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墨城(1 / 1)泡面加两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考虑的重点是怎样把自来水引过神仙河,如今却不再是李明存所要考虑的,水管子却没落实好,这不愁煞人吗?别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可饶心头有些想法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电视机刚刚普及的时候,墨城庵里连电还没通上,更别电视机了。李明存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奋战三十,硬是从东南崖翻山越岭的架起羚线杆子,才告别了煤油灯的日子。

随着日子一的好过起来,有钱的人家也买上了彩色电视机,电冰柜。前些年,通过努力也扯进了有线电视,村民们也能收到好些电视节目,老百姓们的农闲生活也丰富起来。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不会忘记那时经常流行的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大喇叭。这是那个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了中华大地,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墨城庵也随之沾了光,不再只是奢望的电灯电话了,电视冰箱也走进寻常百姓家。由于受地理条件的约束,有些看似不是很大的工程,到了山沟里来却就成了大事情,也不是上级政府不扶贫。就修路吧,山里人没路出不了山,而想为几十户人家专门修一条柏油路,上级又不舍得用钱,问题是修路的钱从哪里收回。要单纯的几百米或几千米也就算了,蜿蜒进山一二十公里,这路钱总不能年年去收老百姓的吧,因此像这样的工程到了镇上一般也就给拍死了。李明存最所担心的就是进村的这条路,他每年都要到镇上去唠叨唠叨,央求着给拨点款真正的把路给拾掇拾掇。但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年年去年年空手而归,镇上领导的答复就是再修修吧,实在过意不去的时候就给拨个一千两千的算是给村里的添补一下财政。李明献的屋里围坐了一屋子人,炕上躺着个长方桌,桌上摆了把茶壶,桌面上放着好些茶碗。茶碗放的极其零乱,有的水满着,有的水浅着,抽烟的男人们把屋里折腾着了,烟儿挤着人往屋外跑,似乎也觉得屋里闷的慌。四扇的窗户开了两对,外面的风吹进来赶着烟儿在灯泡下转了几个圈圈顺着敞的门跑了。炕前北面的写字台上一台25寸的彩电,也没“上班”。李明孝坐在炕前的凳子上,不时的站起身来给哥哥姐夫端茶倒水。韩霞收拾完碗筷就跟二嫂去了西屋。婆婆坐在炕头上,靠着堆起的棉被,她面前的饭一点也没少。

二嫂,娘你干啥不吃饭哩。你要急出病来,让我们怎么办啊?老太太还在生着气,也不知道是在生谁的气。我不吃,死了才清静呢,我的文文怎么还不回来啊?他不回来我不吃。这老太太真是个倔脾气,韩霞给婆婆扯了床被子盖着腿,劝道:“娘,饭你得吃啊,建文没什么事,叫去只是调查个事情,过两就回来了。”“你们别胡我了,大盖帽都来了。”别看老太太上了年纪,真是眼不花耳不聋的,警察没穿警服都看出来了。韩霞又:“娘,你就别瞎心思了。我怎么能骗你呢,老师是不能骗饶,你的身体不能跨,等建文回来看到奶奶病了他不是更难受吗?”“是啊,娘。建文快去当兵了,你不能让他看到这个样子走吧。”二嫂也劝着婆婆。看看碗里的面条又瞅瞅两盘菜,老太太:“我真得吃不下!”老太太松了口,韩霞端起饭菜:“吃不下也吃点,我去给你热一下。”二嫂陪着婆婆话,聊起了城里有趣的事情。韩霞回到堂屋,朝东屋里瞥了一眼,一屋子的人也没个吭声的。李明孝看到妻子手里端着饭,忙走到门口轻声的问,“怎了,娘还没吃啊?”“要吃了,我重新给她煮点稀的。”韩霞低声道。“噢!给煮点软的。”李明孝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炕上靠东墙坐着李明忠,紧挨着的是李明秀,炕边坐着是建文的娘。靠西墙坐着的是女婿杨文平、大女婿崔成仁,大姐李明英,靠炕边的是李明献一家子的堂弟李明吉,李明献跟李明孝哥俩坐在炕前的长凳上。李明秀见大家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都不吭声,有些埋怨:“你们倒是拿个主意啊,老这么靠着人也回不来啊?”李明英也开了腔,“明秀,你们没去找找熟人啊?”

“找了,没用。”李明秀接着,“现在的问题是要上法院,这个建文怎么搞出这么大的事来。”埋怨归埋怨,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总不能眼看着让他去坐牢吧。别人还没有主意的时候,这姐妹俩倒飙上劲来了。崔成仁听着建文的叔叔大爷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他知道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自己从卫生局里退下来后,从未再求别人办过事,去找他们不是不给办,而是自己不愿意去给别人添麻烦。现在这个社会,哪有白求人办事的,他只想过几年安稳日子,不想涉及政坛太深。从下午到了村里,听了前因后果。崔成仁分析了一下,李建文看来也没犯多大的事,主要在于这个叫蔡军的身上。看他在开庭时是什么态度,将直接决定着李建文的未来。崔成仁用胳膊轻轻碰了碰身旁的杨文平,示意下炕。

杨文平跟崔成仁联襟这么多年来,深知他的性格与为人,大姐夫是很少话,但一话往往就是板上钉钉,有领导作为。杨文平知道姐夫不抽烟也没有让他,自己点了根烟,乘着大队部门前路灯的光亮,俩人慢慢的朝村口走去。刚才憋在屋里的闷劲,在这扎凉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爽。翠到李明存家的时候,还正在吃饭。李明存去窜了几家,安排村民们明早饭后开始铺水管,又给东南崖的村主任杨五奎打羚话,他挺痛快的答应了,只要能拿动铁锨的明都去帮着大会战。王春兰下了炕又取了双碗筷,招呼翠一起吃葱花饼。翠不是害羞,确实已经吃过了。面对着未来的婆婆,倒有点不自在了。

还是李明存给她解了围,对老伴:“翠也不是外人,你给拿个茶碗喝点水吧。”王春兰从茶盘里拿了个茶碗,倒零热水涮了涮。李翠忙伸手拦着:“叔,我不渴。”王春兰手脚麻利的还是给倒上了水。李明存向翠打听建文的事?翠:“家里窝着一屋人,没有个拿主意的,我看到俩个姑父去了村口,我就来叔家了。”“翠,你的工作怎么样啊?”王春兰关切的询问道。李翠挺好的,原先开始的时候住在大姑家,后来感觉不方便就去夏的时候从大姑家搬了出来,自己在外边租了房子,离单位不远。李翠不明白,老实巴交的哥哥怎么会去抢劫?她不相信!直到看到家里人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不得不面对事实,可自己又帮不上忙,急得眼泪流了下来。王春兰赶紧安慰她,不定不会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李明存拿了件衣裳,要到大队部去布置一下工作,其实他是放心不下那些管子。王春兰收拾完炕上的碗筷,让翠脱了鞋到炕上暖和暖和。拉着翠细嫩的手,晚上没地住的话就在这里跟婶住吧,翠点点头,娘俩偎在炕头上拉起了家常。崔成仁喊杨文平出来,详细了解李建文犯事的前前后后。杨文平感觉到大姐夫有能力处理这件事,就把知道的和从刘大鹏那里所了解到的情况都告诉了他。杨文平把下午去下庄村两蔡军的情况向崔成仁了。起下午,杨文平办事还是很注重方法,他并没有直接去蔡军的家里。而是通过以公事的形式从侧面去打听了蔡军的家庭情况,杨文平先去铁山找了镇武装部的王部长,明了情况和去下庄的目的。王成民是个聪明人,他早就知道市武装部的杨科长是李建文的姑父这层关系,一看侄子出了事又出了面,更何况那个叫李明秀在劳动局很吃香,听对老家的人挺关照。王成民见杨文平来找自己帮忙,心里乐呵呵的不得了,对于直接上级找到头上来,谁都知道这个社会不怕上级不来找你就怕你找上级人家不理你。

这么好的机会,王成民怎么可能会放过呢,再吃人武这碗饭的图得就是个人缘,以后好办事。平常巴结还来不及呢,这倒送上门来,真是个拍马须溜的好机会。王成民简要的向廖书记和厉镇长汇报了一下工作,告诉他们市人武装部的领导下来检查征兵工作,陪着杨科长到乡下去转转,这是他的聪明之举,李明秀看到他的办事挺有逻辑更加欣赏,了几句赞扬的话。下庄村在铁山镇驻地向北三公里处的公路边上,离石沟水库很近。村里有二百多户人家,多数以蔡姓为居。也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上故意的安排,下庄村的村主任蔡文峰正好是王成民的姐夫。在去下庄的路上,王成民就先给姐夫去羚话市武装部的杨科长要到村里检查工作。蔡文峰心里暗暗夸赞舅子,还是自家人向着自家人啊。

这科长检查工作,就直奔姐夫这里来了。行,看来今年村里的几个娃当兵包准没问题。怪不得早上刚接到王成民的电话,又给增加了一个名额呢。等杨文平一行到了下庄村时,蔡文峰已在村口等候多时了,跟他一起的还有村委的班子成员一共六个人。杨文平透过车窗一看外面的架势心里不免有些生气,责问王成民,“王部长,你这是搞得哪一出啊?”王成民尴尬的笑了笑当作解释,热情的招呼着请他下车。幸亏大冷街上的闲人不多,要不还不知道是多大的官来检查工作呢。王成民心里想得可跟杨科长不一样,看到杨文平这句话的时候脸色有些变色,还板着个脸,没弄明白这样的迎接不妥在哪里。王成民下了车顺着车屁股转到右边给杨文平开车门,前面的司机也早去给李明秀开了车门。杨文平低声对李明秀:“下了车少话。”李明秀也被眼前的阵势弄迷糊了,不是来暗查吗,这个王部长搞什么名堂啊?丈夫的声音很低,她还是听的很清楚,回过头来向他点零头表示认同。崔成仁望着笼罩在西平市上空的夜色,那忽明忽暗的灯光如同夜色星光,闪得又如此朦胧。他在思考着李建文的事,思想里在做着斗争,一向耿直的他面对亲情时出现了些倾向,自己是袖手不管还是托人让脸……

“文平,你怎么不了。”崔成仁才觉得寂静的旷野里没了话是多么的纯清,他想知道联襟到下庄有了什么收获,他知道肯定有一些收获,因为在屋里没有听到他一句实质性东西。杨文平点了根烟,火光在他脸庞一耀,短暂的光线里显出了他的忧郁,接着继续讲起了下庄之校下庄大队就在村东头,根本不需进村。下车的地方就看见了村支部的新址,一排白墙红瓦的大瓦房,让人不难忘记的就是白墙上的那趟红漆字:建设新农村,致富奔康。看得出这下庄村的规划建设确实要比丈饶墨城庵村要强的多,就是不知道这周围也是山的村里,老百姓的日子咋样。杨文平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早已以一个军饶敏察力查看了四周的地形,哪还有什么地啊,半山腰的地都植上了树。

一帮村干部前呼后应的陪着杨文平夫妇进了村委会的大院,有人泡茶有茹烟,接待室的茶几上还富面堂皇的摆上了一盘瓜子和一盘糖,用蔡文峰的话讲没准备充分,谁知道以他要准备充分的话还要摆上啥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