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1 / 1)东阿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营的武家,通常都是自备铠甲装备、甚至粮食等一应物资,太政府只是直接出一笔丰厚的现钱而已。

这笔钱在入营当时,会根据武家人数、装备状况发百分之二十;

战中根据伤亡情况、敌人的水准,再发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不等;

最后,等战争胜利班师后,才会下发最后的一部分,功劳大的还能优先分配一部分战利品。

通常来说,负责掌兵的公卿们,掌握着财权与记功权,即使不考虑历年的积威,光是通过这两者,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号令自如。

如今,掌兵的变成了宗盛,这些权利自然也入了井上清家之手。

初尝权力滋味的他们,倒也不大不小的,闹了好些个幺蛾子。

但好在族人都是些还未及在公卿圈子里变色的淳朴武士,出的问题不算太大,经过宗盛的一番教训后,很快回归了正途。

由于京畿多的是成天指望着太政府的招募令,从而养活一大家子的武家人。

所以没费几天功夫,兵部省给与的三千名额就已经招满。

甚至还有武家在络绎不绝的赶来。

这就给了宗盛优中选优的余地。他很干脆的剔除了前来的武家中,那些刀都快拿不动的老人,还有那一看就不满十岁,长的还没刀高的半大小子。

如此精挑细选之下,三千人终于满编。

余下的次一等武士,则编入辎重队,省了好多一笔钱财的同时,还让辎重队有了充足的自保之力。

而且,若是碰到兵凶战危之际,补上一笔钱后,还能拉上来直接充当战兵使唤。

不可为不方便。

前来应征的武家人各色实力的都有,其中家大业大者,诸如整族数百口人;

亦有寒门之辈,一家只有祖、父、孙三人。

原先宗盛是想要优先征募前者的,因为无论从身体、装备、粮草等等哪方面去看,他们都占据着优势。

但晴明却找了上来说道,

“井上清家人丁不旺,大武家固然有装备更精良等等优势。但咱家毕竟是新晋卿族,不服者甚多,所以还要考虑客大欺店之事。”

这番言语,显然说服了宗盛。

于是,在父子两的坚持下,招募的对象,更多的倾向了小武家或寒门武士。

三千武士中,绝大多数都是只有数十口人,甚至数口人的小集体整合来的。

这在造成了管理不便的同时,却也加固了井上清家在营地中的地位。

随着武士的陆续入营,井上清家的一众人也开始忙碌了起来,登记造册等等事情不一而足。 @爱奇文学www.. …#免费阅读】

倒是宗盛,却做的好一个甩手掌柜,整日里对着地图光顾着研究接下来的战事,一应杂事一概不管。

晴明终于有机会前来谈一谈立场问题,

“父亲,族中诸人这么迫不及待的就要褪去武士的身份,您不觉得有些不妥吗?”

“我儿这么一说,还确实有些不妥。”

宗盛想了片刻回道。

晴明闻言大喜,以为对方理解了自己的意思。

没成想,宗盛紧随其后又说了一番话,让他明白是自己想多了。

“如今被赐卿位的,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他们虽勉强也能被称为’卿族’但毕竟无衔在身,冒然改异服饰确实不妥当。”

“……”

最终,劝诫之言并没有能说出口,因为晴明实在不晓得该如何去说。

甚至就连他自己,都只是隐隐觉得,这种风气有问题。

但若是让他说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就有些语塞,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好在,军队一日日的整备齐全,并开始了整合式训练后,才换上公卿衣袍的族人们,就开始因为暂时还不适应这身装扮去操练,绝大多数都自觉的换回了武家装束。

只有少数,仍旧还穿着袍服嘚瑟,却也被晴明找借口让其换了回去。

数日的整合过去后,他们等来了兵部省的催令。

行文大体的意思,就是催促他们尽快踏上征程,好为接下来的大军打前站。

于是,三千武士外加近万’民夫’的队伍,在一日的凌晨出发了。

队伍中,武士们的铠甲花里胡哨,什么样的都有。

武器也是长短不一,有些人习惯用一人长的大太刀,有些人善始打刀。

总之,他们看起来就像一支杂牌军。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是一生都在钻研战斗的精锐。

行军过半,撒出去的探子回来了,其中既有出自军中的探子,也有前些日子被迫投靠晴明的那位中年商旅的力量。

那人由于经年在备中国行商,路子很广。

在晴明的授意下,联系上了那边的人手后,得到了很多相当有价值的情报。

总之,备中国的情况对太政府来说很糟糕。国内半数军力都是下卫家及其盟友的力量,还有几处兵部省直管的,位置险要的折冲军卫,也在第一时间被拿下。

剩余的半数力量则是还在观望的墙头草,他们既不敢直接投靠下卫家,却也没想法在此时帮助征讨军。

只想着在快要尘埃落定之时,蹭一点功劳……

“下卫家自领备中国守,国中几处折冲卫府亦被他们的嫡系力量占据,听闻督公帅三千军征讨,准备派出家主嫡子于备中高地立下本阵迎击。”

“哦?野战吗?这倒是个好消息。可知他们准备出多少人击我?”

渡边金太郎艰难的吞咽了口口水,小心翼翼的道,

“足有……五千人……”

在他想来,这个数字已经足够之多,晴明他们此来的军阵也不过才三千之数。

’莫不是这刚投靠的主家就要凉了?’他有些无奈的想到。

“哈哈!五千人,这下卫小儿也太小看我们京畿武士了。”

却不想,宗盛却是颇有信心的样子,全然不把敌众我寡当一回事儿。

渡边金太郎自是不知道京畿武士与地方武士之间的差别。

太政府特殊的兵制,导致了境内各国武士资源的不平衡。

由于募兵大多是由京畿地区,或者在边境展开,这使得京畿与边地对武家人来说,无论是从资源还是机会等等方面看,都远胜过备中国这般国中腹地。

所以,有志向的武家,纷纷迁徙入京或者边境,就不难想象。

留下的武家人,绝大多数都不可能靠着备中国那屈指可数的招募机会养家糊口。

他们往往都主动或被动的,由传统武家的全脱产,变为半脱产。

甚至干脆就和普通的农民、商贩无甚区别,若不是家中依旧保存着的铠甲兵器,鬼才知道他们武家人的身份。

而下卫家就是再怎么能生,也不可能有数千、上万人口。

这军中的武士,是在逐渐控制了备中国后,才陆续于本地招募的。

其成色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行程依旧在继续,前方的探报陆陆续续在到来。

这一日,他们距离进入备中国预定的战场,还有三日功夫时,宗盛将晴明叫到身前来,递给他一份密函,道

“看看吧,这就是为父一直在等的消息。”

晴明疑惑的打开手中粗糙的纸张,只见上面写到

’以探明下卫家铁备军动向,其一直在国厅驻地,未见出动之姿。’

密函很简短,就这么一句话,但瞧这样子,似是专人星夜赶路送来的。

“这……铁备军指的是?”

“唉……这就是底蕴。”宗盛叹了口气,继而用羡慕的口气说道,

“铁备军总数千余,其中俱是久经战阵的沙场精锐。他们虽然不可能全是下卫家族人,但大部分要么是姻亲,要么就是常年跟随在他们左右的附翼,乃是下卫家最嫡系的力量。这也是他们一家,能有二十余守护职,位列大武家的底气之一。”

“咱们家差的还远啊……”

“父亲莫要灰心,养兵也是要钱的,等这次拿了那下卫家主的头颅,必定能谋得一处好差事。”

晴明安慰道。

“只盼着父亲,到时候别因为新晋公卿之身而舍不得离京。”

“呵!你小子少在这儿给我上眼药,为父可还没有糊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