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徐光启(1 / 1)焱舌卡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毕懋康来敲门闹醒了朱常淞。

房间红娘子的味道,朱常淞贪婪的深吸一口“老毕有事?”

“朱公子,前面就是松江府,鄙人的老友徐光启上月来信邀我前来,没成想因急着做武钢车给忘了。可否稍微绕点路去拜访一番。”

“哦!徐侍郎在老家?”

“正是!据说徐公擢升礼部左侍郎,皇上命他主持开局修历,不想眼疾越来越严重,这次回老家,是求他的教友为他准备一个单照。”

单照?好吧,继续5000贡献值。MD,原来就是眼镜,那种老电影里德国军官的眼镜。这钱花的真TM亏。

“也好,徐侍郎乃我朝火器大家,我们一同去拜访一番。”

“只是……”毕懋康又开始了。

朱常淞以楞,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老毕你的意思我明白。徐侍郎身居庙堂,为国之栋梁。你担心之事我绝不会做。”

毕懋康有点不好意思“那老夫先去准备准备。此去上海县还有个把时辰,朱兄在睡会吧。”说完就退了出去。

这老头!

叫人来讲明调整航向,朱常淞真就迷迷糊糊的又睡了。昨天又是和妹子讲情报系统,又是给这俩技术宅男解释问题,很伤脑细胞的好吧。

再次被人叫醒,原来船已靠岸。朱常淞下了船,不由的哼着“浪奔、浪涌”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上海滩,这里就是后世房价全国前列的地方。现在是一片农田,还有不少荒地。

朱常淞、毕懋康、张继孟一行三人,带着两名侍卫下了船。老毕应该来过很多次,轻车熟路在前引路。

不一会,一套和老毕的宅子几乎一模一样的宅子出现在眼前。这年月清官都找同一个师傅做房子吗?朱常淞不由吐槽道。

宅子大门大开,一位老先生和一位更老的外国神父出现了。哇哦,古今中外有钱人都喜欢结交外国人。睡多了的朱常淞今天战斗力很猛,当然仅限在心里做杠精。

老先生拱手热情道“哎呀!毕兄,你终于来了。你再晚两天,老夫就得回京城了!”

毕懋康也回礼道“一直想来,可手里活放不下,差点就错过了!罪过罪过!”

“哈哈哈!你这老东西”老先生热情的拉着毕懋康的手“我来介绍,这位是我教神父郭居静,意大利人。这次回来就是请他帮我找一个单照,哎年纪大咯!”

毕懋康与郭居静互相行礼后,老毕介绍起自己人来“徐老,这位是我的忘年交,朱之文。张继孟,快给郭世叔行礼。”

朱之文这个名字是为了掩饰身份,老毕和朱常淞商量得来。既然你是老毕,我就是大衣哥,咱们一起步入星光大道吧。

徐光启简单一拱手,就邀请各位进了宅子。

在堂屋坐下,佣人上茶,诸位客气一番后。徐光启说道“得皇上器重,现鄙人和李之藻大人一同修订历书。不过在下这眼睛实在是没办法,才有求于郭神父。不想单照甚是稀少,郭神父也是刚到,鄙人和皇上告假两个月,这在家多耽搁了二十多天,明日就得启程回京了。不能与诸位畅聊,可惜可惜。”

毕懋康真准备说话,却被朱常淞抢了先“久闻徐侍郎大才。在下想讨一本《农政全书可否?”

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时代的限制,知道徐光启在写《农政全书的人本就不多,而且由于今年来为官从政,从两年前完成初稿至今尚未才完成修订,并未刊印。

毕懋康今天的反应那必须点赞“徐老,是我和他聊天的时候提起过此书,朱兄很感兴趣,不想今天自己向你讨要起书来了。”

徐光启赞道“年轻人,居然问本官要的竟然是那本《农政全书,难得难得。说说为何对此书感兴趣?”

“我大明农业为本,农业兴百业旺。然而这些年大旱不断,粮食欠收,百姓食不果腹,流民遍……”

“年轻人确实有些见地,不过什么流民遍野,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徐光启这中央高官,有点脱离群众了啊。

“晚生说的是如果农业出问题之后,可能,只是可能。”好吧,你又是老人又是高官,惹不起“对此徐侍郎有何良方?”

“农业这些年水利方面的问题最大,越穷就越不修水利。当然老夫最近发现几款南洋来的作物,耐旱还产量高,确实是解决进来粮食产量节节降低之快捷法门。”

“徐侍郎说的可是玉米和马铃薯?”

“老毕,你老小子眼光不错嘛。”聊得开心的徐光启先对老毕来了这么一句,接着认真答到“正是,此二作物我赋闲在家时,已经在外面的田里种植成功。而且已经记录在了《农政全书。”

“晚生恳请侍郎大人赐书!”朱常淞有点急。能不急嘛,朱大少现在缺粮,马上就多几千张嘴啊。

“老夫写完书稿后之后,皇上便招臣进京为官,一直忙于修订历书,所以此书尚未修订完成。”徐光启无奈解释道。

习惯了后世效率的朱常淞,怎么都不肯相信。

徐光启接着道“《农政全书乃是一本农书,一旦出错农人一年的辛苦换来颗粒无收,那可老夫就是罪人。”

“可其中肯有可用之章回!为何现在西北年年大旱,侍郎何不将已修订完成部分单独成册,可救民于水火啊!”网文不都写多少发多少么,这个老学究!朱常淞心里吐槽道。

徐光启沉默了一会,起身道“听君一席话,老夫豁然开朗。你说得很有道理,年内老夫一定将提前修订完毕农事、水利工程工程两目,刊印并呈于皇上。”说完居然给朱常淞行了一礼。

朱常淞哪里好意思接,侧身躲开“侍郎果然胸怀天下,晚生敬仰。”马屁这东西没人会讨厌。除非你拍错了。

徐光启见对方不敢受自己一拜,心中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再高了几分“老夫所著《农政全书共12目,其中水利目九卷已经完成,要不赠与你参考参考?”

“太好了,晚生感激不尽!”古代水利工程这块是朱常淞的短板,毕竟生活在有抽水机的时代。至于农作物那块,人家说了没修订完,也不好再要。“晚生可以现在去取书?”

徐光启笑着点点头,叫来下人安排朱常淞去取书。说不上话的张继孟急忙起身一同离开,给三位老人家留下说话空间。

“哦,伯功对水利也感兴趣?”

“为官一任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嗨!”最后的叹气多了些自嘲。

“伯功,相信我,你会用得到。走吧!”于是二人跟随下人去了书房。

两人点齐书,装进木匣子里。见堂屋里的人没出来,知道他们聊上了,于是找下人要了壶茶,坐在院里看起书来。

书看了过半,三人才从堂屋出来。徐光启热情招呼众人用饭后,毕懋康起身告辞。

一番挽留,最后三人离开了。

回船的路上毕懋康感慨道“听徐老讲了朝堂和宁锦一线的事情,果如朱兄所言。哎”

“老毕啊,很多事情一步一步来吧。别学那个朱由检,什么事情都急不可耐,呵呵,五年平辽。记住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大国如烹小鲜……”毕懋康和张继孟不停回味着这句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