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论政(1 / 1)五夜三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小马车内,一片肃杀之气,孙传庭、王家彦两人身躯骤然一挺,精神为之一振。

朱由检主食着两人,缓缓道:“朕明日便会下旨革除李国桢、李日宣在京营之职,由孙爱卿你总督京营戎政,王爱卿协理京营戎政。至于京营提督朕也会换个人,收其权,这京营朕就交给你们两人了。”

“臣遵旨!”两人起身下跪谢恩道。

两人心中虽早有猜测,但听到皇帝委以重任,还是不免激动,不是为了到手的权利,而是因为坐到那个位置,他们能为大明尽一份力。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问道:“依你们两人之见,这京营该从何处下手?”

两人对视一眼,孙传庭沉声道:“朝廷举用将官,多不问其才智,各营坐营等官,多以世袭侯伯充任,有缺始由兵部会五府推举,流官擢用者不过十之一二。

克敌在兵,制兵在将,用将非人,则兵必败;两军相遇以决成败,除精兵外,更需良将,故京军人马尤当练习,将领亦当拣选,二者得兼,即在操阅。”

孙传庭说完,身子紧绷,静静等着皇帝的回答。

皇帝难道不知道如今的大明勋贵没有几个将才吗?皇帝心里自是清楚,但为何还允许他们占据高位?还不是因为这些勋贵忠于大明,深得皇帝信任,说到底皇帝还是担心军权旁落,包括派太监提督军务,亦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孙传庭说出这番话也是在试探皇帝重振京营的决心究竟有多大。没有皇帝的支持,就算他执掌了京营,也无法剔除京营中的害群之马,到头来终还是一场空。

朱由检只是点了点头,道:“还有呢?”

孙传庭眉头微不可察皱了皱,皇帝没有表态,他也摸不准皇帝心思,但是既然开了这个口,他也没什么顾忌了,深吸了口气,继续道:“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自古有国家者,未尝不以屯田为要务也。昔汉武以屯田定西戎,魏武以务农足军食,定伯兴王莫不由此。

太祖雄才大略,亦设京屯,立为屯田之计,二分操守,八分下屯......深得古人且耕且守之意。然多年以来,日加消耗,遗下屯田,多被官豪势要强占耕种,取利肥己,以致京军粮饷不足,完全依靠江南运粮,百姓不胜劳苦,此非长久之策,需清理屯田。

再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臣看过京营装备,火器、弓箭、枪刀、盾牌皆破烂不堪,不堪一用。哪怕再精锐的士兵持此兵器,也必败无疑。

我朝设有军器局统属王恭厂、盔甲厂,制造武器盔甲,又立针工局负责军装裁制,兵仗局制造火器。

按规定,京军部队的火器、弓箭、枪刀等武器每三年需送军器局移文兑换,弓箭直接领取。内直围子手之红盔、明甲各项器械,每年一次送修,年终题行兑换。平时则常整点,如果有缺少,随时到军器局计算物料委官督造。

但京营中的军器多年未更换,臣希望陛下能督促军器局、针工局、兵仗局,严格按朝廷规定制造军器。”

孙传庭一口气将他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朱由检听得很仔细,孙传庭的每一条都直指京营弊端,微微颔首,道:“孙卿肺腑之言,朕知道了,王爱卿你可还有补充?”

王家彦沉思片刻道:“孙大人所说与臣不谋而合,但臣还想补充一点。京营十三万大军,然实际仅存不到一半,而堪战者又不及五分之一。陛下,京营役占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

“精练拔,清屯田,修武备,清占役,补军伍。”朱由检深深望着眼前两人,神情凝重道:“你们可知若照此施行,你二人会得罪多少人?他们会视你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朱由检一句话道破其中风险,但孙传庭、王家彦两人却浑然不惧,眼中透着坚定。

孙传庭毅然决然道:“若能一革京营百年弊端,以臣区区性命换得大明一可战之军,他们拿去又何妨!”

“陛下,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愿我大明从此海波平。”王家彦语气中亦是充满了洒脱。

京营中的水究竟有多深,他们自是知道,朝廷不知多少人靠着京营得利,随便拎出一个也许都能摁死他们,但人若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朱由检伸手将两人轻轻搀起,目视两人,郑重道:“两位卿家放心,朕向你们保证,只要朕在一日,大明无人能动你们!”

“臣誓死以报皇恩!”

朱由检一脸严肃道:“整顿京营任重而道远,精练拔,修武备,补军伍还好,但清理占役、屯田你们二人是怎么打算的?”

王家彦有了底气,朗声道:“《大明律》私役军士者,鞭打四十下,每名计一日,追雇工钱六十六文入官。

至于屯田本就属京营,然勋贵权势大肆侵占肥沃田地,屯田官私自隐占或典卖京军屯田,而士卒困于卫所官员克榨、役使,不堪屯粮杂差,或是逃亡抛荒屯田,或是私将屯田投献权贵,臣自当追回。”

朱由检听后缓缓摇头道:“太急了,先一步步来,清理屯田之事先放一放,先解决占役的问题。《大明律》虽有明文规定,但朕不可能将京城的勋贵们鞭笞一遍,得换个法子。朕准备从京营中抽调人手,专门成立一支维修部队!”

话音刚落,王家彦阻止道:“陛下,臣以为不可,祖宗定制,一军不许私役,一卒不许闲放,禁私役方能振军旅。京营之所以沦落至此,皆因坏了规矩。”

至于是谁开了先河,坏了祖宗规矩,当然还是皇帝他们自己家,每次修皇宫宫殿、修陵寝,都要征调大批京营士卒,将官上行下效,结果再也收不住。

在王家彦看来,皇帝的方法换汤不换药,换个方式役使军士罢了。

若皇帝自己不以身作则,那他们做的再多,也是一时光鲜,很快又会被打回原形。

王家彦不奢望京营长盛不衰,哪怕能维持五十年,不、三十年,再不济二十年就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