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封,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
幼年时认识了来村里做木工活,顺便打造房屋地基的师傅老宋。由此他对土木工程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老宋算不得上什么厉害工人,只是对木工也有两手绝活。
小杨封看到老宋对村里因下雨而断裂的破旧木窗修补的一幕。
老宋,并没有用上村里人准备好的铁钉,而是从背包中拿出了自己制造的木钉,一锤一锤地将木钉嵌入了窗子。
修好的木窗丝毫未见钉子和修补的痕迹,这等神乎其技的手艺令他着迷和渴望。其实,更多的是对那之后满满一包工钱的眼红。
在杨封的步步相随和苦苦哀求下,老宋收下了这位年龄最小的学徒。
三年时光内,杨封喜欢偷奸耍滑,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本性慢慢显露。老宋劝解过多次,都被他各种理由搪塞。
“不是我不想干啊,实在是太累了。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能赚钱吗?师傅啊,你怎么还不教我几手木工的绝活啊?”
在杨封的眼里,一切手艺都要围绕钱这个字。可能是小时候太穷了,别人都是暖和的木屋和石屋,就自己是破旧茅草堆砌的小屋...风元月..搓着小手看着别人吃着热气腾腾的肉包子...
学那么多基础的干嘛?自己要学,就学那种特别赚钱的手艺。这是杨封内心的真实写照。
老宋对杨封的评价是:“你没有对木工的一颗真心,工人这门职业不适合你。”
杨封对此不屑一顾,真心有什么用?能吃吗?能赚钱吗?
这可能很务实,却不是老宋想要传承自己手艺的人选。
在一次城镇建造工程中,杨封结识了想定居城镇的杨忍。杨忍此人,有毅力,有心志。
之后,杨忍同样跟随于老宋,却如同海绵般吸收师傅所教授的种种知识。
因为,杨忍明白这会是自己将来的立身之本。
元兽群的暴乱,让两人失去了数年时光内有过欢声笑语的亲人和师傅——老宋,更是让杨忍对杨封有了救命之恩。
之后,两人结拜,结为兄弟。
在乌云镇的重建中,杨封得知了自己有成为元士的根骨资质。
说书人口中地位高等,实力强大,似乎无所不能的元士职业,牵引着每个对元士世界有强烈好奇心的少年人。
杨封,这夜,兴奋的一夜睡不着觉。
随后在自己义兄杨忍的引荐下,杨忍第一次认识了来自乾国周部的大人物,一位元师。
他始终记得那位大人物看向自己的冷漠眼神,和不含任何感情的言语:“小杨,就是他吗?你确定要把那个宝贵的人情用在他的身上?”
回答他的是自己义兄肯定的语气:“是的,大人,这位是我的义弟......”
那位元师摆了摆手,直接打断道:“我没兴趣知道他是谁,既然你选择消耗人情助他,那我就送他去基础学院了。这是场交易,你我都应该很明白。”
杨忍拉着杨封,叩首拜谢道:“多谢大人。”
临走前,那位大人的话清晰地传到杨封耳边:“杨忍,你真的要选择助你这位义弟成为元士,而不是让我送你去周部?要知道,去了周部,你才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现在你不去的话,说不定一辈子都要困于这个镇子...你应该知道周部对于居民的审查很严苛....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自己的义兄沉默了,随后他低头闭眼道:“大人,多谢提醒。不过,现在的杨家必须要有一位元士坐镇,不然就如那风中之萍...”
讲真,杨封一点也不感谢自己义兄的付出。在他狭窄的心里,更多的是嫉妒。
凭什么好事都是你的。老宋的独门绝技,元士大人的另眼相看,这些都应该属于我杨封。如果能有我表现的机会,我未必会比你杨忍差。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看得起的都是你杨忍,而不是我杨封。那次的野外训练,不就是你动作比我早了一步吗?凭什么你就能傍上那位的大腿?
当嫉妒积累到一种程度时,仇恨自然就诞生了。如果没有你杨忍,元士大人的关注应该是我的,杨家应该也是我的。不,这些原本都属于我。
杨封不止一次在心里嘀咕。
被送往基础学院的那一刻,杨封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思,小声询问问道:“大人,你为什么连我的名字都不想知道?却对杨忍那么关注?”
转身离去的元士大人,没有回头看他,只是冷漠的回道:“你还不够资格。”
“我怎么就没有了资格?要知道杨忍就是个一无是处的普通人,他连个元者都当不上。而我,可是有成为元士的资质!”杨封很是骄傲于自己根骨资质,他一脸自傲的大声吼道。
“呵,元士。还没成为元者呢,就张嘴闭嘴元士了。等你真正成功转职元士再说,还有,你永远比不上杨忍。”那位身穿白色元士服的元师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还在杨封快要疯狂的嫉妒心上添了把火。
为什么,为什么,杨封狠狠的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既然你们都看不起我,我就证明给你们看,我绝对比杨忍强。
三年的学习,杨封就职了元者,但也真正意义上对成为元士的艰辛路程有所了解,更是对元士体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元者这个基础职业,远远称不上职业者,只有成为元士才算踏入了元士的世界。而元士也不过是元士体系的基础,更别说上面还有更为强大的元师,元宗,更有传说中的元圣。
仅仅元者的资源消耗就让杨封苦不堪言,还好的是在他就职元者后,杨家和杨忍的资源倾斜力度大了起来。
哼,杨家,看我成为元者后,才有了下注和投资的欲望。以往的资源扶持,杨封是知道的,大多都是自己义兄自己出的。
要说没有感恩,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杨封不是那种狼心狗肺的小人,他只是穷太久了,嫉妒太久了...他太想出人头地了而已...在泰拉,他这种小人物太常见了...
当进入周部的中级学院的时候,杨封真正意义上见识到了元士世界的残酷。
王国野修元士越来越少的原因有四点,第一,他们没有系统的修炼体系;第二他们没有前人的修炼经验;第三,他们没有完善的修炼功法;第四,他们连最基础的元纹可能都不认识。
这思点恰恰被牢牢掌握在各大元士家族中,想要一观。
“你一个外人凭什么看人家的珍贵藏书?”
“你说自己有潜力,呵呵,都什么年代了..再说大家都是元者,你以为谁没个转职元士的潜力似的?”
“你一个外人,又不是本家人,凭什么得到别人的投资?”
转职元士的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共存。
系统的修炼体系,意味着少走很多弯路。
完善的功法,意味着更多的元气积累度,更牢固的元士基础。
前人的丰富经验,意味着突破境界时更少的转职风险。
第一道基础元纹的刻印,意味着更快的元气恢复速度,更快的施术时间等等
泰拉,数十亿的人族中,元士天才很常见。不需要指导的天才,历史上也不罕见。但那些人的根骨资质,你能比得上吗?
大多数平庸之辈,要么投身于愿意接纳他们的元士家族;要么辛苦跟随狩猎团攒下钱买上一枚元药院出产的元基丹,助自己转职;要么凭自己感觉,殊死一搏,说必定就成功转职元士了。
然而成功还好说,但失败的代价就是积累元气的泄露,元素注视度的下降,甚至是元骨的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