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节、爆发吧小宇宙(1 / 1)泽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节、爆发吧小宇宙

“人都到齐了,我们先简单开个会。昨天一天的工作,我们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早上开会和昨天的总结,可不是一回事。

昨天是大家都处在疲惫的状态,我话不会说的那么多。

但是今天,我要把各种事情都要讲出来啊。

“大家都知道,我给大家的薪水是多少。但是大家知道我的标准吗?”

“收获和付出是相应的,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对吧。”

“我办的是企业,不是慈善,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吧。”

“首先啊,我先来总结一下昨天的工作。”

“工作流程,大家都是懂的,工作的内容也是很清楚的。我在这里只说一件事,效率。”

“如果有谁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水平,就是那个效率,那么现在就可以走了。”

沉默,都在沉默、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

因为我从来就没有透露出这些的意思。哪怕是一点点。

然而,我也不担心任何人会离去。

让别人走,不是我的意思,也不是办企业的手段。

不过是一种激励。

如果把激励看成了找茬,找毛病。那么这种人,真的可以离开了。

因为心态不好。

对于这类人,不能挽留。

因为这类人,会在生活中,工作中,会不断的抱怨。会把积极的环境污染了。

会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对于遇到这种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互相帮助的朋友。

而且会有可能成为拆你台的潜在危险。

“现在,我们就说这个效率。昨天的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

“我是单人一组,你们是双人一组。但是我依然比你们的速度快。”

“我相信,你们自己肯定也能够提高速度,只是我希望大家以后,自己去督促自己,我不喜欢督促别人,那样,你们会烦,我也会烦。在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我不参与管理你们干什么,哪怕是在上班时间玩耍,我也不会说你什么,我要的是效率。”

“昨天的工作报告,我都看了,大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但是综合起来看的话,实在是有点不像话。”

“五百一天,是按照我的标准来的。不是按照你们的标准。达到我的标准的,五百。效率高的,再涨,效率低下的,直接扣。效率比我高百分之多少,薪水就加多少,我五个小时完成的,你能四个小时完成,就给你加一百,三个小时完成的,就加两百,两个小时完成的,我给你加三百。你要是六个小时完成,我就给你发四百,七个小时完成,我就给你发三百。你要是十个小时完成的,我给你结账,别干了。就是效率,提前完成,剩下的时间,你想干什么都没有人管你。”

“昨天,我工作用的时间是六个小时,根据报告显示你们是九个小时,若是这么算的话,你们的工资也就二三百。我相信,你们的速度肯定还可以再快。感觉自己做不动的,可以考虑怎么提高能力,别想着怎么躲懒,因为事情就那么多,做完了,也就结束了。不做,永远都在那里。”

一言堂啊,绝对是一言堂。

他们都在听,没有一个人说话。

其实这个时候,没有人会说什么的。

员工,有很多员工,习惯了员工的身份。身上的奴性永远都存在,这是中华民族的虐根性。

不是个例,是大众现象。

要是让我说,我可以不重复的说一天。但是没有那个意义。

因为还有工作要干,把意思传达到位就行了。

“根据昨天的工作状况,今天做一个小调整。分成两个组。昨天天鹏和德男一组,丁成和王宇一组的。今天这样安排,天鹏,王宇你们两个人一组。丁成,德男,施伟,你们三个一组。今天是重头戏。今天也会是最累的一天。做好心理准备啊。”

“你们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

“你们呢?”

“没有。”

“好的,带上笔记,出发。”

人员配置不是随便部署的,昨天的人,和今天的安排,也是要看大家水平和能力的。

总感觉丁成要凉了。弱不经风。

“都快一点啊,咱们时间有限啊,兄弟们。”

“来了,马上到位。”

不仅仅是我们公司的员工,还有其他的人员啊。

这些都要协调到位啊。

一个人负责协调两个工地。

材料供应,黄沙水泥地板,都要运送。

今天又是我忙碌的一天。

不管做什么,都要学会团结,团结是工作的前提。

要有担当,担当是发展的使命。

还要快执行,快执行是发展的保障。

这个像是工作的五大心态,

还有两点,就是要懂得感恩,感恩是生存的基础。

还有一个是敢奉献,奉献是成功的更本。

不懂感恩的,不知道奉献的,也不要用了。

但是也不能苛求别人感恩,和奉献,因为这个是相对的。

感恩的前提是有恩。奉献的前提是有后续的保障。

不能是对人没有恩典,却要别人感恩吧。

不能让人奉献过后,熄火吧。

这些都是人情世故。

员工不考虑,但是我要考虑啊。

但是我看到他们的工作状态之后,感觉自己是不是太过了?

直接就是想到了一个故事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我一个人,能够把事情做的妥妥当当。但是他们实在是有点说不出来。

虽然表现的不错,但是和我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那个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确实是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从古到今,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做不成常常是“三个和尚”心不齐在作怪。

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

三个和尚到最后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我要促成“人心齐,泰山移”的工作环境啊。

怎么做?

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还要不断的提高他们的能力啊,不仅仅是能力,还有思想认识啊。

那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有很深的哲理。

过去如此,今天也如此,将来还会这样。

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