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这个坎我们合江人能迈过去(1 / 1)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明出现在了合江村,他纯粹就是来看风景的。虽然寒气很盛但花卉仍然在怒放,顶着寒气仍然能看风景。游客不多,依稀还是有些。

他很满意,如果没有毒品那档子事,这合江村还是很有看点。也许蔬菜的销售就不会面临困境,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村民很热情地跟何明打招呼,认识何明的人很多,就算是第一次见面也能认出何明来。他的相片没少出现在合江网上,更何况还有程洪陪着。

看了粉皮厂,看了地质灾害治理情况,也看了灾民安置工程,看了自来水工程。看着那些已经入住了的二道沟灾民又让他放下一些心来。然后去了顾正海家。

顾正海的老房子已经拆了,现在借住在名中家。新宅基地已经下好基础,新年搬进一层楼房住不是问题。见何明来了顾正海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顾大哥。”何明亲切地叫道并伸出手来。

“何书记。”顾正海忙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后才握住何明的手。

“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认琼丫头做女儿,你没意见吧?”何明笑问道。

“这是琼丫头的福气。”顾正海爽朗地笑着。

“有大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要建别墅了?”何明打量了一下房基笑问道。

“嗯,今天赚了几十万块钱。按琼丫头的要求准备建别墅。”顾正海有点尴尬地解释:“我也是打脸充胖子,琼丫头说她一个月有三万块工资,年底能给我十万,我才敢这么干。”

“她说得对,人呀,要把眼光放远点。”何明点头说道:“四十年前老街道规划二十米说宽了,现在四十米都窄了。这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将来就会后悔的。”

“借何书记吉言。”

“那么客气。”何明笑问道:“嫂子的身体?”

“好多了,现在都象有浑身使不完的劲。”顾正海高兴地说道:“只是最近她也担心村里的情况。说实话,琼丫头都问了很多遍,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说。”

“这丫头,永远都在替别人操心着。”何明充满情感地说道:“问题总会解决的,大家不都在努力解决问题吗?

这问题解决了,人就会变得更加成熟,人心就会更加聚集在一起。这就是历练,历练会让人变得聪明坚韧,将来我们就能承受更大的风浪。而我们在历练中也会学到很多谋生的手段,大哥,还怕我们合江村不会越来越好吗?”

“老皮,就以何书记的话写一篇报道。”程洪低声对皮作家说道。

“放心啦,现在的确需要激励。”皮作家很肯定地说道。

“大哥,你就是榜样。”何明接着说道:“是你教会了我们怎么面对困难。再难,再高的坎,我们还得要迈过去不是?有希望,有梦想,大家都不会沉沦。”

“何书记说得对。不过我可做不了榜样。”顾正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只要大家一条心,什么事都不是问题。这个坎,我们合江人能迈过去。”

“放心吧,何书记。我们一起扛”几个替顾正海做工的工友也围了上来。

秦玉莲帮着摆上桌椅,大家都坐下来热情地聊起天来。何明的风趣一面也发挥得淋漓致尽,不时引来阵阵笑声。

程洪暗暗地叹了一口气,谁说人心会散?就看怎么去处理了。何明是处理这方面的老手,把人心瞬间就聚集起来。只要皮作家一报道,全村都会凝聚在一起。

中餐在陈悦的农家乐吃,何明又违纪喝酒,老刘也忍不住复喝。喝得很尽兴,聚积在他们头顶上的乌云都被这喜悦和热情给冲散了。

老皮的文章一出台,马上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谈论最多的还是怎么把菜卖出去不给村里添麻烦,无形之中又缓解了老刘和村支两委的压力。毕竟种菜能赚钱卖菜同样也能赚钱,那帐群众都算得很通透。

会算帐就不会怪配送中心赚多了钱,也不会怪以前老板心黑赚得狠。心里都明镜一样,这卖菜也得要花人力和时间的。

为了能竞争赢外县的菜农,他们的菜都是象配送中心一样打好包装的,不管是卖像还是价格都是优势。把外县的菜市场弄得有点乱,最后那些县的批发商开始与他们恰谈生意,同意向合江村进货。以稳定本县的蔬菜价格。

无形之中合江村的时令蔬菜占据了周围几个县的蔬菜市场份额。而那些卖菜的人摇身一变成了供货商,赚钱的同时免去了那风寒之苦。

随后他们开始向外围推进,一个县一个县地占领市场。由种菜的菜农转变成为菜商,虽然量不大,但却有一部分人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陈悦碰上了困难,人脉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他的蔬菜批发铺生意并不太好。深圳没去成反而困在了省城。想采取布继录在各县取得成功的经验,也从合江带去一些人去弄零售摊子,但省城的市场太大,他这些人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

不过去的人还是都安心地留在了省城菜市场做起零售生意,一天下来也可以赚个几百块钱。他们发现做蔬菜零售远比在家种菜和在外面打工赚的钱多,同时多少增添了陈悦蔬菜批发铺的销售量。

小份量打包卖相好这就是优势,合江村原生态种植基地的照片也是卖点。在菜市场买到超市品质的蔬菜,对于零售来说优势很明显。

这还真是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两套马车中虽然陈悦的效果不明显,但还是解决了当前的燃眉之急。陈悦的批发铺子已经办好,只要经营得好,慢慢地还是可以扎下根的,为合江村的将来发展做好了准备工作。

随后陈悦去了深圳,也同样带去了一批人做零售。有了第一批人尝到了甜头,自然有人愿意报名参加。那怕是放弃手头泥水工之类赚钱的事,也跟着陈悦去了深圳。

无形之中合江村蔬菜行业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已经具备了产业链的雏形,只待时间一到就可以插上翅膀一飞冲天。

观念的转变很重要,从来没有经商的人只要简单地培训一下,给个平台,尝到甜头,就足以打造出一支商业队伍。没有什么东西比利益更加容易改变一个人或一群人。

老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程洪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能渡过这个寒冬就已经很不错了。对于他们来说还要面临着很多领导来视察检查工作。

程洪算了一下,平均每天他都要接待这样的检查督查组,最多的一天有两到三个,甚至四个五个也有。又是年底了,考核检查是少不了的。线上的工作,联点村的工作都得要进行评估检查。

再加上对合江村的特别照顾,程洪就算是分身十个都忙不过来。省扶贫工作督查组如期而至,全县上下都重视的工作,程洪也不敢掉以轻心。更多的线上工作都交给站所的人去处理,他专心留在了合江村。

督查组来到村里就开始入户调查。合江村现在是忙碌的村子,天再冷留在家里的人并不多,调查一户还得去地里叫人。

没有出现何明担心的问题,群众很配合地接受调查。但也出现问题,收入测算与群众报告的数字有很大出入,不是收入算多了而是算少了。让调查组的人啼笑皆非,别的地方都是收入测算高于群众报告的数字,而合江村则是都低于群众报告的数字。

自来水工程已经完成,都喝上了自来水。花卉已经售完或调谢,但花架还在,庭院里整洁而漂亮。看到的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素质。

调查组完成调查任务之后再去村里查看资料,资料还算完善。因为老刘后期没有心思,资料不算好,也出现收入测算不准确的问题。

反馈问题还是资料上的事,特别指出合江村的收入测算不准确。程洪并不把这个问题当成问题,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退漏评问题,只要是让合江村群众富裕起来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何明做了解释,收入测算是十月份为止,而群众说的都是到调查日止。这事也算是过关了。毕竟调查组的重点还是查错退漏评的问题,只是建议今后测算再精准一些,把测算时间跟群众讲明白。

程洪还是不在意这些,如果跟群众说那么多要配合的事情,只怕群众反而说不清楚。什么事情虚的肯定不如实事求是来得简单。

送走督查组的人,何明留下来点评。他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这些问题。合江村的干部和工作队在忙什么他都看在眼里,他还能提什么要求?

“这些问题是我没有做好。”老刘主动承担责任。

“大家也看得出,我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何明见老刘开口主动承担责任叹了一口气说道:“借程洪一句话,做事情得分清主次。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合江村已经走在前面了。扶贫工作怎么搞?

第一通过社会福利体系覆盖所有贫困户,让贫困户从中受益,并保障贫困户不能因为无法享受社会福利而造成三保障不达标。第二通过产业发展和劳务协作来增加群从收入,从而让群众做到两不愁。

最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其中包括安全饮水。这一年时间基础设施建设就不要说了,通了自来水,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也安置好了灾民。

产业发展虽然受到了挫折,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再加上你们的细心,那怕是残疾人都安排到粉皮厂上班,缺少劳力的都给帮工种菜,没有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了。我还能说什么?指责你们的资料没搞扎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