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技术学院推广的效果不佳?”
翻阅文案,李澈有些皱眉,他考虑到了层推广的阻力,却忘记了下层对这一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本以为推广经传学习可以让豪强地主趋之若鹜,然而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教一教农业技术还好,但涉及到了经传学习,对于许多与自耕农差别不大的中小地主来说这并不怎么吸引他们。
原因很简单,这些中小地主不比大地主豪强,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耕种田地,往往还需要自己下地干活。而把孩子送去学习则会让家中数年少掉一些精壮劳动力,还得掏钱。在他们看来,这是亏本的买卖。更别说很多人打心底里认为读书是士族才有资格去做的事,他们没这个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根本。
而普通的贫农则连学习农业技术的**都没有。
最终形成的局面便是大豪强大地主欣然将族中非嫡系子弟送来就学,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的参与率极低。
这显然让李澈不大满意,推广技术学院,是为了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创造出一个阶级,真正的“寒门”阶级。
这一阶级没有什么家财,没有什么高官显贵的祖宗,但他们有着可能性,有着成为官吏的可能性。
原本这应该是在数百年乃至千年的演变中慢慢形成的阶级,有了他们的存在,君王不得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同样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再也没有如同五姓七望一般超越王朝的世家,皇权可以放心大胆的收拾官员,而不用担心没有后继人选。
至少,如朱元璋那般做法若是放在汉朝实施……杀完了,也就真的没人能做官了。
而如今仅仅是为士族高门添了大豪强大地主这一对手,效果虽有,却不尽如人意,毕竟相对于天下人而言,他们仍然是绝对的少数。
只要读书人还是少数,门阀就仍有形成的可能性。
李澈有些郁闷,陈群却摇头道:“君侯未免太过心急了。这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别说如今冀州乱象方平,百姓大多忙于恢复正常生活,哪有闲心去进学?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还是一步一步来为好。”
“长文所言有理,是我太心急了。本想着看看冀州的推广情况,再决定如何往青州和幽州发展,如今看来,还是先稳定冀州的基本盘为宜啊。”
陈群颔首道:“这是千秋之功,非一代之事。只要有百姓通过其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之后自然会让其他人趋之若鹜。如今不过是一个新出台的政策,百姓有疑虑再正常不过了。”
“但效果不佳,恐怕已经有人盯了吧?当初为了削弱层压力,大王甚至亲自敲打了荀文若,才进一步推广开来。若是有心人从这里对我出手,倒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虽然是预测危机,李澈却没有丝毫紧张的意思,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弧度,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陈群眼睛微眯,若有所思的道:“以君侯做的准备,若是有人真的想借此攻击,恐怕会作茧自缚。”
“希望他们能蠢一点。”李澈毫不客气的道:“能让我快些解决掉这些繁杂的问题。”
……
“不行,不能用冀州技术学院来攻击卫将军。”
审离兴致勃勃的向审配献策,却被审配一言否决,甚至警告道:“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休怪本官不念同族兄弟情谊!”
少见审配这般郑重的警告,审离脸色苍白的咽了口唾沫,讪笑道:“一切自然由兄长来做决断,小弟只是想为兄长分忧,若是有愚昧之处,还请兄长见谅啊。”
见审离态度不错,审配冷哼一声,解释道:“这和李明远其他的政令不同,他其余的政令是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认可,甚至包括沮将军他们。而冀州技术学院甚至遭到了当时还在邺城的荀令君的反对,动动你的脑子,为什么这一政令还能推行下去。”
听明白了审配的话外之音,审离吓得手脚发抖,强作笑容道:“不……不会吧?”
“就是你想的那般,勿要自欺欺人。若无大王一力推动,如何能推广开来?大王宁愿与百官拧着来也要推广的东西,你敢用来进行朝政攻讦?你有几个脑袋?”
审配恨恨的一甩袍袖,厉声道:“而且吾也绝不会允许尔等这般妄为!否定冀州技术学院,就是在打击大王的威望,如今天下未平,大王的威望绝不可有所损害!”
审离连连点头,颤声道:“兄长放心,小弟知道了错了,绝不会违背兄长的意思。”
凝视了审离一会儿,审配选择了相信他,也是出于对自己的自信,他不相信族中会有人违逆他的意思。
“对付李明远,还是要从两都制入手,还有屯田!”
“屯田?”审离懵了,屯田都快成刘备势力的基本政策了,能够供给出一支二十万的大军,也多亏了屯田迅速恢复的生产力,这也是李澈最为耀眼的政绩,比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政令尤为突出。
“正是屯田。”审配神情凝重:“屯田制度没有大的问题,但是从李澈离开后,这一制度的实施却出现了大问题。除了巨鹿太守陶升还严格执行着他的命令,其他郡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为政绩而强推屯田的情况。
已经有不少百姓被强制募集屯田,很多地方豪强也被官府以各种名义收拢土地,虽然还算不民怨沸腾,但确实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这背后似乎有人在串联,本官不能确定是不是李明远这个创始者在作妖,但借此机会试探一番也是极好的。本想着近些日子就禀报大王,倒是可以顺便一石二鸟。”
审配说着说着就陷入了沉思之中,却没有发现,他眼中“乖巧听话”的兄弟已经隐隐露出了惊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