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节、拿下
公司内部的事情,处理好了,接下来就要处理外部的事情了。
开公司,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啊。
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不是动用嘴皮子就行的。
物质制度,心灵精神。管理的方法。
人好招,也好管理。毕竟这些都是我顺手就能做到的。
但是,这个公司运行,肯定要有血液啊。——资金。
“丁老板,生意兴隆啊。”
“哟,星河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一字一世界,三字一境界。
这个称呼是个大学问啊。
一个简单的称呼,体现了很多东西呢。
不是随便用的。
一个称呼讲究的是别亲疏,分内外,见高低。
亲疏有别,内外有分,高低立见。
他喊我星河,是没有毛病的。但是
中国人用称呼,别亲疏,分内外,见高低。称呼就是等级,就是规矩,就是秩序。
一个说话的语气,一个说话的环境直接就暴露了他的内心情形。
中国人讲究相由心生,得体的语言能温暖人心。语言能引导人心。对人打交道时,讲点好话。不要一开口,就说狠话。初次见面,得讲礼貌。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者特别强势不能直呼人名;如果特别熟可直接。
可能是我给他造成了假象。
是我有求与他。在我家装修的时候,我家的东西有一些是在他家买的。所以他还是把我当成一个孩子一样看待。
这是好事,对于我来说是好事。
因为我可以更好的和他交流。
只是,这么一做的话,他就把自己暴露了。
好像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任何人,是任何人都不会对年轻人设防。
因为很多经验丰富的领导们长辈们都表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眼前的这代年轻人一样,自私、无礼和只会享乐。
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我们这些孩子,都只是孩子。
但是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而是在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一百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下一代的年轻人都不如自己,可是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一代确比一代强!
他这么喊,我就顺杆往上爬呗。
“丁叔叔,我是来结账的。”我立刻改变了称呼。
“不着急的,你不是还要装修吗?”
“是啊,所以我来结账的。”
“好吧。”
轻松的环境,语气环境。
早上嘛,大家都还是会保持着一种,生意兴隆,开张大吉的心情的。
但是我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心态。
第一,跟高人长辈,在公共场合不可套近乎。
第二,初次见面不宜套近乎。
第三,对对方不了解不宜套近乎。
我始终都是有所保留,或者说从来不暴露自己的目的。
不管什么状况从来不能慌乱。
别人给自己出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顺手解决了。
解决不了的,就绕。就缓。
一定要稳住。
怎么稳住?
有这么几个办法。
一不要随意显露自己的情绪。
二不要逢人就抱怨。
三征询意见的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四不要一有机会,就宣泄自己的不满。
五学会讲话不要紧张。
这些或许做不到,但是可以在内心不断的重复着,屏蔽外界的一切。
看着丁老板在不断的计算着。
计算机不断的变幻着。
我始终保持着微笑。
因为我不清楚我的材料多少钱。也不知道这几个单子多少钱。
我只能通过我的费用作为参考。
“一共两万三千六百七八,给两万三千六就行了。”
“丁叔叔啊,你看我哪里像有钱的样子啊。你不知道我啊。”
“奥,我在算算。”醍醐灌顶吗?
不是,我来不是来结算我的帐的,是我们的约定。
我帮他卖掉了那么多库存,怎么会没有点合作的指向?
“一万五,够意思了吧。”
“不是,丁叔叔,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差你材料钱,我会一分不少的给你,我是来算算,咱们这几个单子我要赚多少。”
“怎么了,还要我给你钱呗。”
“丁叔叔,你这么说,就不好了吧,我是用你的钱给你办事啊,在说,我也没有收到你一分钱,我就把你的事情给办了啊,咱们平心而论啊。你这么多库存,你要卖到什么时候。”
“我给你记账,总行了吧。”
“丁叔叔啊,你看我这样,还能帮你卖掉多少。”
“不是能卖掉多少,是哪有这样做的,你看,有谁家这么做的,有谁能给你这么大的优惠?”
“丁叔叔说的是,但是你也要为我想想啊,我开公司,本来就没有什么钱,我要是不给大家发工钱,谁给我干活。”
“我知道,但是我也没有赚什么钱啊,那些库存我本来就是处理的,而且现在行情也不好。哪有那么高的利润。”
“你也知道,现在的行情不好,但是我依然帮你销售了那么多,我帮你工作,你不帮我啊。”
“帮啊,我肯定帮啊,这不,你看,你们的材料都是优先供应的,价格也是非常优惠的。”
“那是你的事情,我说的是我的事情。我为你考虑的,为你做的,你又不是没有看到效果,这才几天啊,我都帮你销售了那么多,我这几天完全在到处忙,你不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价格我还能给你优惠。”
“那是你给别人的,不是给我的。我有收到你的一毛钱吗?”
“你放心,该你的,我不会少你的,我都给你记着。这不最近库粗压力大嘛,资金周转不开啊。”
“都这么长时间了,你也没有说资金周转不开啊,我给你帮了那么大的忙,你就给我记账?那我的公司还怎么活?”
“可以记账,你也可以拖欠,但是要现在给你转账,不可能的。”
“丁建陵,你要反悔啊。”我瞬间改变语气,改变称呼。改变姿态,提升气场。
“星河,星老板。你可以看看,谁家不是这样,这个时候了,有谁还有闲置资金啊。”
“丁建陵,你别让我难堪,我给你带来的方便,你别让我不方便,要是不行的话,我自己到湘江路找合作去。”
这个是我特意说出来的。
这个时候,有库存的可不是他一个人。
在这个时候,装修到了尴尬的季节,谁家都有库粗,尤其是厂家。
现在谁都是想着怎么回笼资金,为接下来的旺季做准备。但是目前的库存就是尴尬癌。
寻找其他的合作,还有可能找到他的上家去了,那他还做什么?
湘江路就有一个工厂。
只是我直接找工厂,又是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不如直接找这些代理商了。
而且这些代理商,做的商品也比价齐全。工厂太单一了。有这行,没有那行的。
而这些代理商,是这家工厂,那家工厂,甚至是其他工厂的货都能有。
我只是随意敲打一下而已。
“你又何必这么麻烦呢,这样,你把这些卖了,我在给你优惠。”
“你说的啊。但是前提是,我不能倒闭了吧。我的员工还等着福利呢,我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吧。”
“我这边实在是周转困难啊。”
“你现在又没有进货,又不需要做活动,我帮你销售的都是库存。他们给你的钱,你别说没有了。我不相信。”
“你不知道,我那些还要还账呢。”
“忽悠鬼啊,我信你个鬼啊。”
“不信,你看,这都是收据。”
“行,我理解你,但是我也要生存啊,这样,你这些库存在给我优惠,我还能帮你卖掉。”
“这是好事啊,我给,要多少我都给。”
“我要这个数。”
“不行啊,这个不行,我太亏本了。”
“我给你出个招,卖不完的,全部给我。”我哪里能收下啊。
但是此刻是我在引导着他,他有点慌乱了。
这是气场的作用。
怎么培养气场,在部队我们早就练就了。
但是对于没有当过兵的人,也有几点方法提升。
一告别自己的小动作,小动作尽量全部去掉。摸鼻子,摸后脑勺的全部不要有。
二习惯性的挺胸抬头,注意自己的姿态。
三看别人的眼神要专注,坚定,自信。
另外在平时也要注意。
收起苦瓜脸,不要把不高兴挂在脸上。
待人接物不要刻薄。
顺应自然规律。越是顺应自然规律气场就越大,做事也就越顺利。
或许这些似乎是纸上谈兵,只是想象,但是你要是一直保持这个姿态,也就升华了。
改变的时候,或许是在你的不经意间。
古语不是有一句复读诗书气自华嘛。
改变是一个过程,不要苛于求成。自然,一定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