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临出破庙那一剑,杀意盎然,显然是想灭了红衣女鬼,原因无非是怕她将自己所图告诉那个树精,届时必然受制于被动。
而那一剑,若不能斩杀她,也必然能让她脱身于险境当中,这样一来,没有树精逼迫,她应该不会将自己想要杀树精的消息公之于众。
此方世界神秘莫测、光怪陆离,也正因此,孟轲没理由去相信任何一个人。
下了江华城北的荒山,孟轲并未进城,而是直接返回明德,他决定与苏家合作,但在此之前,他觉得有必要将荒山中的情况告诉苏家,让他们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这个份量可以招惹荒山中的树精。
翌日。
孟轲关了剑炉的大门。
破落庭院里,苏家公子苏半城坐在孟轲身旁,紧皱着眉头,像在思考着什么要紧的事情。
孟轲悠哉悠哉的喝着香茶,茶香飘然而起,顿时在他身周都充斥着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淡淡香味,十分玄妙。
旁人还在称奇,这到底是什么茶,竟能够有如此奇特香味流露?仅闻此香,便使自己的心宁静了下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令人称赞。
后院有一颗茶树,由孟轲师父剑三所栽种,此时尚且未至清明,茶叶正和时宜。
初喝此茶,孟轲还以为是雨前龙井,但是没道理,区区龙井茶怎么可能流有异香?好奇之下,询问了剑三,当时他故作神秘的回答道:
“凡间之茶岂可与之相提并论?”
孟轲听此还不屑一顾,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越喝这茶感觉越发奇妙,似乎此茶还有着凝神静气之功效,于修炼心境者,益处极大。
但即使这茶香如何弥漫,也没让此刻陷入沉思的苏半城回神。
孟轲饮过一口茶,感觉心神安宁,笑道:“其实你也没必要多虑。”
苏半城闻声后眉头皱得更紧,“如何能不多虑?听孟小哥昨夜一探荒山之事,其实力远超我们苏家想象,去了岂非送死?”
孟轲道:“世间之机缘,一向都是搏出来的,不遇生死,何遇机缘?先前照你所说,你们苏家目前能拿得出手的最高实力乃是两名通脉经高手?”
苏半城点点头,“正是。”
孟轲道:“如此便够了,安排妥当不是没有机会。”
苏半城苦笑道:“他们二位此刻都不在明德城,最快也要三天之后才能赶到明德,但是那个时候,树精怕是已然渡过先天劫难,如此一来…何谈灭妖。”
孟轲闭上双目,故作沉思,面朝阳光,慵懒的躺在椅子上,一手露出双指在不断敲打身旁石桌,如此听几声响后,苏半城等人听他慢悠悠道:
“这也无妨。将你们苏家所有好手召集过来,一同前赴荒山,等她渡劫时一把火烧了荒山,坏他根基。
到了那个时候,树妖交给我,其它妖**给你们,你们只需要能拖住那些妖兽就可以了。等树精一死,他们也只有被我们任意宰割的份儿。”
苏半城突然感到不可思议,被孟轲的话惊讶到了,“您是说仅凭先生您一人就可抗衡实力接近先天的大妖?”
孟轲并未睁开眼睛,嘴角露出一抹弧度,“作为一名修士而言,无论人与妖,最为脆弱的时候往往是渡劫的时候,那个时刻,容不得一星半点的差错出现,我只不过是想着让她在渡劫时出点问题而已,这可要比杀她容易多了。”
苏半城若有所思,忽而恍然大悟。
孟轲睁开双眼,“去准备吧,半个时辰之后,在城门口集合,我们今日就要赶往江华城。”
苏半城虽然见孟轲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但不免有些担忧,只不过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毕竟时不我待,如此一想,即念头通达,立刻回到苏家整备人手。
孟轲见苏家之人全部离开庭院之后,摸了摸挂在脖颈间的玉石,心中顿时感到一片安宁,院内也多了一分祥和,
“偷得浮生半日闲。”
他摇头晃脑,不一会儿,竟陷入睡眠。
他的身后有一颗大枣树。
树干上有着密密麻麻的皱纹,显然年岁已经不早,而且树体粗壮高大,只可惜枝干有些光秃秃的,上面只有些许绿叶,略显凋零。
不过孟轲并不知道,这眼瞅着快枯死的枣树似是有了灵智一般,竟将自己为数不多的绿叶靠在了孟轲的脸上,枝干像是移形换影般动了动,极为不可思议,但令人无法察觉。
这枣树这般作为,好像是想为孟轲遮挡阳光,让他睡个好觉。
实属怪异。
他脖颈间的玉石也是在散发着微弱光芒。
似乎正一遍又一遍的滋润着孟轲的精神。
剑三说过,这叫做神识。
神识之力虽不以攻击见长,但是对于淬炼肉身气血却有着极大好处。
世间修神法门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善养神魂,以魂魄之力御敌,只是和武者派系不同,但境界是一样的。
另外一种便是剑三说过的神识,泛指精神力量,可操控自身气数,神州无有此修炼法门,只因过于逆天,只被大道认同,不可载录于册,但是孟轲却会,换句话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精神力量竟会如此强大。
似乎是睡着…睡着,神识之力就日渐强悍。
他将这一切归功于穿越者的福利,毕竟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金手指这些也就罢了,但最起码总得有点东西才能符合穿越者身份的象征吧?
剑三还曾说过,神识可比作心性,世间有大儒,一生从未修行,但是凭借无与伦比的儒学心境‘知行合一、有教无类’从而一朝顿悟、超凡入圣,实属令人不可思量。
而心性神识之境界,大致可分为:
气定神闲、修心养性、明心见性、知行合一、无心无性、五个大境界。
这是心境,其实与修行并没有太大关系,讲究个一朝顿悟,即使是凡俗之中,不少人都拥有第二第三心境,进而百邪不侵、万法不沾,但是苦于没有引用操纵之法,所以平常来讲,也只能在被动的情况下防些污秽。
这也叫做气运加身,气数不绝。
孟轲现在的心境,便在明心见性,明本心见本性,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儿是一回事,但是有没有达到这一境界又是一回事。
归根结底,心性一说于无形气运息息相关,身具气运够足,则自身气数就更加厚重,心境实力自然而然便更为坚定,至于能否真正做到直面本心,其实孟轲也一直在摸索。
但是‘明心见性’一层心境的力量,孟轲可以操控,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用了。
比如当世许多大儒、得道高僧、出尘道长,也有可做到明心见性这一点儿的存在,但也只是能做到,却不能拥有这份心境的实力,或者不知如何去用。
任何的迷障、邪魅,在被孟轲全开神识之力的情况下,都会无所遁藏,神识之力越发强大,己身气数也会愈发浓厚,从而影响气机气血。
善养神魂之人也可做到这点,但与神识却有本质上的差别,归根结底,无外乎就是心性之变化。
气运、气数、气机、气力气血、武道修为,皆与自身心性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