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少年幼学(1 / 1)公子以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儿时,孙幼学还没有幼学这个文绉绉的名字,他叫巨熊。

那时,孙巨熊和姐姐孙傲枝没少挨阿爹孙铁匠的打。

嗜酒如命的孙铁匠,一旦喝高了,就有很大几率拿两个小娃儿出气,打完了骂完了,就会半躺在竹制睡椅上假寐着抽旱烟、唱小曲儿。

烟,是北俱芦洲极北之地最呛喉咙的青蒿子,一口下去满屋子的烟熏味。

曲儿却不知名儿,只是有一种凄凉充斥在旋律中,让人感伤。

每一次大他三岁的姐姐傲枝被老爹打哭,娃儿总会用稚嫩的双手抹去傲枝眼角脸庞的泪珠,也不出声安慰,只是强忍着不去憎恨那个满身酒气的阿爹孙铁匠。

孙巨熊七岁那年某一日,原本风和日丽的清风城突然间就狂风大作、转瞬便大雨滂沱,孙铁匠手腕旧伤复发,说是老天爷发怒了,还做个屁的活儿。

他抡不动大锤,却提得起酒壶。

那一天,年至中年的孙铁匠理所当然的喝得酩酊大醉,醉的不省人事,醒来后已是第三天。

孙铁匠醒来后,没有打骂孩子,却失心疯一样将屋内所有酒坛酒罐砸了个稀巴烂,还不停扇自己耳光,说自己不配做男人,不配做人,不但是个背信弃义的逃兵,还是个恬不知耻连女人都欺负的小人,下辈子投胎做猪狗都是奢望。

那一天,两娃儿吓蒙了,没有哭,孙铁匠却哭得稀里哗啦的,还与本就在街坊邻居流言蜚语中对自己身世有所了解的娃儿开诚布公了,说他是几年前一个道人花五百两银子寄养在铁匠铺的。

巨熊这个名字也是道人取的,道人说巨熊二字取自人中豪杰、军中勇士,熊罴之师的那个熊。

孙铁匠最后抹了把泪,说娃娃不是他孙铁匠的种,他孙铁匠这个孬种也不配做他的爹。

当时,年仅七岁的孩子,因为握拳太紧导致指甲都陷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流出而不自知,只是咬牙喊了一句“阿爹,我只姓孙”。

那一天,七岁的孩子开始了求名之路。

他敲开街坊邻居的门,敲开邻里德高望重老人的窗,甚至找到了街巷里巧舌如簧满肚子学问的说书人。

无一例外的被婉拒或恶言相向。

七岁的孩子如何会得知,取名之事,可大可小,父母祖宗可以随口一说,取个阿猫阿狗也能伴随孩子一生。

可外人难。

取名取小了误人一生难免被人指着脊梁骨戳,取大了就更坏,福是小福祸是大祸,名儿入字此消彼长或相辅相成,弄不恰当都是折寿的事情,谁愿意没事找事?

那时,本就乐观坚毅的孩子头一回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阴霾,歇斯底里的骂了一句:狗娘养的贼老天。

直到一个高大男人的出现。

高大男人坦然接受了孩子的三个响头,给孩子取了个名儿。

幼学。

孙幼学始终记得,高大男人站在阳光下,高大得不像样子,他温文儒雅,全身都透露着一股子书卷气,每一个字节从他嘴里吐出,都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后来他才得知,那是读书人身上的浩然正气。

“人生十年曰幼,时始可学也。你便叫幼学。”

高大男人姓周。

……

清晨,一轮红日跳出云海,毫不遮遮掩掩的将天边染红。

习惯早起,却又喜欢睡个回笼觉的孙铁匠吃过早饭后破天荒没有再睡,说是去酒铺打二斤老酒拜拜五脏六腑庙,提着一坛老酒,一直将孙幼学送到了朱家大门口。

两人走走停停,谁都没有开口。

直到千珏道长出现在视野里,孙铁匠才将双手背后,用两根手指勾着酒坛上的红绳,脚步碎碎,一搭一哒的往回走。

突然,少年大声喊道:“阿爹,我知道你不是逃兵!”

孙铁匠没有回头,也没做声,只是腾出一只背在身后的手,举高挥了挥,接着加快了脚步,快速消失在少年视野里。

十二岁,唇红齿白的单瘦少年瞬间乐开了花。

儿时。

每当孙铁匠将褂子系在腰上,对着炉火赤着身子抡起大锤时,他前胸后背的那些伤在火光映衬下,尤为触目惊心。

一朵朵小儿手臂粗细,油菜花一样的伤疤,一条条就像黄鳝爬过松软泥地留下的沟壑,仿佛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想要述说着什么……

少年听人说过,只有长枪和军用弩箭那种利器刺入身体后,伤口太深或太仓促不得不用烧红的铁器烙,才能留下这些油菜花一样的伤疤。

孙幼学曾数过,阿爹孙铁匠身上有七朵这样的伤疤,前胸五处,后背两处,加上那些如同黄鳝走泥的刀伤,就更多了……

读书不多,识字不多,道理懂得也不多的孩子,只想对天长啸一声,逃兵都能如此,国复何求!!!

……

有一张漂亮到让画上神仙都自惭形秽脸蛋的千珏道长见到孙幼学后,坦诚得让少年有些错觉。

“孙巨熊,你这个名,是道家前三甲龙虎山的张赶鹿所取,取自熊罴二字。”

“贫道姓宋,单名一个稚字,也来自道家龙虎山,与你祖上也能扯上些许渊源。”

“如果你想与贫道询问些身世问题,贫道知晓的都能回答,不过贫道说过后,兴许你会更迷糊。倒不如不问,若有机缘,你日后自知。”

“昨夜之前,贫道一直想收你为关门弟子,不过因缘际会,不得不作罢,大概应了那句老话‘命里尺,难求一丈’。你我缘分不够或未到。所以这两年只能将你带在身边,教不了你龙虎山什么,也不能教你龙虎山什么。”

“清风城朱家琅琊小院并不像外人眼中看到的那样,贫道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你进去了便自会知晓。”

“至于你这两年的例钱,共计七十二两,悉数交付与孙铁匠,孙铁匠许诺包括当年那五百两寄养银子,他分文未动,都可作你日后求学之用。”

“先前与你说过,琅琊小院没有主仆之嫌,辈分差异,你我也无师徒名分,可平辈论交,你称呼贫道千珏或宋稚都成。”

“两年内,你出不来琅琊小院。两年后,你若执意前往书院求学,贫道许一纸荐书,中州儒家七十二书院,都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