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旭杨中弹身亡的时候,为了总览全局而上了战场西北侧山头的鲁总兵就暗道不好,根本没等安旭杨的人过来传信,直接派出了那1000精锐私兵组成的预备队,并让马家十勇士领队。
只要有精锐补上那些动摇的地方,有读得懂战局的基层指挥员维持住阵线,就不至于让一线陷入崩溃的境地。
按照鲁总兵的想法,只要能维持有组织的阵战,凭借马家压倒性的战力,一旦打穿沈思诚那单薄的前阵,后面的3000土兵根本不堪一击。
但是,当一线全军出现混乱,沈思诚自领重骑兵把他们冲得四分五裂的时候,鲁总兵就已经心下了然——前线的溃败已经没救了。
布依、苗家的土兵也在沈家武士的指挥下杀入了战场,失去了组织力的贵阳府兵反而成了被肆意追杀的鱼腩。
于是,他向马文英提议道:
“主公,我前阵已溃,而贼军气势正盛,再打下去胜负难料,不若先撤一阵,收拢溃兵,从长计议。”
眉头紧锁的马文英犹豫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沈家小儿确实有两下子,撤吧。”
这时候继续投入预备队,确实有可能推回去,然后把那些无组织的土兵碾压了,再包围沈家的正规军。
但是,万一溃败的趋势继续传导,也有可能被沈思诚一口气打穿全军……
3000土兵一旦追杀起来,效果不比3000府兵差,那可就亏大了!
马文英也不想赌,看来沈思诚敢打野战也是有道理的,还是保存有生力量,等待遵义府的援兵为妥。
鲁总兵拱手:“诺。”
然后下令:
“鸣金,收兵!”
马家十勇士正带着1000精锐冲向混乱的战场,打算凭借个人战力的优势,直接冲垮陷入混战的土兵。
却不想,这时候身后传来了意味着收兵的金鸣声。
“妈蛋!”
马步庭的眉眼拧作一团,仰头叹了口气,忿然勒马,大骂一声。
其他几个勇士和私兵精锐们也极为懊恼,但既然是军令,就不得不从。
就在他们灰心丧气,正要调头的关口,一骑敌将突破了乱军飞驰而来,大喊道:
“安顺镇守将军、沈思诚在此!”
而他身后五十步开外的沈家武士们也在一边拼命催马向前,一边大呼:
“主公小心!”“主公稍待!”
没办法,沈思诚的坐骑虽是冷血重型马,但怎么说也是系统认证的极品战马,速度甚至能跟良品中型马有一拼,自然不是他们能赶得上的。
利用线膛枪和重型战马阴了马家军的前阵,到目前为止确实取得了比预想中还好的效果。
但这也让沈思诚想到了一种可能——马文英放弃在这里决胜负的想法,转而收拢兵力,在安平县至府城这一线到处种植防御工事,强行打呆仗、硬仗,或者干脆跑回贵阳……
无论如何,只要马文英放弃了在这里决胜的想法,自己又缺乏足够的骑兵追击,那么马文英大可以从容撤退,精锐和主力都不会有什么大损伤。
哪怕以后再打野地决战,恐怕也占不了“攻其不备”的便宜了。
所以,为了初步解决沈家的生存问题,在这里把马文英的军队留住,很有必要!
要留人,自然得拿出些诱饵。
而最好的诱饵……又莫过于自己——安顺沈家嫡流中唯一的男性!
先前那个打算撤退的小头目,不就是怀着搏个富贵的想法,才把自己的人头搭进来了吗?
看到敌方的预备队正在往战场赶,深怕马文英突然鸣金收兵的沈思诚当即提到全速,直奔敌方。
几次战斗下来,他早已对自己的武力有了足够的自信——不就是卖一波自己吗?小意思。
而马家十勇士见了这情形,顿时狂喜!
敌方大将就在眼前,那还等啥?
军令?不好意思,情况有变,我等要临机决断了!
“都给我上!拿下他的人头就啥都有了!”
马步庭一边大呼,一边拍马舞枪迎了上去。
然而,一个照面之后,马步庭的长枪就脱手飞出,手臂也被槊刃刺穿,割断了一半。
“小心!敌将、凶悍!”
马步庭忍着疼痛、龇牙咧嘴地说道。
马步庭身后的两名亲卫的实力就不足以保命了,虽是左右夹击,却被沈思诚完美地一槊双杀。
另一名“十勇士”之一的杨栋也拍马挺枪来援,却不想只一合就被刺于马下。
两个回合,十勇士就一死一伤,让周遭的马家私兵颇受震慑。
但他们毕竟是精锐,就算死两个斗将也不足以让他们胆怯而退,只是一时间有些发懵。
这时,马步庭大呼:
“都别怕死!刺马!刺他的马!斩了他,功劳大家一起分!”
持枪步战的马家精锐们顿时被点醒了,咬着牙重新结了阵顶了上去——重型马冲刺时的场面和动静,让他们下意识地散开了。
面对硬扛着恐惧也要围上来的马家私兵,沈思诚不得不降下马速,与之周旋。
战场西北侧的山头上,鲁总兵见十勇士与预备队明明都要回来了,却又被敌骑追上,本来也没太在意——留下几百骑遮蔽一下不就好了吗?
但是看着连步兵也纷纷,心知出了岔子:“怎么回事?传令兵,去探一下!”
“诺!”
然而传令兵刚刚上马,预备队那边就有一骑驰向山头,隔着两百步大喊:“一骑冲阵者,沈思诚也!”
鲁总兵和马文英一听,眼睛都快瞪出来了,接着又面面相觑了一会儿。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年轻人啊,就知道莽?
一两千人你莽一莽说不定就莽穿了。
但现在马家精锐两千俱在,四千府兵也状态完好,如果趁着交战收拢些溃兵,指不定还能让一两千溃兵恢复战斗力。
何况,十勇士和预备队的一千精锐几乎把沈思诚的三面围住了!
只要沈思诚一死,大事可定!
于是,马文英喘着粗气下令道:
“传令,全军进兵!所有骑兵立即驰援,截击沈军!不得走了沈思诚!”
“诺!”
仍在待命的400余名骑兵立即领命而去。
预备队剩余的4000余人也在各营指挥使、队率、伍长的号令声中,迈步走向正在交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