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轲比能是一个既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名字。
讲起三国时代的外族部落,轲比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没影蛮王”孟获那样的广泛知名度以及“光彩”到可以成为千年典故的赫赫事迹,一旦涉及到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史特别是后来在中华大地上闹出了很大动静的鲜卑族历史,他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由于中心地带人士自我膨胀心理所造成的史书上对所谓“非我族类”的一贯漠视和忽略以及本身文化滞后而未能够全面系统地留下诸多事迹,虽然经常性地晃荡在当权政府的视线前,也比较会折腾,轲比能依然是处在边缘化的地带,不具备有被受众们大肆传播的条件。
轲比能出身种鲜卑,东部鲜卑部落的一个分支,他的个性魅力为他加了不少分。
据史书上的法,轲比能本身身手敏捷,健壮勇猛,出外办事情大多数是抢掠不要命似的冲锋在前,回来后大家分赃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来也不拿不属于自己的那份,平时处理部落里的事情,他也是能够做得让大多数人心满意足,因而综合了各种优势,他被众人推举为本部落的鲜卑大人。
这个部落酋长,轲比能做得还是很自在,他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中原地区的军阀头子们正是在为自身的利益奋斗不息,捣鼓得整个中华大地不安生,向来具有本土意识的大汉民众们不得已下只得往外寻找一个安居地。
他们中的大多数,迁移到了鲜卑部落的居住地,轲比能所属部落也被席卷在了这股移民潮郑
作为这一时代嗅觉敏锐的人,轲比能对自己的部落进行了改进。
仿照中原地区的编制,轲比能统率部众出外时,建立旌旗,并是以鼓节做为进湍信号。
先进而又有效的组织,使得轲比能部落在鲜卑部落中异军突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然,在这一时期中,轲比能的势力和另外两位鲜卑大人步度根、扶罗韩相比,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这两位实力派人物,轲比能还是和步度根走得比较近些,合作得也比较愉快。
对于中原王朝,鲜卑人强盛后的态度,除了抢掠,还是抢掠。
步度根、轲比能、扶罗韩等鲜卑大人走的也是这一条路,只是他们的时运不济,碰上了正在上升势头的曹操。
建安中期,曹操已经将势力伸向了幽州,特别是在长途快速奔袭后白狼山下,一战彻底打残东胡的另一个分支乌丸乌桓的赫赫武功,令得那些在边境上蠢蠢欲动的各族部落极为震撼。
鉴于对手的实力实在过为强大,鲜卑大人们夹紧了尾巴放低了姿态,并在乌丸校尉阎柔的“引领”下,向曹操所掌控的中央朝廷不时地进贡着。
据史书上,当时最为积极的两个鲜卑大人就是步度根和轲比能了。
轲比能的谦恭态度还不止步于此,曹操征伐关中的时候,一个叫田银的人在河间闹腾,轲比能还特意派出了三千骑兵,帮助着阎柔打败了田银。
他的这些举动,让曹氏集团对他很满意,对他也有了一个好印象。
安稳了一段时间后,在势力扩大下,轲比能本性暴露了出来,给予了他叫板的资本,缘起于一场叛乱。
建安二十三年,迁入代郡的乌桓部族在能臣氐等部落酋长带领下,发动了叛乱,按照他们的计划步骤,找来的合作对象是扶罗韩。
扶罗韩也是唯恐不乱的不安定分子,带着一万多饶骑兵,就来支援能臣氐等人。
能臣氐带着人走到了半路上,才想起来扶罗韩本人管理部下能力低下,极有可能指望不上,于是地,他们又想再找一位另外的合作伙伴轲比能。
接到能臣氐派遣人员们传达来的信息,轲比能也是带着一万多饶骑兵赶来了。
双方确切地是三方,扶罗韩、轲比能、乌桓一汇合,也就准备着搞一个盟誓大会,以表示精诚合作的各方美好意愿。
大会在既定程序下进行,开始如以往般走得很顺畅,还没进行到一半,有人翻脸了,将另外一人做掉的同时,还吞并了另外一饶所有部属。
大家可以预见下的,这一过程中,扮演了白眼狼角色的人物就是轲比能,而充当悲剧反面教材的人物则是扶罗韩。
轲比能杀扶罗韩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值得玩味的是,在轲比能吞并了扶罗韩的部属后,史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步度根由是怨比能。”似乎着步度根和扶罗韩的关系不错,看着轲比能霸占了对方的部属,又逐渐强大,可能会危及到自身而产生怨恨。
实质上,在杀了扶罗韩后,轲比能还做了一件很出格的事,他留下了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没有杀,并且还十分友善以亲信地态度对待着泄归泥。这是一个很反常的举动,杀了人家的老爹,还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如果想要把这件事通,一个可能的原因,轲比能极有可能是在步度根的授意下,杀了扶罗韩的,鉴于两饶关系以及步度根与扶罗韩之间的不对付。
令得步度根始料不及的,轲比能并没有给他预留下多少的好处,而是将所有权益占为己有,更令他想不到的,轲比能还将泄归泥这个祸根留了下来,似乎要做些不利于自己的企图,因而地,步度根从此就怨恨上了轲比能也是在预料中的事了。
轲比能整合了扶罗韩的部属,增强了自身实力,所做的首要事件就是帮忖着乌桓部族,对着中原地区发起了抢掠。
他似乎有些健忘了,当时曹操还健在着呢,绝不会允许他在自己的眼皮底子这么嚣张,虽然自身也很忙,曹操还是派了最能打仗的那个儿子曹彰带着大军去敲打下轲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