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1第15章 恶战赤狄(1 / 1)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籍闻听赤狄来袭,魂飞魄散,赶紧拉赵札衣袖,道:“事……事不宜迟,本世子得赶……赶紧回晋国!”

赵札倒是镇定,对晋籍道:“世子,赵家村乃我赵氏一脉,血浓于水。如今赤狄来袭,我身为宗主,自该同他们一起战斗!”

“你竟然管这些野人作甚?”晋籍话都说不利索了,“你是本世子之御者,你不在身边,若被赤狄追上,如何是好?”

方兴在一旁冷冷看着,听到赵札欲同赵家村并肩作战之时,心中暗自叫好。眼看晋世子籍已经吓得没人样,心中好笑,于是风言风语补了一刀:“既然晋世子有要事在身,那就烦请世子速往晋国处理公务吧!”

“对……这野……不……你说的对。”

“那请世子赦免我等无罪便罢!”方兴忍俊不禁。

“对对,饶……都饶尔等无罪。”

晋世子籍一边说,一边在侍从的搀扶下连滚带爬上了战车,也顾不上什么上国世子之体面,马鞭一挥,一溜烟扬长而去。

“肉食者皆废物也!”方兴心中暗骂,看了茹儿一眼,茹儿现在又害怕又好笑,神情怪异。

晋世子籍的车队很快就逃出很远,只给赵札留下一乘战车。

方武和赵札相视一笑,二人惺惺相惜,都心领神会。赵札转身上车,方武也手扶车辕,跳上车去。

“爹,我也去!”方兴喊住了父亲。他被眼前两位勇士义薄云天之豪气感动,顿时也涌出一股男子气概。

方武摇了摇头,对方兴道:“你留下来,带着茹儿藏起来,快!”

“不,爹,我要随你去作战!”

方武知道自己儿子性格执拗,如果硬是拒绝,恐怕适得其反。于是话锋一转,语重心长道:“方兴,你已近长大成人,愿同爹并肩作战,爹欣慰之极。可你如今学艺不精,难以同赤狄鬼子正面交锋,所以爹有更重要任务托付于你。”

“是何任务?”方兴紧咬嘴唇道。

“这次赤狄鬼子来者不善,恐非往常可比,爹姑妄猜测,赵家村恐怕面临灭顶之灾,唯全村转移方可脱免。”

“转移?转到何处去?”

“彘林!个中理由爹已不及细说,你先带茹儿进彘林,但凡见到白杨树上之记号便往左拐,待到记号消失不见,便原地稍息,等我前去接应!记住了吗?”

“见白杨树记号左拐!”方兴点头,“儿记住了!”

“你保护好茹儿,为父这就回村安排村民迁移。”

“爹你放心,交给我罢!”方兴看着父亲坚毅的目光,心中燃起无限责任感。

方武抄起长戟,跳上了战车。赵札果然是驾车世家,车技一流,只双手一扬,战马如离弦之箭,瞬间消失在方兴视线之中。

“但愿方叔叔和爹爹都能平安无事。”茹儿叹了一口气,在方兴耳边祈祷着。

方兴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还紧紧拽着茹儿之手,手心已经被汗水浸透,顿觉失礼,赶紧抽了回来。脸上绯红,心中则是小鹿乱撞。

“方家兄长,我们这就进彘林?”

“你害怕吗?”

“不怕!我信你和方叔叔,你二人进林后都安然无恙,说明巫医口中诅咒、邪灵之说皆是骗人把戏。”

“好茹儿,我们这就进林。”

二人照着方武交代的记号,在彘林中小心翼翼前行,朝林子深处而去。

虽说事发紧急,但有一疑云始终在方兴心头萦绕——为什么父亲知道彘林里的记号和出路?难道他对彘林轻车熟路?赤狄、二癞子、父亲、老胡公,这一切究竟和彘林都有什么关联?

话分两头。

方武同赵札乘着战车奔赴赵家村,刚到村口,就发现一支十几个赤狄人的骑兵小队,正在赵家村口的第一道防线来回冲杀。驻防的村民们浴血奋战,正在竭力抵御这波进攻。

所幸村外岗哨及时预警,村民们已经把老人、女人、孩子藏身地窖,剩余男性村民全副武装,人人皆兵、严阵以待。

在当时,由于战马的稀缺,且马匹品种矮小,不适合骑乘作战,因此中原华夏民族只把战马用于战车中。

至于赤狄人为代表的游牧部落,生存于密林或草原深处,制造战车对他们而言既不经济、也不适用,所以他们从小从马背长大,更精通骑马作战。

此时骑乘作战方式,同后世骑兵大不相同。马鞍要到三百年后的战国时期才会出现,马镫更是南北朝才出现之发明。缺少了马鞍和马镫的支撑,若想安稳骑于马上,需双腿紧夹马肚,且腾出一只手拽住缰绳才行。因此,骑手只余单手使用兵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骑兵战法。

眼前赤狄人亦是如此,他们无法使用双手持重武器,只能骑在马上用单手刀砍杀,或是在稍远距离才可腾出双手,使用弓箭进行骑射。

尽管有如此弊病,但赤狄骑兵不论在冲击力还是机动性上,仍旧是徒步作战的赵家村民之噩梦。

赵家村依山谷而建,地形狭长,对于赤狄骑兵来说,难以用包抄和围攻入村突击,于是乎,全力突破村口防线成了他们唯一选择。

此前,据守村口的村民们设置了重重鹿角、拒马,再用厚实木板作为盾牌,来抵挡赤狄人的骑射攻势。在抵挡五、六波弓箭进攻之后,村口防线已经很难再抵挡住赤狄骑兵接下来的冲锋,便决定依原计划行事。

所谓原计划,便是方武经常给村民们演练的战术——当赤狄人强攻村口并抵挡不住时,便索性佯装撤退,让赤狄人冲进村子,而村子里早已布满陷阱,就等待赤狄人自投罗网。

果然,防守村口的赵家村民们依样画葫芦,佯装一哄而散,放任赤狄骑兵进村冲锋。待到赤狄骑兵小队全部都进入村子后,村子各个出口立马扎起蒺藜、绊马索、拒马枪等守备器械,准备对闯进来的赤狄人来个瓮中捉鳖。

而在村里的每个角落,村民们已经各就各位——或在房顶上弯弓搭箭,或躲在夯土石墙后用长戈、长矛来进攻。此外,村中各大要道也都陷阱遍布——一旦赤狄骑兵马蹄踏空,便只能束手就擒。

此前,这种战术几乎百试百灵,屡屡把赤狄的散骑队伍打得体无完肤。

但这次十分反常!

赤狄人似乎并不中计,而是在入村不久就拔转马头,打算夺路而出。

“哈哈哈,鬼子怕了!”正在指挥防守的赵叔见状大笑,“暂不追击,担心有诈!”

赤狄骑兵飞快撤退,冲村口的方向呼啸而去。村口还在布设陷阱的村民根本没有防备,哪料到赤狄骑兵会这么快调转马头,对即将面对到来的冲锋措手不及。

马蹄飞奔,冲在最前面的正是这赤狄骑兵小队的头目,举起大环刀,就要朝一位村民头上剁去。

就在这刹那间,一支羽箭飞过,正中这赤狄头目的右臂,瞬间摔倒在地。

紧接着,又是几支利箭飞来,又有几位赤狄骑兵应声坠马。

形势瞬间逆转,一辆兵车冲进村中,正挡在赤狄骑兵必经之路上。赤狄骑兵一下子勒马不及,伴随着巨大惯性和战车相向碰撞,受惊战马不仅冲乱了阵型,还几乎把所有赤狄骑兵撅翻在地。

战车上正是方武和赵札!先是方武的连珠箭箭无虚发,而后赵札出色的车技使得战车硬生生顶住十几匹战马的冲击。

“下车打!”赵札一声喊,方武大喝一声跳将下车,徒步和赤狄人搏斗。

一寸长、一寸强,方武手握长戟,兀自挥舞如飞,对准一个被战马掀翻在地的赤狄骑兵,当心就是一搠,便送他上了西天。紧接着,又提戟往斜刺里一劈,转眼把另一个倒地的赤狄骑兵捅了个大窟窿。

赵札也不甘示弱,抽出祖传青铜宝剑,从战车上一跃而出,直奔中箭的赤狄骑兵头目而去。那头目自负武艺高强,捡起大环刀就和赵札缠斗起来。

赤狄头目虽然天生蛮力,但赵札灵活敏捷,左右躲闪,不到数合,赵札卖个破绽,一个闪身躲开那头目的奋力一劈,腾挪到其身后,一剑直插其后背,赤狄骑兵头目就这样被扎了个透心凉,当场身亡。

“兄弟们上!不要放过一个赤狄鬼子!”赵叔在远处,早就看到情势大利,赶紧指挥村民们一拥而上。

没用多久,村民们就把走投无路的赤狄骑兵小队来了个全歼,刚才还嚣张跋扈的赤狄人,此时全部死尸倒地,成了正儿八经的赤狄鬼子。

烟尘落尽,赵家村民们显然训练有素——一拨人专门掩埋赤狄尸体,一拨人收集了他们的兵器和战马,还有一拨人在包扎伤员。

赵叔清点一下战果,杀敌十二人,俘获赤狄战马八匹,而赵家村民只有三五人负轻伤。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赵叔带着赵家村民走到了方武面前,给他行了个大礼,多谢他及时加入战局,这才没有酿成惨剧。

方武见这些村民面露惭色,知道他们对昨日之事有愧,当即道:“方武今日仍是赵家村之人,同仇敌忾,分内之事而已,何须多谢!”

赵札站在一旁,疑道:“这位方壮士,原来不是赵家村人?”

“不,我虽是方氏,但我早把自己当作赵家村人。”

赵叔见方武说得诚恳,心口热血一涌,更是脸红到脖子根,自觉很是对不起这个肝胆相照的好弟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