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顾客上门(1 / 1)散淡如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是第一次做生意,叔侄俩都很紧张,所以他们昨天一晚上都没能睡着。

今天天不亮的时候,叔侄俩就先后起床了,然后磨豆浆、摘菜、准备食材、清理厨房……还不到11点的时候,叔侄俩就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热腾腾的豆花摆在锅里,蔬菜和肉食被分门别类的放在一个个容器里,桌子和凳子擦得锃光瓦亮,荤豆花的招牌也已经早早地竖起在大门口……

突然之间,叔侄俩发现好像没什么其他事可做了,就只能双双坐在店里,看着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的从大马路上经过。

“你说……咱们的生意会好吗?”

幺爸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看上去比曹印还紧张,他一直在不停地追寻着过往行人的脚步,看样子就差上去把人家拖住,然后请人家到饭店里来用餐了。

而曹印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虽然知道荤豆花在后来很流行,而且有得赚——但问题是他也不知道现在的人们能不能接受这种饮食方式啊。

毕竟“流行”这东西很难说得清楚,有时候某种东西突然之间就流行起来了,然后等你察觉到的时候,它有突然之间消失了,时候不对、地点不对、人不对,都有可能对流行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喇叭裤,在70年代的时候就非常流行,可是到了八十年代,它又突然之间不受宠了,而在此之前,六十年代的时候,这东西还很有可能被当成资本主义的“毒草”——谁穿谁遭殃。

谁能说得清楚影响到喇叭裤流行的到底是什么呢?

时尚?政策?人们的审美观念?还是那个时代那一批人不安和躁动的心?

荤豆花大抵也是如此。

早几年,或许人们还不习惯这种饮食方式,又或许价格上无法让大家接受,再或许那个时候人们的口味和后来不同——种种微小的细节,都很能影响到曹印他们的生意,因此他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这门生意,就一定能赚!

他只能安慰幺爸:“别着急,现在还没到饭点,等吃饭的时候,自然会有人上门来的,到时候我们就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幺爸回头看了一眼热气腾腾的厨房,像是在给自己吃定心丸,喃喃自语到:

“实在不行,我们卖豆花饭也是可以的,我们的豆花比别家都好吃……”

豆花饭就是纯粹的豆花下饭,这也是山城地区的一项传统饮食。

豆花饭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都比较穷,当时在工地上搬砖也就五块钱一天,要想吃好,还得吃饱了有力气干活,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两块钱一碗的豆花,加上免费添加的米饭,就成了那时候最受工人们欢迎的街边美食——一碗豆花,随随便便下两三碗米饭,吃饱喝足之后就有力气干活了,而且还能省下几块钱带回家里,这是一道穷人的美食,也是很多街边小店最喜欢经营的一个项目。

别看豆花饭本小利薄,但如果生意够好的话,一天也能赚个几十上百块,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店家已经称得上是富裕了,和搬砖的农民工相比,日子不要过得太舒服!

幺爸打得主意就是如果荤豆花做不下去的话,他就改做豆花饭,反正都是豆花,做什么不是生意呢?

曹印觉得幺爸也忒没有志气了,2块钱一碗的豆花饭能和定价18块的荤豆花相比吗?

别看荤豆花里面菜品很丰富,荤素都有,但实际上,这样一份荤豆花的成本是非常低的——那时候的肉价才4,5块,一斤瘦肉就能切十几份肉片,肥肠也一样,煮好的肥肠切丝,看上去挺多,可实际上重量连一两都不到——这样的一份荤豆花,成本可能就连10块都不到,但定价却定在18块,那是接近80%的利润啊!

一份豆花饭的利润有多少?

顶了天不到1块,而且还得根据客人的饭量来计算——要是遇到个饭桶,一顿吃你个七八碗饭,那店家真是哭的眼睛都快要瞎了!

幺爸这种未战先怯的态度,令曹印很不屑,但他也没法说什么——毕竟在真正赚到钱之前,一切都是虚妄,谁也没有勇气敢打包票就一定能发财。

百无聊赖的等了好一阵,大概是吃饭的时间快到了,叔侄俩终于看到有人开始在店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

是两个工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大概四十来岁的样子,脸上有点儿脏,不过衣服倒是挺干净,路过的时候看到了“荤豆花”的招牌,流露出好奇的神色,朝店里面的曹印叔侄俩不住的打量。

“欢迎欢迎!”

在幺爸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曹印已经一个箭步冲了出去,仗着自己年纪小,也不怕害羞,热情得像是怡红楼的老鸨似的,朝那两个中年男子打招呼到:

“两位叔叔想吃点儿什么?我们这里有最新推出的菜式荤豆花,价格公道,搭配丰富,保证你吃过一次就终身难忘!一大盆豆花和肉食只要18块,只要18块哦,你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18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你能买到最好吃的荤豆花,还能吃饱、吃好……”

大概是前世搞销售留下的底子,曹印推销的时候口条那是一串一串的,两个中年男子本来是想随便看看,但很快就被他给侃晕过去了。

尤其是他说到“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时候,两个男人差点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时候还没有流行电视购物,这样的口条两个中年男子当然没听过,他们只是觉得这个小屁孩儿太搞笑了——就看在他这么热情的推销的份儿上,那就试试吧!

于是他俩在门外选了一张桌子坐下,然后对曹印问到:

“一份荤豆花只要18块,米饭不算钱吧?”

“米饭管饱!”曹印高兴地招呼幺爸赶快去煮菜,然后对两个中年男子说到:“我们是公道人,除了豆花,其他都不收钱,包括蘸料也是免费。而且今天是开业大酬宾,所以除了豆花之外,我们还附赠两瓶饮料,两位是要啤酒还是饮料?”

一听还有饮料送,两个中年男人就更高兴了,连忙举手示意到:

“要啤酒,老山城,正好我们一人一瓶!”

老山城就是山城啤酒厂推出的品牌,因为年份够久,很多山城老百姓都已经习惯了它的口味,虽然后来山城啤酒长又推出了创新的品牌,被称为“新山城”,但很多上了年纪的山城人,依然喜欢老山城的口味。

曹印叔侄俩也准备了两种口味的啤酒,一听这两个中年男人的要求,立刻转头从屋子里拎出两瓶老山城来,殷勤地帮他们开瓶。

看到幺爸在店里面忙碌的身影,那两个中年男人或许是无聊,或许是觉得曹印这个小孩儿挺有意思,因此就跟他聊了起来。

“我们只听说过豆花,这荤豆花是什么东西?莫非不是用黄豆来磨得,而是用肉来做的豆花?”一个长得稍微胖点儿的家伙问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