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这三个墓门,先进哪一个墓门?”赵文超研究员微笑着,回头向三个年轻的考古队员询问道。
这就像一道数学选择题。
如果按照古代墓葬学的分布规律,墓主人为了防止盗掘现象的发生,或者是,为了减少盗掘的成功率,往往是,其中一个是真墓,另外两个是假墓,里面遍布机关。
选择一个,这意味着有可能是成功,也有可能是失败,甚至是万劫不复。
慕之丘想了想,抢先回答道:“我觉得先进中间的墓门,中间的这道墓门比较稳妥。因为中间这道墓门,进墓室最为便捷,是真正墓葬的可能性最大。”
从墓葬学上的知识来讲,中国传统的的墓葬,应该是左右对称型的,而且,中间的墓门高大。
所以,墓之丘判断,中间的高大墓门,是假冢的可能性不大,是真墓的可能性最大。
“我不这样认为”,刘斌接着慕之丘的话头说道,“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墓之丘这样的想法,所以,如果是我来设计的话,那么,反而把中间的墓设成疑冢,里面遍布机关。反而将真墓隐藏在左右两个小墓门中,这样更为稳妥。”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崔凯说道,“我觉得先进小墓门更为稳妥一些。
因为,我是根据北京定陵的发掘经验判断的。
当时北京十三陵中,既有大的长陵,也有小的?陵,为什么当时就选择了定陵了?因为定陵不大,不小。
选择了小的陵墓,可能发掘的价值不大。选择了大的,可能发掘之后,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损失更大。
所以,选择不大不小的定陵,就是当时较为明智的一种做法了。”
听了三人的意见,赵文超研究员微笑着,说道:“你们说的,都各有各的道理。你们的选择,都是三选一,单选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来做道多选题呢?
既然有三个墓门,我们也有三个组,那么,我们就三选三,每组各进一个墓门,就好啦。”
慕之丘、刘斌和崔凯,三个人听了赵文超研究员的主意,纷纷伸出了大拇指。
他们三人的思维真的是有局限性的,一直在三选一的思维定势里选。
而若按照赵研究员,真是思路一变天地宽,所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江之川小组、李文海小组,也都从后面陆续赶上来了。
看到了三个墓门,他们两个也是有点犹豫。
于是,赵文超,叫过来了李文海和江之川,三个组长在那里小声地议论起来。
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那就是,赵文超小组,发掘中间的那个墓。李文海小组,发掘左面的那个墓。江之川小组,发掘右面的那个墓。
方向确定下来了。
可是,墓门怎样打开呢?
耕牛已经用完了。墓室里面不知道还有没有凶险,还有没有机关?
三个考古小组,都犹豫着,谁也没有采取贸然行动,而是,在门外仔细的观察着墓门。
经过持续的搜索,赵文超终于发现了端倪。
他发现,在拱门左侧第二层,有个方砖,表面上看来与其它方砖没有不同。可是用手触碰之后,它却是可以活动的。
于是,赵文超伸手将它抠了出来。
这款砖的外侧,与其他的方砖表面无异。
可是,拿下来之后却发现,方砖中间是空的,像一个香炉的形状。里面竟然还放着土,还有依稀可见的香灰。
而此时,慕之丘竟然也惊讶的发现,在石门前面约一米的地方,有一块方砖,比其他的地方的方砖矮了一厘米。
而这块方砖的大小,却与香炉的底座大小正好相同。
这样的设计一定不是偶然发生的。
于是,他从赵文超研究员的手里接过了石香炉,走了几步,将石香炉的底座坐在墓门前的那块方砖上。
只听“哐”的一声,石香炉严丝合缝的坐在那里。
大家继续寻找其他的线索。
幸运的是,刘斌在香炉前面又发现了新的线索。
在香炉前面,距离香炉一米远的距离上,由四块石条构成的组合,与其他地面不同。
这四块石条,长宽各约一米,可以四人两个两个一排站在石条上。
这四块石条,竟然比其它地面高出了约一厘米。花纹上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不会发现,特别是在昏暗的条件下。
看到了这些奇怪的地方,四个人的脑子都高速运转了起来:“这些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慕之丘嘴里反复念叨着从佛经里破译出来的那几句话“帝曰,擅启者死,恭敬者恕之”,他的脑子忽然灵光一现。
只见他走上前去说道:“赵教授,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现在需要验证。马上派人到当地的佛经店里,去买十注这里本地特产的香烛。”
“香烛?”赵教授听到慕之丘如此说,也是脑洞大开,“你是说……”
他一拍大腿,立即决定了。
拿起手持式的无线电对讲机,向外面等待的支援组发出了购买香烛的命令。
过了不到半小时,香烛送到了。
慕之丘取了三炷香烛,将其点燃之后,插在石质的香炉里。
然后,他来到方形的条石上,双膝跪下,口中念叨道:“先祖在上,后辈慕之丘携考古同事,来拜谒先祖,别无他意。请原谅我们后辈的不孝。”
两手触地,头低下,。面向墓门,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随着他的五体投地,墓门内发出了“嘎嘎嘎”的响声,接着是轰隆隆的声音。
他所跪拜的石条沉了下去,与其他地面一平了。
两扇石门洞开,露出了地宫里面的真面目。
看到赵文超小组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江之川小组和李文海小组,赶紧过来取经。
他们接过了,赵文超早已准备好的香烛,按照他们的方法,依样画葫芦。
很快,左右两侧也响起了轰隆轰隆的石门里机关转动的声音。
石门也都打开了。
首先映入赵文超小组眼帘的是,两排古代的士兵,手里拿着武器,站在墓门两侧守卫着。
他们的大小,你真人无异。
慕之丘用手碰了一下,士兵发出了当当的声音,他们竟然是用青瓷烧制而成。
这工艺,这神似程度,简直是绝了。
如果不是小组里的几个人在一起,其中任一个士兵单独出现,都会被吓到的。
四个人小心迈进了地宫。
这里哪是陵墓,简直就是地上宫殿的翻版。
地面,是雕龙画凤的浮雕图案。
左右各有两排士兵在守卫站岗。
向前走了约20米,出现了一座高台。
高台高约一米,长约二十米,宽约十米。
四角,有约一米高的汉白玉栏杆防护。
中间,摆放着一方巨大的石棺。
看到此景,赵文超就下达了命令,让大家检查一下摄像录像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