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求田问舍(1 / 1)不加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保泰替屯田千户所的一干人等交了三百两银子的折班银。

算是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劳动力。

他先是让黄锦带着几个看起来比较灵头的跑了几次盐场,又找了几十个会纺纱、织布的女眷成立了一个手工作坊。当然,大部分人,此时则在柳庆的地头上伺候棉花。

精盐生意已经不好做了,临清商会因为获得了柳保泰的货物来源,这会儿又恢复了鼻孔朝天的丑恶嘴脸。

买来的精盐,只能托关系运到河南去卖,黄锦忙活了两个多月,也只赚回来五百两银子。

这个数目虽然说不算是少,但比起第一次的暴利来讲,则就差远了。

两人照例是五五分成,黄锦负责采购运输贩卖,柳保泰负责打点各处。

这次分账,数目上多少是有点尴尬。

手工作坊倒是很能获得一些利润,柳保泰的设备是拜托绸缎行陆老板从江南请人过来打造的。

虽说是花费不菲,但的确是物超所值。

最令柳保泰称奇的是陆老板的女儿陆慈,这位姑娘,今年不过十七岁,清丽秀雅,但神色间却是冰凉冷漠。

柳保泰的这个作坊,实际上是她一手打造的。

十台织造机器,昼夜运行,再加上陆老板慷慨的承担了销售任务。

两个月下来,竟然赚了三十两银子。

屯田千户所的屯兵们,在柳保泰的带动下,竟然有了兴旺发达的气象,以至于许多之前逃跑的旗兵纷纷归来。

“丁老三,你不是说宁肯给营兵当马骑,也不回来拾这个锄头把了么?”

如此经营到了夏天,屯田千户所的人竟然跑回来了一多半。

剩下的一半,据说是因为逃得太远,暂时还没到。

这种局面是徐秋来等人始料未及的,他们只知道柳保泰有几个糟烂银子,但却没想到在经营上却是一把好手。

于是各家各户都凑了钱,和柳保泰合伙开了一家生药铺子,委托黄锦的姐夫曹丹来当掌柜。

曹郎中虽然在治病方面,不一定是神医,但是在辨别生药的质量上却是一把好手。

想来,这曹丹也是苦出身,虽然学了医学,但实际上却因为穷而并不被师傅看好。

他师父只是传授他些买生药的真本事,绝不教他治病的真本事。

开了生药铺子,办了纺织作坊,又卖盐,还放着贷,柳保泰不禁觉得自己的产业布局,很像某本文学作品里面的西门大官人。

想来这封建社会赚钱的生意有限,干着干着,就重合了。

当然,柳保泰有一点确实不如西门大官人,他如今也没能说上亲。

想来是因为年前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现在就是说破大天去,媒婆也不愿意承揽自己的生意。

倒是有海棠春的清倌人让丫鬟邀请柳保泰去喝茶。

至于什么图谋嘛,那可真是显而易见了。

当然,除了经营之外,柳保泰还多次拜会了郑崇俭。

己巳之变还有半年就要发生了,此时做准备,还来得及。

所以他三番五次的向郑副使反应加强蓟镇守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如今,就我方而言,毛文龙部军心浮动;林丹汗远逃,把地盘留给了科尔沁;朝鲜又在去年退出了对后金的封锁;就后金而言,据说发生了罕见的春夏连旱;我担心今年的深秋,皇太极很有可能联合科尔沁绕过长城掠夺京畿!”

郑崇俭一开始还以为柳保泰是来卖弄的,但是经不住三番五次的游说,有感觉柳保泰所言并非全然是空穴来风;略微思量觉得所说很有道理。

于是修书给在遵化当顺天巡抚的太原老乡王元雅,把柳保泰的分析委婉地复述了一遍。

了了这桩心事,柳保泰难得的给自己放了一天假。

带着黄锦并柳福和考不上秀才的道学先生赵盈,一行四人来到了济南府有名的馆子汇泉楼。

柳保泰要了一坛子好黄酒,又点了一个酱烧的猪头并四碗打卤面,一共花了四钱银子。

这猪头烹饪起来是十分讲究的,从来都不是预备好的,只能是现吃先做。

否则一旦冷了,就会香气消失,油腻升起,这样味道就坏了。

只见那厨子,舀来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用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好了,上下用瓦盆扣好。

整整炖了一个时辰,才把这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

小二用一个大盘子托来了猪头并葱姜蒜碟儿和上好洛口醋、香油。

道了一声“客官慢用!”

黄锦本来是贵公子出身,此时却也顾不得体面,摘了个猪耳朵在嘴里大嚼。

那赵盈因为牙口不好,只能吃炖的软烂的猪头肉。

柳福,一脸不解,只是小心的夹了几口前蹄吃。

虽说这猪头肉的确是好吃,但是在心下却也觉得少爷实在是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那黄锦吃完了大半只猪头肉,又连喝了三碗面条;也觉得不好意思。

便说道“也不知道今天的厨子是何方的高人,把这猪头肉和打卤面做得这么好,要不是因为在家里吃了饭了,我还能再来两碗。”

听的那小二,掩口讥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