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知,但是孟轲却知晓‘浩然正气’的恐怖,这是当年剑三曾对他提及过的,所以他记得异常清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此气,源于万物、溶于万物!
浩瀚至极、深奥玄妙。
天地浩然气,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寻常武者修灵气,就连一般的佛道二门也是如此,可偏偏儒家不同,修的是天地浩然正气。
此气,需拜入圣人门下获得文位后,才可主动吸纳以及运用,不过奈何此法不显于神州。
此气,贯长虹、惊日月、破苍穹、动乾坤!
此类人,被称之为儒修。
可惜当年剑三曾经说过,神州这方世界有古怪,三教修炼之法似乎从来都未显在古史当中,所以会‘修儒、善养天地浩然气者’几乎不存于当世。
这也代表着,即使身具浩然正气,那名叫做江哲的书生也无法使用此气御敌。
剑三当年的原话是说:“儒修,一个就连寻常世俗武者也不甚看中的修士一派,却是艰难走出了与佛道二教不同的道路。
真真正正的读书人、儒士,以善养正气为根基,故而不喜与人动武,如若动之,则正气引动天地大道,言出即法,以大势压迫。
无所能挡,无敌天下!
但因儒者重教义而轻武功,所以大都‘君子藏气于身,待时而动’,也正因此,日子一久,真正的儒修基本上都在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剑三,他本人也是一位儒修大家,虽说他长着一副粗旷的模样,与世人所理解的读书人格格不入,但这依然掩盖不了他的身份之一正是一名儒修。
按照他的话说,这叫做‘心有猛虎而细嗅蔷薇、面若雄狮而凝望苍穹。’
破庙内。
孟轲的轻笑声引起了众人注意,不过他并未解释,依旧盘腿静静坐着,不动如山坐亦如钟,不外如是。
“公子,不知您读的什么经义?”白衣绝色女子小倩问起了他。
书生江哲呼出一口气,打着精神强颜欢笑道:“没什么,礼圣经义而已。”
小倩与侍女二人虽然禁得住书生念叨,但是一直让他这般滔滔不绝,委实有些头疼,更何况破庙门口还有一名执剑者看不清修为,不容小觑,她们也只能选择闲聊两句,探探口风,
“唉,可怜我只是一名女子,读不得经义文章,不然这礼圣大人的书,我倒是想如公子这般肆意读研呢。”
江哲道:“科考在即,我这不过是温故而知新罢了,姑娘若是想看,我借与你一读?”
小倩摇摇头婉拒道:“还是免了,规矩不敢违。”
江哲闻言略有感叹,心想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德才二字,是最不可分家的,“无妨,这里没有外人,都是趁机避雨,即使读了我与这位公子也不会说出去的。”
边说还边指了指孟轲。
小倩有些为难,再次婉拒。
江哲又想说些什么,被正摇头的孟轲打断,“书生,她是不敢读圣人文章的,莫要强求了。”
江哲欲言又止,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低头看书不言。
小倩与身旁女子显得心事重重。
本来这次到庙中,是为了色诱他二人,借机吸取了他们的阳气,可是事到如今,他们二人倒是美色在前不为所动,这可有些急坏了她们。
阳气这东西,若是强行吸取,很容易就会遭受到天谴。
四人无言相伴。
孟轲又坐了一个时辰左右,眼瞅着等不来其余鬼怪或是那名红衣女鬼,终是按耐不住心中燥热,起身,将青铜剑插在侍女身旁,自己则坐在了小倩旁边。
书生抬头看了一眼孟轲,眉宇里尽是不解。
孟轲很自然的握起小倩玉手,引得她稍微挣扎起来,但终因他有意无意间流露的强悍气血所惊摄,一时间,尽是动弹不得。
书生装作若无其事。
就在他刚才抬头看向孟轲的时候,看到了对方一抹微笑,他这心里,亦是或多或少猜测到了什么,所以决定两耳不闻窗外事。
“姑娘,你的手好凉啊。”孟轲向她笑了笑。
小倩想抽回自己的手,可惜有心无力,就这般,一股诡异的气氛在破庙里蔓延开来,“外面大雨不断,天气微凉,小女子衣着单薄,所以…”
孟轲手指捏起她的下巴,如将一件玩物把握在手中,他仔细观赏了一下她的容颜,附耳在她耳边轻声道:“我的身子倒是燥热得很呢,要不我给你暖暖?
先从哪里暖开始呢?从腿?还是身体,还是…你那双脚呢?”
孟轲一边说着,一边上下其手。
小倩顿时有些不自在,想要挣脱出去,可是身子就像是被禁锢了一般,无法动弹半步。
“公子…莫要心急,小倩有些不舒服了。”
白衣女子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先服软,好让孟轲放松警惕,以寻找时机。
她身旁的侍女被一股凌厉剑气围绕,竟也是如小倩一般无法动弹,而且就连话都很难讲出来,浑身上下如是被外面的大雨淋到一般,湿透了。
就在小倩以为对方被自己的三言两语打动了时,令众人意想不到一幕发生了。
孟轲居然眼疾手快的掐着小倩的脖子。
书生豁然起身,退后了两步,有些受了惊吓,但是好歹强自镇定了下来,最坏最倒霉的结果,在刚才已经有所预料了。
“你知道此时此刻我想做什么?”孟轲掐着小倩的脖子问道。
孤魂野鬼没有呼吸,即使被人掐着脖子,也没有任何呼吸急促的感觉,但是,来源于内心的不安、心悸,以及灵魂上的痛楚,却数倍于拥有着肉身的平凡人。
小倩艰难的说着,“公子…你我素未相识,为何…为何如此?”
她的目光带有几分乞求,看向了书生江哲,他如作壁上观,充耳不闻,将自身置于事外,如此行径,皆因他已隐约猜测到了那两名女子的身份,惊惧之余只能如此。
“是啊,人鬼殊途,你我自然素不相识。”
孟轲一言道出,书生惊色,小倩与那名毫无存在感的侍女,皆是脸色煞白。
对方来头不小,修为不清,这次遇到麻烦了。
她二人心中开始胡思乱想,如今被他强悍气血逼迫,只得想办法先脱身在做它想。
“公子,您说这话,小…”
小倩想‘辩驳’两句,可惜孟轲掐在她脖子上的手力道突然重了几分,令她无法说话。
“我没心情和你打马虎眼,你可知道荒山中有位……”
孟轲还未说完,却发现一股奇特的灵力波动徐徐扩散开来,回荡在破庙之中。
正感好奇时,却突然发现‘女鬼小倩’已经化作一缕幽雾遁走。
“大意了,竟被她算计了。”孟轲喃喃一声,随后拿起青铜剑,便将被剑气困住、无法遁逃的侍女一剑斩杀,就此魂飞魄散、永世不存。
突然。
庙内阴风大作,残破佛像摇晃摆动,飞沙走石顷刻而起,迷雾弥漫,笼罩四周。
异象再度变化,犹如天地倒置、阴阳失调。
孟轲见状,微微皱了皱眉头,“没想到,这破庙内居然被她们动了手脚,其实在踏进这里开始,我便于无声无息中,中了幻境。”
书生江哲见庙内狂风四起,顾不得自身安危,连忙将书箱抱起在怀,这里面可都是圣人文章,不容受损。
“公子、大侠,我…我们该怎么办?”
江哲已经有些手足无措。
孟轲此刻没有心情搭理他,在这座破庙突然刮起狂风时,他就已经知道,出不去了,既如此,倒不如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一切阴谋狡诈的手段皆一力破之!
破庙仿佛重归于混沌,待清浊分开之际,已大换容颜。
此刻,书生江哲与孟轲,二人静静矗立在了一座古城墙面前。
破庙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座古城。
城墙厚重真实,刹那之间,城门大开,其内有身影模糊、仿佛状若鬼魅的者掠门而出,以及若隐若现的幽雾浮现出来。
他们身着盔甲,威风凛凛、恐怖吓人!
孟轲死盯着古城,双眼凝聚,喃喃自语道:“阴兵借道?如此真实,绝不是幻境。”
江哲被深深震撼,也在自言自语,“传说是真的,这世界竟然真的有鬼!”
整座古城,渐渐被浓郁的幽雾环绕。
那一缕缕幽雾逐渐汇聚,于朦胧之中形成了一道天桥,桥身两旁是猛然生起的幽蓝色火焰。
如‘死’一般的沉寂气氛,缓缓蔓延开来。
古城宛若至九天而起,以幽雾搭桥,似欲降临人间。
‘哒、哒、哒…’
此时,突然有马蹄声响彻在孟轲与江哲二人耳旁,这声音和他们的心跳声完美呼应。
只见幽雾渐渐稀薄,城门口突然有一队像是从上古时期归来的黑甲士兵模样得‘人’站在那里,为首的有一人胯马而停。
孟轲的眼光凝视在古城旁,他看到那个骑马的古代士兵后,眉头突然一皱,那个人…没有头颅。
那兵将的鲜血从他得脖颈处缓缓流淌着,流淌在自己厚黑色的盔甲之上,他右手拿着一杆长矛,左手上正提着一个脑袋。
那…应该是他的头颅吧。
孟轲看到这一幕,并未像江哲一样表现出害怕惊惧,内心里反倒是没有任何波澜,就以这种场面而言,还远远无法让他感到惊惧,因为他知道,真正令人心悸的地方还未到来。
古城的兵将,一只眼睛流着鲜血、另一只眼睛已经腐烂的流着浓绿色的液体慢慢划过脸庞,滴在幽雾凝成的地面上。
这个脑袋面目扭曲,甚至皮肤都有着一道道类似蜘蛛网的裂痕出现,这些裂痕里转瞬便有鲜血溢出,整张脸瞬间像是沐浴在鲜血中,血淋淋的一幕非常可怖。
猛然间。
他笑了。
笑容凄凉而又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声音中透露着一阵沙哑和尖锐,将江哲的耳膜都是有些刺痛。
他不堪忍受,被吓到蹲在了地面,身子不停哆嗦、颤抖。
那尖锐刺耳的笑声愈来愈强烈。
此刻。
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
阴风陡然大起!
风里似乎弥漫着鲜血的腥味。
恐怖的气息旋即弥漫在四野。
一股凉意穿透他二人得身体里,刺进他们的骨中。
仿佛禁锢千年的阴寒之意突然得到释放,让人在大脑无法思考的一瞬颤抖起来,灰暗天幕之中,有一张人脸的模样正在成形,那是无头将军的脸。
他的脸在最后的微笑间被诡异的寒气冰冻住了。
恐怖的模样让孟轲与江哲看的清清楚楚,腮旁甚至有让人感到恶心的蠕虫在爬动着,他们缩成一团,正在贪婪的吸食他脸上的血肉。
江哲像是闻到了一股足以窒息的味道,心脏都在扑通扑通剧烈跳动着,他此刻非常想离开…但双腿就像是一下失去了知觉一般,不听使唤,无法动弹。
孟轲只是感觉那只恶鬼的恐怖神态有些令人恶心,除此之外,别无它想。
“书生,有笔墨吗?”到了此时此刻,孟轲已经感到一丝危机感,他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了。
书生江哲被吓的咽了几口唾液,颤颤巍巍的指了指书箱。
孟轲点了点头,从书箱里拿了一杆笔。
书生江哲刚想再说什么,却发现那古城中的幽雾已经弥漫过来,雾中还有着幽蓝色的火焰在绽放着,就像一张人脸,有着两个酒窝、正在娇笑着…
笑着笑着…脸上便慢慢浮现出了很多裂痕,眼珠子都掉了下来,流露着绿色液体,整张脸瞬间狰狞起来。
她就那样静静的看着你…仿佛…就矗立在你的身后…
就在你的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永远也无法磨灭的阴影,她将会永远缠着你…
江哲都被吓得无法言语。
无头将军的脸上有血滴落。
一滴…
两滴…
在书生眼中,那鲜血滴落就像是滴落在了自己的脸上一般。
“凡人!杀!”
一道充满着肃杀气息的声音陡然响起。
沉重、沙哑、淡然。
仿佛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许多手执长矛的古代士卒听到命令后,瞬间便朝向幽桥下冲去。
他们的样貌十分恐怖,有的肠子血淋淋的挂在外面,有的脸上有一条长达三厘米血痕,就像是蜈蚣静静趴在他们的脸上,肚子里被千万条蛆虫啃食爬行。
孟轲走到幽桥边。
一手执笔,一手负后。
漠然看向那些阴兵鬼将。
轻声道:“曾几何时,我也是名读书人啊。”
浩然正气那东西,他也有。
而且还会用,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能用,但是经过当年剑三的调教后,他确实会用了,这么多年一直没用,所蕴养的浩然气已经积累到了一种可怕的程度。
仍然坐在马上、于古城门口停立着的无头将军突然看向了孟轲,突然出乎意料的笑了起来,“凡人!气血盛又如何,不过为盘中餐!”
孟轲听到了他这一句话,深呼吸一声,道:“真是死于话多。”
深呼吸的那一口气,已将正气调足。
心有浩然正气,不惧妖魔鬼邪。
陡然之间,他手握毛笔,临空写字。
虚空居然真的浮现出了一行厚重的古文字,自然而然地透露出古朴浩瀚之意。
这行字猛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映照的这里如同白昼。
就连孟轲身后的江哲都被这光芒照耀在身,强光刺眼,他连忙捂住眼睛。
光芒消失后,古城上一切的异象都已不复存在。
他们二人似是脱离幻境,又回到了此刻已然尘埃落定的破庙内。
古城、无头将军、幽卒,全部消失的干干净净。
他们连消失前的怒吼声都没来得及嘶喊出来。
所有的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孟轲适才在空中写的一行话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中庸之道,人道为尊。
君子心存浩然正气,一切鬼神敬而远之。
此儒家人道正气。
可制万千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