨、棣王李琰、荣王李琬、寿王李瑁和二十七皇子李瑱已在殿外候旨。
六位皇子鱼贯而入,太子李瑛走在前头,给父皇行礼后并排而立在玄宗面前。玄宗放下茶碗说:“你们六个在朕的皇子们当中算是有些见识的,朕从骊山回来就召见你们是有事相商。如今,朝廷首辅宰相之位空悬,依你们之见,谁比较合适接替张说担任此职?”
六位皇子站在那里互相看了几眼,一时无人讲话,显然是都没有思想准备。
忠王李亨见没人说话,于是道:“父皇,此等国之大事,儿臣等不敢妄议,一切但凭父皇圣裁。”
玄宗说:“朕想听听你们几个兄弟的意见,但说无妨,不必拘束。”
太子李瑛排行第二、忠王李亨排行第三。李瑛见李亨比自己先说话,略有点不快,于是这回抢先开腔:“父皇,张九龄位列左相,又是饱学之士,天下文士无不敬仰,儿臣以为由他出任首辅宰相最妥。”
寿王李瑁也接着说话了:“父皇,张九龄虽然才识过人,但为人固守陈旧,缺乏变通,且与前任首相张说关系过于亲密。儿臣以为不宜担任首辅宰相。吏部尚书李林甫做事周全,群臣无不赞誉有加,儿臣举荐他为首辅宰相。”
李瑁话音刚落,太子李瑛驳道:“首辅宰相要有渊博学识,李林甫才学不足张九龄十分之一,如何能堪首相大任?”
李瑁脸色一红,也毫不客气地反驳说:“太子兄,李林甫任吏部尚书重任多年,政绩斐然,百官褒奖。难道吏部尚书就不需要有渊博的学识?张九龄固有绝世之才学,但身为首相,须得体察圣意、八面玲珑,而不是仅有满腹诗书的书生。”
李瑛眼睛一瞪,还想继续说话,玄宗打住他说:“太子且听听其他几位弟弟的意见。”
李瑛只好诺诺低头,忠王李亨再次说话:“儿臣也举荐张九龄,他做事公正,这点不同于张说。另外,刑部尚书裴耀卿忠心为国,能力出众,性情敦厚,儿臣觉得他也可堪大用。”
玄宗微微点头,转头看着荣王李琬。
荣王李琬之前打马球受了伤,现在还没好利索,精神略为不济,轻声道:“儿臣以为,如今大唐国泰民安,财政为国之根本,户部尚书宇文融才华卓越且精于理财,平素也屡获父皇赞誉。宇文融可任首辅宰相。”
棣王李琰本不想多说话,他内心不怎么关心政事,平时只好在王府召集一帮文人雅士研习诗词歌赋,但看玄宗的意思是要在场的所有皇子都表态,于是怯怯地说:“众兄弟说得都有道理,儿臣没什么主见,觉得刚才太子和兄弟们提出的人选都不错,他们几个谁来当首相都行。”
玄宗见李瑱一直不开口,只是静静听着其他几位说话,于是说:“瑱儿,你的几位皇兄都说了话,你为何一言不发?”
李瑱见父亲点了自己的名,于是说:“父皇,儿臣回京城不久,对朝中大臣并不甚了解,确不敢妄言。不过刚才听几位哥哥所言,觉得论资历、才识、威望,张九龄担任首相更为合适一些,由他来统领群臣,应该不负众望。考虑不周请父皇明鉴。”
六位皇子都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玄宗听罢说:“皇儿们的意见朕知道了,你们且退下吧。”
皇子们纷纷告退。
南薰殿内只剩下玄宗与高力士两人,玄宗独自喝着茶,半晌未发一言,高力士也知趣地保持沉默。当玄宗思考的时候,高力士从来不打扰他,只是偶尔端走茶碗去续水。当看见玄宗抬起头来、两眼放光时,他根据以往经验知道,玄宗已经拿定了主意。果然听见玄宗发话了:
“力士,你觉得如何?”
“老奴不敢。”
“别装了,老家伙,这里没别人,说。”
“是,圣人,大唐盛世还是需要一位文坛豪杰领袖群伦。”
玄宗自言自语道:“大唐盛世需要一位文坛豪杰,九龄当之无愧。林甫老成持重、每每逢大事都能与朕想到一处,惠妃也多次夸赞,可以升任左宰相。裴耀卿精明能干,性格敦和,让其出任右相协调九龄、林甫共同处理朝政,弥合他俩的不足,也不失为上策。朕即位以来,朝廷一直是两位宰相主政,这次干脆朕就启用三位宰相吧,都是同中书门下三品*。”
高力士试探性的问:“那宇文融大人?”
玄宗皱了皱眉,有点厌恶地说:“此人虽有才干,但心术不正,屡屡构陷张说,蓄谋首相之位已久,朝中大臣对他多有非议。这次张说罢相,朝中也多有大臣弹劾他,他也别想坐收渔利了,朕打发他外放出去做个刺史吧。”
次日,玄宗皇帝颁下圣旨:
拜张九龄为首辅宰相兼中书令;
裴耀卿为右宰相兼刑部尚书;
李林甫为左宰相兼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