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作坊变工厂(1 / 1)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这个计划不说周志坚他们不清楚,就算是程洪也没有想到。他仍然认为李明哲只是想通过县农产品销售公司与龙源公司的竞争来破坏程洪的产业布局,遏制龙源公司的发展。

“李镇长,我们找了很多人谈了这事,可群众都不热心呀。还是因为上次滞销的问题,他们都信不过我们。”张鹏苦着脸说道:“我们也想投资,可我们手头上都没钱呀。”开始上演他们商定的应对办法。

“投资并不多呀。就把你们现有的货搞小包装,一台真空包装机也就那么点钱。利润我已经替大家算过了,可是几倍呀。”李明哲皱眉解释。张鹏话里的意思他能不清楚?就是不想配合。

“不是搞工厂吗?龙源公司都投资一千多万”周松青有点惊讶地说道。李明哲一直有所保留,上次就没跟他们讲清楚。

“我想了一下,也考虑到资金投入的问题。正规战我们打不了,就打游击战嘛。把作坊提升为小工厂,扩大生产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李明哲有些小得意地解释:“这事我跟县销售公司谈过了,由他们注册商标,农户免费使用。

也跟银行谈过了,他们会给农户支持。贫困户贷款免息两年,非贫困户以最低的利息办理。资金额度设备的钱不用农户掏。”

周志坚的脸色不好看,他明白李明哲打的什么算盘了。这事他是故意先放出烟幕弹,然后再甩开他们三人搞。班子成员并不是铁板一块,在利益面前还是会有人选择站在李明哲这一边,一旦李明哲得逞,他们三人都有可能会被架空。

他虽然心中很气愤,但是想到何明的态度强按下心中的怒火,不停地告诫自己要以群众利益为重。李明哲的想法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很有道理,这个方案推动能给群众带来好处,他周志坚挑不出毛病。

“群众那方面能支持?”张鹏也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仍然想按计划牵制李明哲。可他心里也清楚这牵制效果不大,说起来也没有底气了。

“这方面三位就不要担心了。我私底下找过一些群众,他们都非常愿意接受我的这个产业发展计划。”李明哲自信地解释。周志坚心中叹了一口气,果然如此,真准备把他们三人架空了。

“李镇长”张鹏刚有些冲动地站起来周志坚就一把拉住了他。

“李镇长,真是好手段呀。”周志坚笑了笑说道:“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该有的觉悟还是有的。只要是对群众好的事情我们都拥护。这事李镇长就好好筹谋吧。

既然李镇长那么自信,群众也那么拥护。我们也不会反对,也保证不会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我们呢,能力有限,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已经很难了。”

“周书记是怪我没有先通气吧?”李明哲笑了笑轻松地说道:“我也是先试试群众的反应而已,发现效果还行才与你们商量的。后面的事还得要辛苦你们三位。”周志坚话里有话,李明哲听得懂,在骂他呢。反正现在大局已定,就不在意三人有什么想法。

“我那敢,你是领导。”周志坚打起机锋来:“把作坊工厂化这事我不赞成,水平有限,我又不能说出个道道来,只是觉得这么干有不妥。所以这事我就不参与了。再说村里有抓经济的村主任,我还是管好本职的党务工作。”

李明哲没有反对,也没有挽留,他看向张鹏和周松青。月华和红塘村情况不同,书记和主任都是张鹏和周松青。

“这事我也不参与了。”周松青叹了一口气,这是要逼着他表态呀:“反正作坊也就那么几家,李镇长让驻村镇干部上门做做工作就行了。”

“我跟松青是一样的意见。”张鹏也无奈地表了态。三个人同进退,同时表达了反对的态度。

“不反对?”李明哲胸有成竹地再逼他们表一次态。

“”三人无语地摇了摇头。准备好的攻势被李明哲轻松地瓦解了,根本就没有办法顶住。人家绕开了他们,架空他们。

“行,我李明哲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也希望大家要坚守自己的承诺,不要干出有违党性原则上的事情。”李明哲一付胜券在握的姿态很严厉地说道。这一切都是他设计好的,先放烟幕弹,然后以雷霆手段把三人架空。

既然三个支部书记阳奉阴违不配合工作,那么就只有把他们架空了。他没有何明在人事上的权力,想要免三人的职是不可能的,也许何明第一个就会站出来反对。但要架空三个支部书记,他还是有这手段和能力的。

这事做得是不地道,但李明哲他就没考虑地道不地道的问题。对于他来说权威才是第一位,他的想法能实施推行才是第一位。他做得很彻底和决绝,一步一步地逼着三人表态。

说完李明哲就离开了马子坪村村委会,周志坚三人面面相觑地看着,周志坚叹了一口气:“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丫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居然能瞒住我们。”

“还是我们轻敌了。他能在前车镇那边搞风搞雨的,没点手段是搞不起来。”周松青也叹了一口气:“也要怪我个自己不是铁板一块。被他钻了空子。”

“先别整这些。”张鹏摇头:“说说吧,作坊工厂化的后果是什么?想明白了,也好应对。我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想不明白,反正我是想不明白。还是把事情向何书记和程主任汇报吧。”周志坚想了想摇头,现在的局面只有向程洪和何明求助了。

程洪接到消息之后只是笑了笑,根本就没有给周志坚他们答复。当他听到周志坚他们把自己摘出来了,就没有再关心这事。

何明听到汇报之后有些急了,他听到过一些风声,再结合李明哲的做派,心里明白要出事了。涉及那么多群众的利益,他能不着急上火?快步就走向程洪的办公室,可是敲门后发现程洪不在。

拔通他的电话得知程洪的龙源公司工厂工地上时,他立马开车去龙源公司找程洪。远远地看见程洪正在跟段龙源有说有笑地,马上虎着脸跑了过去。

“何书记,看你着急上火的。在要塌了?”程洪见何明过来调侃起来。

“你说说,这事能成吗?这不是乱来?”何明无奈的翻着白眼:“你倒好”

“我们有协定的,三江的事我不介入。”程洪淡然的笑了笑:“龙源公司、前车村才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何必咸吃萝卜淡操心?”

“帮我参谋一下,总可以吧?”何明苦着脸叹了一口气。

“你先把你担心的问题说出来。”程洪心软地摇了摇头,何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再不当这参谋有点对不住人。

“不对呀。他们这方案可行嘛。”何明细细地一想,这方案是可行的:“可是总觉得别扭。为什么?”

“先入为主地认同了我的理念。”程洪笑了笑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是什么情况?销路得靠我们自己来做,只能是链接上聚源公司。也就只有按聚源公司的理念来经营。宁可走作坊模式,也不搞工厂模式。

现在不同了,县里销售公司做得好。人家总得想想如何把这平台更好地利用上来。把作坊工厂化,他们想到这一点有点迟了。”

“是好还是坏?”旁边的段龙源忙问道。

“说不上,我也不是万能的。”程洪笑了笑坐了下来:“但我建议合江村、何家村已经与聚源公司达成合作的村不能这么干。不要毁了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优势。

发展的理念不同。聚源公司走的是农产品精品线路,用传统方法做最地道最放心的食品食材,做最地道最精湛的手工艺品。县销售公司做的是大众化的平民路子,也不能说他们做得不对,也不能说他们就会失败。”

“我们龙源公司走什么路子?”段龙源忙又问道,一付求知的姿态看着程洪。他首先关心的是自己公司的经营理念。

“品牌路线。”程洪笑了笑:“又是一个方向,做大做强之后就是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大企业大品牌。既要符合平民口味,也要符合精品要求。高质量的平民品牌。”

“你的意思是作坊改工厂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质量?”何明还是听出了程洪话里的意思。

“你还是听出来了。如果说这个方案行不通,就是因为会毁在质量上。不熟悉农村的情况的人,想出来的点子不叫点子。”程洪摇头:“你认为李明哲会把这事做成什么样子?我是不敢去想。

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就认为这事能成?理论而已。一个品类会出现十多种口味,甚至咸淡不一,人家吃得别不别扭?没有严格的质量把关,坏食品都有可能会借壳上市。那后果还用说吗?

工厂就是工厂,得按工厂的流程和要求来做。作坊就是作坊,得按作坊的流程和要求来做。岂能混为一谈?把作坊换个马甲推到市场上就变成了工厂?有些人想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