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家人一样,晋安王妃和梁宸怎么可能不了解,老侯爷和老夫人的脾气秉性,犟得很。
他们认准的死理,凭你说多少也没有用。想跟他讲道理,他的理多着呢,掰扯不赢。
“是,您说的都对。”两人赶忙应和,不想同老侯爷辩驳。
崔玲珑和梁宸受了她们的里,随即弯腰对着两人行礼,“女儿/孙儿拜见父亲/外祖父、母亲/外祖母。”
老侯爷受了里,身子崩直,乐呵呵道:“看看,早这样不就完了吗?国有国礼,俗有俗礼。”
“您说的都对。”崔玲珑无奈地回答,不想多谈,转身对两房说道:“大哥、大嫂、二弟、二弟妹近来可好?”
她们在宴会、宴席上时常遇到,彼此的情况知晓。
两房都答安好。
“三弟、三弟妹,这些年可安好”老三一家,一走经年,数年不曾相见,崔玲珑一时有点感伤,眼泪不经流淌。
“安好”崔景深和张素桐也有些伤怀,一走九年,他们夫妻怎么可能不想家,不想在京的父母双亲。
室内长辈们都想到这么多年的挂怀,对亲人的思念,心里伤痛,一时间,哭泣断断传出。
老侯爷这些年,三房儿子、儿媳、孙儿不在身边,怎会不想念,特别老三从小调皮,祸事不断,他走一走,清净了,老侯爷很是不惯。
偷偷擦擦满是皱纹的眼角,呵斥:“好了,哭什么哭,老三一家子不都回来了吗?”
老侯爷嗔怒,晋安王妃崔玲珑也不想父母伤怀,对着崔洛玉三人,招招手,“来,过来,看看大姑母给你们带的礼物。”
三人对着崔玲珑行礼,“侄儿/侄女儿拜见姑母。”
三个孩子年龄摆着呢,很好区分,崔玲珑拿出给他们各自的见面礼,“明藤喜欢舞刀弄棍,姑母给你整制一副护甲;明庸喜欢诗书,姑母派人寻得几套孤本;洛玉是女儿家,姑母命人给你打了一套首饰。”
礼物分发下去,崔玲珑问道:“打开看看,你们可还满意。”
崔明藤也不矫情,掂掂重量,让小厮帮忙托着护甲,伸手摸摸护甲接缝,越看越心喜,高兴道:“居然是铜甲,接缝紧密严实,缝合精细,侄儿很喜欢,谢谢姑母。”
哥哥看了,不会失礼,崔明庸绷着小脸,矜持地打开木盒,看着书上的名字《吕原传记》,翻看几页,眼睛越来越亮。
抿着上扬的嘴角,有礼貌地道:“谢谢姑母,我很喜欢。”
如果他能把盒子交给小厮,或者手别抱那么紧,欢喜的程度会不那么明显。
老夫人闷笑,五郎别扭的小模样太好玩了。
其他人眼角也都逸着笑意。
一本书、一副护甲有什么可喜欢,崔漪玉不以为意,对她来说,远没有大姑母送给崔洛玉的头面,来的感兴趣。
二老爷同样不感兴趣,他只喜欢画,对书可有可无,不甚在意。
崔洛玉同样打开盒子,里面摆着油青玉制成的耳坠、头钗、簪子、手镯,一套首饰齐全,很漂亮,很适合自己的气质。
行了万福礼,“谢谢姑母。”
崔漪玉看着很是羡慕,玉的品相上乘,但不是她喜欢的颜色,有些可惜。
看着三个孩子规矩礼仪,接人待物,崔玲珑对他们印象很好,之前想着凭着三弟和张氏的教养,推断三个孩子品性必定不差,如今见到真人,何止不差,简直太好。
三弟妹不负第一才女之名,孩子养育的好,教养俱佳,皇子、王孙也是比得的。
晋安王妃崔玲珑指着藏青锦袍少年说道:“你们大姐和亲回不来,这是你们表哥梁宸,比明藤大一个月,小的时候和明藤、洛玉一起玩过,记不记得。”
崔明藤和梁宸当时七岁,崔洛玉5岁,已经是记事的年纪。
姑母不说,崔洛玉没去想梁宸小时候的样子,一说她想起来。
崔洛玉没想到,曾经瘦瘦小小的男孩,长成坚硬挺拔,身卓如玉的清贵公子。
母亲说话的时候,梁宸眼睛打量过三舅舅家的孩子。
三表弟明藤和小时候一样,没什么变化,五表弟离京的时候才满月,很有读书人的风采。
四表妹崔洛玉,梁宸很意外,小的时候身上胖胖的,脸圆圆的,没想多长到以后正好相反。
面如皎月,身似杨柳,眉眼盈盈,粉色桃花点缀青丝之间,也点缀人心。
相互见了平辈儿礼,崔洛玉除了行礼时,礼貌上的视线,没有再多一眼。
梁宸心里有不曾察觉的失落,突然觉得这次来外祖家,没有那么高兴。
一位身着碧绿印花锦缎罗裙,优雅静美的女子,手里领着白净可爱的小孩儿,比崔明庸小点儿不多,一边走过门帘,一边扬声说道:“姑母到了,就差我了。”
走近,女子拉着小孩儿冲着老侯爷和老夫人行礼,随后同三房大人各自行礼。
“可不是差你,昨个递了帖子,说:‘今天回来。’怎么来的这么晚,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大夫人接起话头。
走自己的女儿,她知道,如果不是突然有事,不会来迟。
一提起这个,崔容玉就来气,气恼道:“我公爹您是知道的,今儿早上,我都快上马车了,那边又闹腾起来。”
在座的几个长辈,对此事有些了解,她公爹那一房,闹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建安伯府这辈子的脸面,快被她公爹给丢尽了。
小辈们在,这事不好多谈。
大夫人范氏从女儿手里拉过外孙儿,对着崔明藤三个说道:“这是你们大姐,嫁给建安伯世子,手上的轩哥儿是容玉的长子。”
母亲说过,建安伯世子并不是长子,占着嫡位,上面还有一个庶出兄长。
大伯母说轩哥儿是建安伯世子的长子,而不是建安伯府的嫡长孙。大姐夫庶出的兄长,很可能有比轩哥儿大的儿子。
建安伯府陆家的资料在兄妹两人心里略过,回京各府资料都有准备,但没那么全面,有一些需要自己琢磨。
崔明庸最小,接人待物还很简单。
三人和崔容玉见了平辈礼。
白白嫩嫩的轩哥儿给三人行礼:“轩儿拜见三舅舅、五舅舅、四姨母。”这是崔明藤兄妹三人最开心的时刻,行了一天的礼,终于有人比他们小了。
高高兴兴把准备好的木剑、平安扣、毛笔,送给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