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 内功了得(1 / 1)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陆陆续续地来到周志坚家,老刘把皮作家带了过来,伍万荷一身的樟木头味儿。先是客套地说些拜年礼节上的话,然后相互调侃吹嘘。就在气氛最好的时候何明跟着段龙源一起也来了,气氛有些回落,但没有冷场。

在李明哲的问题上,这些支部书记与何明之间无形之中有些隔阂了。所以场面上的话多些,随心所欲的话少一些,这味道就淡多了。

周志坚中餐搞得很丰盛,正值过年之际东西准备得充足。农村里流行吃年饭的习惯,亲朋好友家家户户聚餐热闹热闹一下,周志坚就是以吃年饭的名义召集大家聚聚的。

酒也喝得尽兴,有很多时候酒是个好东西,喝上了能化开一些误解和尴尬。何明刚来时带来的一些负面情绪很快就在酒精的作用下消融得干干净净的。

吃完之后坐在周志坚的客厅里又聊上了。这一次重点讨论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然后讨论如何抓精神文明建设。

没有营养的议题,但他们说得兴趣浓浓。曾正明从合江网,到合江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每走的一步摆在桌面上,然后大家分析得失。

很枯燥的话题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却是妙趣横生,就是把那些枯燥的理论术语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说出来而已。还不时用上三十六计中的成语,什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什么釜底抽薪,什么李代桃僵......

充满了智慧,农村工作中的智慧。也让皮作家更清楚地了解到农村就是一个斗争的环境,那怕是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主了,这斗争性仍然还是存在的。加上段龙源在坐的八个支部书记一个村主任,都是农村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基层领导干部。

积累下来的智慧聚集在一起时,绝对可以碰撞出无数的火花来。这气氛不是在会议室里能营造出来的氛围。也证明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挂上宣传标语就能达到目的的。

群众教育工作说得透彻一些就是教化,是一种教化行为,而且还有别于老师教学生。按老刘的比喻,老师教育学生是在白纸上写字,而教化群众是在报纸上写字。这字难写,也很难写好。

皮作家一直没有讲话,只是认真地用脑子记着他们说了什么,总结他们讨论的结果。程洪也时引导一下,何明只是静静地听着。

何明听得很认真,这也关系着他的下一步工作重点。难得有这么好的氛围让他听到这些支部书记们这么放开地讨论一个问题,所以他听得非常认真。

对群众的教育要沉移默化,象春雨润物一般改变着社会环境。靠村干部一言一行地引导。要讲智慧讲策略,要接地气。这些支部书记的观点对皮作家的影响也非常大,通过这一次讨论他清楚了合江网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应该说有了理论上的支撑,目标越来越清晰了。他准备了一篇稿子,题目都拟好了《何明书记马子坪村调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旦发布出来,就是前车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纲要性的东西。

只有让程洪吃点亏了,虽然这观点是程洪提出来的,但只有借何明之力才能达到该有的效果。他知道程洪的脾气,绝对不会纠结这事,对于程洪来说对群众有益就足够了,在群众利益面前个人得失算不了什么。

足足谈了一个下午,吃了晚饭之后程洪把摩托车扔在周志坚家随着何明坐段龙源的车回去。周志坚家又开了两桌牌局,算是都尽欢而散。

“程洪,要我鼻子不灵,就错过这好机会了。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坐在车上何明抱怨着。

“还真把自己当狗呀?”程洪翻了一下白眼:“谁知道呢?周志坚打了个电话说请我吃饭,我也不知道他把场面铺得这么大呀。把龙源书记都请过来了。”

“也不知道你脑子里都装了什么,这理论上一套套的。不服不行呀。”何明叹了一口气,没再纠结没邀请他过来吃饭的事。

“也没有什么,都是逼出来的。”程洪苦笑了一下:“也许上瘾了吧,没事就研究这农村里的事儿。有了一些理论基础,然后就是不停地增加高度和深度,要够得着心中的目标才行呀。

今天这个话题还是带着红星村的人去合江村考察时才体悟到的。曾正友一翻话让我意识到群众之间的差别,这思想意识上的差别。

然后仔细地观察他们交流上的方式和特点,才发现这个问题所在。这些理论在党校的教材里都有,但要理解并实践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中间有一个必须要过的关卡,那就是干部的理解和实践了。

今天重新提出来,经过他们这么一讨论。思路也清晰了,理解也更透彻了。将来实践起来也简单得多了。”

“是呀。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大。”何明点了点头:“我从来没有想过工作可以这么搞。在会议上讲要畅所欲言,可实际上谁也放不开。这随便聊聊效果不知道好到哪去了。这应该是形式约束的原因吧。”

“何书记,你算开明的领导了。我知道很多人主持会议,讨论发言的机会都不给。”段龙源一边开车一边插嘴道:“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老程主持得好,他一直把握着讨论的节奏才这么圆满。”

“马屁精。”程洪翻了一下白眼:“气氛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今天一起吃饭的,对农村工作太熟悉了,才能把问题研讨得那么透彻。我跟何明大人也是在农村呆得久了,才能听懂你们说的意思。要放某些人身上,我们跟放屁没有两样。”

“别相互吹捧了好不?”何明苦笑了一下:“相互吹吧。”

“哈哈......”三人都大笑了起来。今天真舒畅,心情也特别好。

“你新来的搭档有意向了吗?”程洪看着何明问道。

“不清楚呀。想来的人多,自然会有争议。”何明摇了摇头说道。程洪苦笑了一下,前车镇现在就是捞政绩的好地方,只要不象李明哲一样愚蠢,都能收获满满地离开。这局势谁都能看得清楚,所以争着过来就可以理解了。

“我还是希望你能上。”何明看着程洪认真地说道。

“上不了。我也无所谓了。”程洪淡然地笑了笑:“不管谁过来,只要不象李明哲这般干扰我就行了。至于这桃子谁摘去了,我也不会在乎。”

“不管谁来,估计都不会象李明哲一样对待你。”何明自信地说道:“你就放心干吧。还是......不说了,这话说起来我都没有底气。我表个态吧,只要我在前车镇一天,我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

他本来想说:还是那句话,问题我担着,你大胆地去干。但想到中途与李明哲联手的事,他还真没有底气表这样的态。

“没有必要。”程洪笑了笑:“从这次的事情来看,余书记并不是瞧我不上眼,他另有谋划布局。只要他们不给我穿小鞋,我的日子就不会那么难过。大风大雨都过去了,今后应该干起事来要顺风顺水了。”

何明苦笑了一下,程洪分析得对,没有人会再针对他了。他这一次的表现足以让很多对他说三道四的人闭嘴。首先提出不升职,不干实职。接着又高姿态主动地接手马子坪三个村遗留问题的处理。很多人在背后说程洪傻,但他并不这么认为,感觉程洪正在下一盘大棋。

只要没有人对他说三道四,就算是有些小事儿,余耀民和鲁敏华也能替他担下来。再加上有老先生站在程洪的背后,谁吃饱了没事得罪程洪?真要干出得罪程洪的事来,那就不是不讲政治的问题了,而是蠢得死了。

无欲则刚,程洪现在就象乌龟壳一般坚硬,也象刺猬一样让人难下嘴。又有李明哲这前车之鉴,找不上他的麻烦反而给自己招来麻烦的事要做出来,肯定是蠢得死了。估计马上会有很多的人开始与程洪缓和关系了。

在政坛上混的都知道,无欲无求又能干事手里据刀的人是招惹不得的。他名气好内功了得呀,斗不过呀。人还没有碰到,就先被人家的内功伤了自己。

“程洪,我今天的工作计划想这么定下来......”何明转移话题谈起工作来。把他的工作设想讲给程洪听。

程洪做了一些简单的讨论,开车的段龙源一脸苦笑。怎么觉得何明象是跟领导商量工作一样了?这姿态放得可不是一般的低呀。

他想到了无冕之王这个词,程洪就是前车镇的无冕之王。程洪在前车镇的地位高到了让人仰望的地步。段龙源不禁感概万分,牺牲了个李明哲,成就了程洪的名声。

特别是三江片区,合江四村的群众对程洪感恩戴德,马子坪三个村的群众把他当成救世主一般尊敬。更不要说红星村了,只要把经济搞上去,群众得给程洪立生祠。

好象他段龙源心中程洪的地位比何明要高得多,还有他前车村的群众了解程洪跟了解他段龙源一样。提及干部都先是程洪再是他段龙源。

当干部当到程洪这份上无悔了。他又想到顾正海的话,成功地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好人终有好报,好党员干部当受群众尊敬拥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