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九章 宁和郡主(1 / 1)鹊桥小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在两日后的晌午,何三一脸笑意地回来了。

“何大哥,是好消息?”夏花道。

“不错,前些天没有消息传出,是不知上面对你家姑姑是什么态度,如今逐渐明朗,太后娘娘待她当是挺好。”何三道。

“真的?这太好了,何大哥,这消息可靠吗?”夏花道。

“放心,应是没错的。”何三道。

夏花笑嘻嘻瞧着何三,又看向曹怀诚,不禁又蹦又跳。

如此以来,众人心下落定。这是夏花第二回来都城了,皆因有事没能好好逛逛,既是在这儿,也就不急着返回。何三对都城颇为熟悉,余下几日,他带着夏花和曹怀诚大致溜达了一圈。夏花买了些都城特有之物,曹怀诚挑了些女子饰物,一看就是送给新婚妻子的。

“二爷,咱们该回去了。”来福道。

谢皓粼似未听见,眼睛盯着前方人群中那一抹亮色,曾经他和她来了多次“巧遇”,从未像今儿这般的不期而遇,然,他的脚步迟迟未动,就这般远远地望着,直到消失不见。

夏花似有所察觉,回头望了望,黑压压的人群,她自嘲一笑,摇摇头。

两日后,夏花三人启程回了府城。她先回了庄子,将打探的消息说了,众人心中石头落下,见家中一切尚好,翌日,她又去了绣庄。绣坊下工后,她将都城带回的东西分给绣娘。她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和小姐妹们一处叙话,这天聊的颇晚,想着明儿还要上工,催促着大伙儿歇息。

两天下来,夏花见曹元慧眉宇间隐隐有些愁色,莫非她愁嫁了。用饭时,便挨着她坐下。

“慧姐姐,是不是绣坊的事儿有些闹心?”夏花道。

“没,绣坊无事。”语闭,又添一句,“晚饭后,来找你。”

夏花笑着点点头。

夏花回房后,随意翻着书,等着曹元慧。一刻钟后,人便来了。

“快坐,慧姐姐。”夏花道。

曹元慧叹了口气,犹豫一瞬道:“家里给我说了一门亲事,可我......。”

“可你不欢喜?”夏花道。

“嗯,然,娘说我的年岁已经不小,再拖就没好人家了。”曹元慧道。

“舅舅舅母已经定下了吗?”夏花道。

“那倒还没有,不过差不离了。”曹元慧道。

“慧姐姐有中意的吗?”夏花道。

曹元慧一愣,想着夏花一向直来直去,”没有。”

“哦,你可见过那人?”夏花道。

“小时见过,好些年没见了。阿花,倘若我真嫁过去了,还能绣坊上工吗?”曹元慧道。

“慧姐姐是担心成亲就在家里,不能来上工,才不欢喜这门亲事?”夏花道。

曹元慧想了想,“是也不是,我也说不准。”

“这么说吧,倘若你成亲后依然可以来上工,你还排斥吗?”夏花道。

曹元慧认真思索着,好似这般她也没有不愿嫁给那人了,况小时候,她欺负他,他仿佛只是哭,也没见他告状。

“好像没有。”曹元慧道。

“慧姐姐,那这事儿就只有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夏花道。

“嗯呐,多谢你,阿花,我先回房了。”曹元慧道。

“哎哟,谢啥。”夏花打开门,见她走了一段才回身关门。

翌日一早,曹元慧似乎想通了,眉宇舒展,晚饭后,又去寻了夏花。

“怎么?慧姐姐有好消息告诉我?”夏花打趣道。

“也不算吧。姐姐想着,定下之前,先问问他,若是他同意成亲之后,我还能来绣坊,那我便嫁他,若是不同意,咱俩各走各的。”曹元慧道。

“慧姐姐想清楚便好。”夏花道。

两姐妹又叙了会儿子别的,方才散了。

五日后,夏群辉回来了。夏花惊讶不已,她差点儿没认出,先时她就一直知晓夏群辉容貌姣好,可今儿换了一身装扮,真真清丽绝伦,那天上的仙女也就这般了吧。

曹怀信愣得掉了下巴,心道,夏群辉虽然已过双十年华,然,此时一见,比那二八的小姑娘更甚一筹。

夏花拉着夏群辉左看右看,啧啧称赞,“不得了,不得了,今儿咱们绣庄可是有仙女降临。”

“你就变着法子打趣姑姑,走,咱们回房去。”夏群晖道。

夏花瞧见夏群晖后面跟着两个年轻姑娘,两个婆子,看穿着像宫中打扮。

夏群晖一时还不适应,差点儿忘记这茬。

“怀信,烦你将两位嚒嚒和妹妹请进里面喝茶,我去去就来。”夏群晖道。

为首的嬷嬷略一沉吟,便跟着去了。

“姑姑,这到底咋回事?”夏花道。

“别急,慢慢说给你听。”夏群晖道。

夏群晖当日进宫,不知怎么就投了太后娘娘的缘,几日相处下来,越发觉得她有太后年轻时的影子,心下想认作义女,便向今上说起这事儿,于今上看来,只要太后高兴,况又不是大事儿,自然没有反驳的理。

夏群晖听闻,怔了半日,自个儿摇身一变,就成了宫里的人,惶恐不已,不知如何是好,夏花不在,又没有可商量的人,然,她心下知晓,太后的意思岂能置喙,只得按下不提。又过了几日,她与太后娘娘倒是越发投机,渐渐地便没有先时忐忑。

忽的有一日,今上忧心忡忡来到永安宫。太后一向不过问前朝之事儿,便也不提,只是叙些寻常,然,今上频繁叹气,且心不在焉。

“陛下,遇上难事了?满朝的臣子没有替你分忧的?”太后道。

“哎,这事儿也不怪他们。”吴乾宗道。

大理国与大吴乃邻国,且向来友好,如今新的国君上任,为延续两国邦交,为他嫡次子求娶大吴郡主为王妃,然,吴乾宗女儿皆已出嫁,只余下一个八岁的小公主。宗室和大臣倒是有适龄女子,然皆不愿让女儿嫁去那偏远之地。

当然,吴乾宗可以强行下旨,可还不到最后关头。

太后不语,过了会儿子道:“哀家前些日子不是收了一个义女,容貌品行尚佳,只是宫里规矩差了点儿,但这倒不是紧要的,陛下,你意下如何?”

“倒也可行,这也不是没有先例,不过母后刚刚认了她,您舍得?”吴乾宗道。

“哀家自然舍不得,不说她,就说那双巧手,然,陛下有所不知,辉儿今年二十一了,可还未定下人家,这样的年岁不说在乡下,就是都城也难说亲。她虽说不在意,也向哀家提过,日后自梳便是。但,好好的姑娘儿岂不让人心疼,况哀家瞧她并非打定主意。如今这门婚事于她算是好事一桩。”太后道。

“哦?还有这回事,依母后所言倒是好法子。”吴乾宗道。

“陛下,你慢着下旨,待哀家问问辉儿。”太后道。

吴乾宗点点头。

吴乾宗走后,太后便将夏群晖叫到了跟前,将此事一五一十告知了她。

“太后娘娘觉着辉儿可以嫁就嫁。”夏群晖道。

“你这孩子,不瞒你说,哀家这般做不单单为了你。”太后道。

“辉儿知晓,太后娘娘,辉儿愿意的。”夏群晖面色平静,不见一丝波澜。

太后拍了拍夏群辉的手,道了句好孩子。

翌日,吴乾宗封了夏群辉为大吴郡主,赐号“宁和”……。

夏花听后,怔了半日,这也太离奇了,进了一趟宫就成了和亲的郡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