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青州学府(1 / 1)zooooz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年的大丰收,加之税率的逐年血崩,两郡之地,就没人说惠民军不好的。

然事无绝对,总是有宵小之辈见不得人好。

但凡是言论过激,诋毁惠民军的,大都被百姓们自发送去了劳改营。

两人对惠民军的政策极为赞赏,入学后更是苦学先贤经典,以望出人头地。

惠民军纵横青州之地,攻破无数世家豪门,先贤经典自然不缺,甚至可用堆积如山形容。

学府更是为此修建了书馆,书馆是收费的。

不过不贵,仅需二十文,借书另算。

两人虽不是大富之人,但也算薄有家资,尤其是石韬,能读起书的人,怎么可能没钱。

刘起做过老师,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当然,也更加关注。

他也曾想过免费,只是经过秀慧小姑娘提醒,越是免费的东西,大家越不会珍惜,刘起想想也是。

便同意秀慧小姑娘的建议,合理收费,也算是,惠民军的一项进项。

青州两郡之地,又因惠民军大开教育之先河,读书人数量与日俱增,书馆的收益,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徐庶两人简直如饥似渴,如此海量的存书,两人生平仅见。

不过,这并不希奇,整个青州所有的书籍,青州学府几乎都有,两郡其他学府,也都有不少收藏。

甚至还有,两人都没见过的纸书,另两人震惊莫名,大感不可思议。

两人更是在学习了惠民军的基础教材后,对九九乘法表,拼音字母表,赞不绝口。

只觉这是千古奇功,泽惠万民,必将会是流传万古的旷世神作。

对创作出这两篇蒙学经典的刘起,更是奉为圣人。

同时听闻,许多学府,刘起的雕像与孔圣人并立,学子们更是日日进香。

徐庶两人学习天赋极高,且很多东西都能活学活用,更是多次得到先生的赞赏。

仅一月,就从学堂毕业。

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府。

两人也是了解过青州的学制的。

青州学堂,负责基本扫盲教育,全部免费。

学堂遍及两郡各地,乃太行七区共助会首领,刘起所创。

各郡学府,更高一级学堂,则是为青州培养基层官员,储备官员,刘秀慧所创。

目前仅有学府,就有50座,分散在两郡各地。

青州学府,为最高级学府,每年仅招收千人,学府位于北海郡,目前仅招生两界,有两千学子。

负责,为青州培养高级官员。

徐庶还注意到,目前青州官场,基本上很大一批官吏,都是一些在民间有些威望的老者。

这一发现另两人欣喜。

这意味着,十年之内,青州会迎来一次大换血。

而这,绝对是个机会,只要赶的上,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有时候,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许多人看不到机会。

而还有三月,青州学府就会招生,两人刚升入北海学府,下一步,目标自然定在青州学府。

然青州学府,岂是那么好进的,今年新生5万人,加之前两届落榜的近十万人,足足15万人,可谓优中选优。

一番了解,徐庶两人发现其中原因,惠民军不仅对百姓施行扫盲教育。

之后,又对其进行更高成度的思想教育,其中又以德育舍为基石。

各地学府中人,年龄段囊括13到33岁,且男女不限。

当然,男人更占优势。

这是天然的优势,也是历史背景决定的。

虽大多是基础教育,但更多的学生是经过了两年多学习的,基础已然十分稳固。

这里不得不说,惠民军的全民思想教育,推广的不错。

徐庶两人自然不愿放过这次机会,第三次学府招生,显然比前两次都难。

15万选1000人,两人并不抱多大希望,这1%不到的几率,着实不高。

但也并不是没有希望,两人并未沮丧放弃,反而更加刻苦。

由于越是往后,几率越小,等到第四次,可以想象,更是难上加更,仅有0.5%的概率。

徐庶非常聪明,他对惠民军的前景极为看好,但是想要加入其中,仅有四种方法。

其一,加入德育舍。

其二,每年一次招兵。

其三,加入拳术馆。

其四,认真在学堂学习,且成绩优异。

第一条,加入德育舍,首先被徐庶排除,他有杀人记录,仅这一条,德育舍是绝对不会收录的。

惠民军能发展的这么好,情报工作自然不差,虽是为友报仇,但德育舍可不管这些。

第二条,每年一次的招兵,时间太长不说,还得从基层做起,徐庶素有大志,自然不愿。

毫无疑问,徐庶选的是第三条和第四条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