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起老子,我其实很时候就有做一位隐士的想法了,可以不问世事,淡看江湖烟云,多么惬意又舒畅的日子呀!呵呵……”
孟昶笑道:“人们往往将老子看成是隐士的代表,将道家与隐士简单地划上等号,并认为隐士是逃避现实的一批人,这种看法也是不准确的。隐士是指拒不与当政者合作的士人,而老子长期担任周之“守藏史”,当了一辈子的官,是在晚年才“见周之衰,乃遂去”的,因此将老子归为隐士是不妥的。至于隐士逃避现实,这种常见的法也是不准确的。隐士的隐居是为了“求志”,他们并没有忘却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社会,把下放在心上。”
又:“庄子就是这种隐士的典型,庄子自己就过:“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下,则根深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这明,隐士的“隐”不过是“待时”,他们并非是逃避现实,而是对现实的看法和对待现实的态度与众不同而已。抨击时政、反思传统和批判世俗,是隐士关心社会的独特方式,隐居不仕是他们成为社会批判意识的主要承担者之必要条件。”
兰笑道:“儒家的忧患意识经常为人们所称道,提起古饶忧患意识人们往往归之于儒家,似乎只有儒家才具有忧患意识,其实道家也具有忧患意识。儒道两家的忧患意识各有其关注的方面,两者的价值不可互相替代。儒家式的忧患意识关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道家式的忧患意识则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阅终极关怀。”
歌疑惑道:“难道儒道不是一样东西?”
兰笑道:“老、庄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在于他们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敏锐地看到了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对策,那就是用自然主义来矫正和补救人类行为的偏差和失误。老、庄这种基于自然主义价值观的忧患意识是站在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高度上来思考问题,因而便具有了不同于儒家的眼光,他们所提出和思考的问题对于现代人类来,往往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这也是道家学受到当今世界各国的学术思想界普遍重视的原因。”
歌笑道:“我只知道无为而不争,实话,我觉得这句话有点虚……”
兰:“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成是“以不争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朱熹就曾过:“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没有把不争作为获胜、获利的策略。”
歌:“哎呀,兰姐姐,你怎么还知道明朝的事呢?”
兰和孟昶互视一眼笑道:“呵呵呵……”
兰并不回答歌的问题,继续:“道家为什么主张“为而不争”呢?因为消减物欲、顺任自然、不勉强从事、不与人争,可以缓解自身承受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使人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至于“以不争为争”,则是后人对道家之不争的发挥和实际应用。同这种后起之义相比,老庄的不争属于“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后者则属于“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把后来才有的解释和发挥应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
又:“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常见的误读是将之等同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胜”字在这里是“优于”、“胜过”的意思,而不是“战胜”、“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孟昶笑道:“正是由于观察到柔弱的优势,老子才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的名言,希望人们“守柔”即保持柔弱,推迟乃至避免走向刚强,使自己尽可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此外,道家推崇柔弱的价值同“不争”一样,亦具有缓解个人生存压力和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意义和社会功用。至于“以柔克刚”,则是后人对“柔弱胜刚强”的发挥和应用,作为一种啃制胜的策略和方法。”
又:“不过这样一来,就由“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
歌:“以柔克刚这个道理我懂,可是我有一事不明……”
兰笑道:“还在为我怎么知道明朝皇帝的事,而奇怪?”
孟昶笑道:“看样子不清楚,妹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歌笑道:“不为难的话,我也就不问了,我总不能强人所难嘛,只不过话题感到这里我也想要问个清楚吧,既然已经到这里,不问的话岂不是有点虚假虚伪吗?我们也聊了这么多的话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