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妈和曹爸虽然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但在有一点上,他们的想法绝对是一致的。
那就是在对曹印的教育上,只要有问题,那就是一顿毒打!
虽然曹妈看起来体型较小,性格温柔,平时说话也细声细气,可是一旦她认为曹印有什么做得不对,或是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什么偏差时,她和曹爸之间的看法绝对是一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两人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一个打得重一些,一个打得轻一些罢了。
而且您也别误会,打得重一些的,并不是曹爸,相反,曹爸是属于干打雷不下雨——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每次打在曹印屁股上,都高高提起、轻轻放下的那种,反倒是曹妈,她轻易不动手,一但轮到她动手的时候,那可真是……
男单转男女混合双打,估计就是这滋味儿吧!
所以别看曹印经常在曹妈面前嘴花花,但实际上,他最怕的还是这个和他更亲近的妈妈。
听到曹妈连这么“决绝”的话都说出来了,曹印一阵默然之后,心里又有些郁闷。
看来连曹妈也不是那么相信自己啊!
不过他重活一世,当然不会在这种事上和自己的妈妈斤斤计较,因此听曹妈说完之后,他嬉皮笑脸地就试图把这种紧绷的气氛给化解掉。
“妈~”他拉长了声调,用前所未有的撒娇的态度把头凑到曹妈肩膀上,笑嘻嘻的说到:
“您就放心吧,我向你保证,要是真的考不上,我就去读三中,保证不浪费家里一分钱,好不好?”
曹妈犹豫了一下,解释到:“这倒不是钱的事……”
“我知道,我知道!”曹印打断了她,推了推她的手臂: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三中不比一中差,毕竟舅舅当年也是三中出来的,你是担心三中太远,我会不习惯,是不是?放心吧,我自己心里有数,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怪你们,好不好?”
曹印当初选择去读三中,跟他的舅舅其实也有一定关系。
他的小舅,也就是他妈妈的弟弟,当年也是从三中毕业考入了济南的某所高校,后来毕业后分配到蓉城,在那里,那事业有成,喜获爱情,人生正一步步迈入巅峰,所以当时小舅舅也来过电话劝他——靠什么中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自己努力,同样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
当时曹印也对这番话深信不疑,所以就去了三中,再然后,他的人生开始走上一个岔路口。
倒不是说舅舅的话让曹印坠入深渊,毕竟未来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也许曹印当初就算去了一中,最后还是浑浑噩噩,混的越来越差呢?
毕竟决定人的一生的是性格,并不是什么其他的外部因素。
但重生回来之后,曹印肯定不会再选择去读三中了——那里远离市区,除了风景优美之外和外界的联系几乎被隔绝,于他而言,除了治学之外并没有任何意义,他好不容易重生回来,难道是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当然不是,他的梦想,可是要发家致富,弥补上一世欠下的所有遗憾呢!
因此曹印这次也是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考上一中!
为的不是一中拥有更好的教学质量,而是留在更加繁华的江城内,随时关注外界的发展和变化,寻找机会,创造财富!
这些话,曹印肯定不可能现在和曹爸曹妈去讲,他只能使用这种撒娇的近似于无赖异样的方法,来和曹妈沟通。
曹妈果然很快被他给搞得无可奈何了:儿子一次又一次的向他做保证,虽然这些话现在听来,像是在放大炮,但正好也说明了儿子拥有足够的信心,这时候,她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打击儿子的信心呢?
所以被磨了一会儿,曹妈也终于举双手投降了,她无奈的答应了曹印的要求,等到这次考试完之后,就让他先到江城去“玩儿几天”,去他奶奶那儿散散心。
可她哪里知道,曹印这次可不仅仅只是去“玩儿几天”,他是要去干大事的!
两天半的考试时间一闪而逝,没有出乎曹印的预料,他的考试过程很顺利。
原本以为这些书本上的知识都已经丢下二十几年了,想要再捡起来,没那么容易,可没想到曹印在考试的过程中,却发现一切都意外的顺利,几乎所有的考题,他都能有八、九成以上的把握。
不过再仔细想想,这也不奇怪,毕竟初中的知识点,还没有那么复杂,而且曹印后来又上过高中和大学,相对而言更难一点儿的数学跟英语,都难不倒他,其他光靠死记硬背就能对付的语文、历史、政治,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感觉到自己已经胜券在握的曹印,显得非常淡定,以至于考试完之后老师私下里给大家对题的时候,他都不屑于参加——他怕自己每道题都做对,可能会太打击其他的同学,尤其是那两个以前跟他不相上下的“学霸”,这两个家伙以前在他面前骄傲的像两只小公鸡,万一知道了他们比不上曹印,会不会心态失衡,从而导致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考试完毕之后,学校组织的团队也就散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最后一科的历史考试收卷那一刻,曹印他们也就不再是厂子弟校的学生了,他们现在是“新鲜的”、“自由的”、“放飞的”鸟儿,从此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不过曹印还是很感谢这些子弟校的老师们,尤其是亲自教授他的那些老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自己,也没有子校毕业的那些千千万万优秀的学生。他们牺牲了自己,在这样一个封闭而又艰苦的环境中,将知识的光辉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用他们渺小而又伟大的力量,进行着人类之间最神圣、最光荣的文化传承,他们都是值得被铭记、被尊重的人。
特别是其中还有几位老师,后来都因为患病相继去世了,当曹印再一次听到他们消息的时候,却纷纷天人永隔,这令曹印倍加伤感,也很遗憾。
为此,曹印在考完回家之后,并没有急着去江城,而是找曹爸曹妈商量了一下,买了不少水果,一一前去这些老师的家中进行拜谢。
曹印也没料到,他的这一番举动,很快在厂里形成了一股舆论的风暴。
因为以前每一年都有不少毕业生从子校离开,但从来没有人像他们家一样,考试完之后还带着礼物去一一“谢师”,这件事,在厂里的老师们之间传为美谈,也让很多其他的家长感到羞愧和自责。
于是在那之后,其他的家长也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买了礼物上门进行“谢师”,一时之间,厂里的老师们都倍感光荣,生平可能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受。
所以在那以后,曹印竟莫名其妙的在老师们之间有了极好的名声,很多老师都说他:又聪明又懂礼貌,这样的学生要是考不上一中,那简直是天理不容啊!
得,这下仿佛连天理都要求他必须要考上一中了!
好在这时候,曹印已经不在厂里了,否则他听到这些话,尾巴都不知道会翘到多高。
那么曹印去了哪里呢?
没错,他现在已经去到江城奶奶家了。
33厂和江城之间看似不远,但在那个年代,要想去一次江城也没那么容易——因为和德感镇一样,33厂也和江城之间又一水相隔,这水是长江,翻过大山之后,还得跨过一条长江,才能去到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