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阳在白云间穿梭了几个来回后,就不见了踪影,留下的只有濛濛细雨。王审知前去礼送昨夜的宾客时,醉酒的陈岘被刺使府亲卫兵响声惊动,前去客厅找水喝,看见李君依在回廊栏杆上,凭空对望,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昨夜的荒唐在陈岘脑海闪过,他舒展舒展麻木的手指,徐徐走近,躬身道:“昨夜醉酒胡言乱语,李司马莫要放在心上。”
“陈先生,可以这样唤你吗?”李君没有回头,那涓涓细流在他心田肆意流淌,无比舒畅,竟有些舍不得离开。
“李司马谬赞了,先生还不敢当,如今在下和陈峤陈老共为刺使府从事,还需要李司马多多提携……”
陈岘话还未说完,李君打断道:“先生过谦了,先生雄才伟略,宏图大志难以施展,为何不去北方寻求一位明主,要委屈在这泉州呢?”
瞥了一眼不断试探自己的毛头小子,陈岘挤出一丝笑容:“雄才大略不敢当,至于去北方,在下父母健在,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北方如今动荡不安,诸雄亦是没有方向,在下又何德何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看来真是屈才陈先生了。”
李君弯腰撩起泉水,简单洗了洗倦怠的面容,转而换作一张天真无邪的模样,对陈岘呵呵笑道:“陈先生大才难伸,如今正好有件棘手之事,需要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先生可愿与我同行?”
“不知何事?”
李君朝徐归范的厢房望了一眼:“先生去把徐司马唤醒,送走了他,再与我前去城南市舶司藩坊给那些大食的藩客拜个年。”
“给藩客拜年?”陈岘觉得自己昨夜的酒可能还没清醒,往常这些藩客节日期间巴不得奉上礼物献殷勤,哪有刺使府官员前去给他们拜年的道理。
财神爷当然是得供奉着了,要不然李君怎么收他们的海关税?
哦,对了,俺大天朝到了清代末年才有海关税,还是歪果仁帮助建立的。不过李君既然来了,不收海关税,难道要像历朝历代一样继续做亏本买卖不成?他可是个不吃亏的主。
陈岘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李君自从走马上任后,就一直对他‘多加照顾’,显然是想盯死自己,只好先前去唤醒徐归范。
“昨夜失礼之处还望李司马海涵!”徐归范被陈岘从梦中唤醒,托着疲倦的身子,连去厕筹都没来得及。
“徐司马见外了。”李君说时,为他整理好衣衫,面带笑容道,“若是还没睡好,再去休息一会,我与陈先生要出去一趟,之后会有人送你回建州的。”
“那建州之事……?”徐归范昨夜本是想与李君谈谈投诚之事,他在建州得罪了熊博的小舅子,每日过的那叫一个胆战心惊。
看着徐归范心急的模样,李君躬身诚然道:“时机不到,徐司马还需忍耐!”
徐归范还没从李君眼神中探知他想要的信息,二人已经披上斗笠,穿梭过亭台走出了刺使府大门,雨势渐盛,徐归范心中一片茫然。
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成型于秦汉,兴于唐宋,人们常常忘了五代十国时,东南三地为之后的两宋以及元明清经济繁荣做出的奠基。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诸雄争霸天下,南方诸国没有实力与其争雄,为了保境安民,各国花招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南方的各种产业,其中丝绸之路是重中之重。而泉州和广州是此时最重要的两个港口,泉州市舶司的藩坊就是专门收留那些大食商客。
自安史之乱后,社会动乱,大食商客东来的航程缩短,马来半岛成了两国商客的换货处。先前廖彦若对这些大食商客频频搜刮,以致他们有迁徙广州之心,让李言前去安抚,好像也没劝住他们,在索要了许多安家费之后,竟然还想跑路,哪有这么美的事?
“好像到了!”陈岘见过几次大食的商客,却从未与他们打过交道,不过这些人在泉州为自己建造的房屋多是圆顶,比较奇特,一眼就能认出。
李君搭眼望去,围绕市舶司周边鳞次栉比建造了不少圆顶石屋,门前棕发的孩童见两个身穿官服的人前来,慌忙奔回家里,叽叽喳喳不知道叫嚷着什么。
嚷叫声惊动了市舶司,李言随即带着泉州一众商客从市舶司走了出来,张延鲁没见过李君,而他多年与泉州政要打交道,一眼就能以官服识别李君的身份,上前躬身施礼道:“久闻李司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李君扶起有些清瘦的张延鲁,诚然道:“张老谬赞了,不知大弟可还安好?”
张延鲁祖籍也是光州固始,早年在泉州站稳脚跟后,派大弟张延彬前去守祖业,后来随李君南渡到了汀州,在得知王审潮志在泉州,随即与张睦商议前去泉州请大哥助王审潮一臂之力,这才有了后来王审潮轻而易举拿下泉州。
常言道,瘦人不易多病,这张延鲁虽然年近花甲,清瘦异常,却十分精神,一身简陋的衣着掩盖不了他处事的精明,脸上时常挂着一幅和蔼的微笑:“安好、安好,如今带着家中几个孩子在晋江垦殖古陵山地,倒是让李司马挂心了。”
“哪里,张老助战有功,刺使大人本想请你去晋江做个主簿,您老却推辞了,实在让我等过意不去。”
李君说时,话锋一转:“原本昨日元旦就要前来向张老拜年的,然审邽兄大婚耽误,今日晨起就带着刺使府的从事陈岘陈先生前来看望看望,只是元旦佳节刚过,又细雨绵绵,商铺大多不曾营业,也未曾带什么礼物,还望张老海涵。”
“李司马折煞老朽咯!”张延鲁向二人躬身施了一礼,“外面凄冷,还请司内饮茶。”
市舶司是在玄宗时期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一般都是由宦官担任,而如今唐庭势微,宦官在泉州根本就待不下去,当日斩杀王审潮兵进泉州时,市舶司内的宦官早就闻风而逃,如今由李言暂任此职。
今早李言以泉州司马要向他们问事,将没有回乡的泉州商客全都请来,此刻司坐了两排,却无一大食藩客。
唠了几句家常后,张延鲁也看出李君醉翁之意不在酒,笑呵呵道:“李司马吃不惯这漳平水仙的茶汤吗?”
“确实吃不惯!”李君放下茶碗,起身朝司外看去,“听说大食商客有个名唤蒲诃栗的藩都长,前几年去过长安,不知人现在何处?”
大食人在唐代群居时,多以蒲为姓,这蒲诃栗早年曾作为入朝俸使去过长安,当时长安动乱,皇帝未曾接见他,只是以赐了一个藩都长的官职,让其在泉州引领大食人商贸,李君在廖彦若的贪墨账本中见过此人被搜刮银钱的数额,今日就是专门冲着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