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莫怕,七公我向来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红七公一手捋着一绺胡须,一手比出三根手指头,“只要三贯铜钱,消灾的法事我包了!”
话音刚落陶仲淮险些没栽倒在地,看着红七公比出的三根手指五味参杂的情绪中又多出了一丝不敢置信:“要那么多?”
“这已经是最低的了——”红七公道,“法度有缘人,法金可见证缘主的诚心!不收法金做了法也没用的!”
“唔……”
“三贯铜钱换不了吃亏换不了上当,只会换得运势腾空上——”
“我家中还有事,先走了!卦金你去找我娘要吧!”不再看红七公手舞足蹈的说着天花乱坠的广告用语。陶仲淮转身飞速撤离。
太贵了!就算他以后真的有那么倒霉,可既然有平步青云,身居庙堂之运,那么等有钱了再消灾貌似也为时不晚!
——
又是一夜心事重重辗转难眠,他一向不是一个多喜欢猜疑的人,如今经历的每件事却都让他不由得猜疑。
“我本来也没打算离开你家,你现在好了刚好可以给我一个说法,就这样收尾不挺好吗?”
白日里女子说的话在心中数次回响,却也使他数次怀疑到底是不是听错了。不打算离开么?可她究竟是想要什么?
人一旦想的多了,失眠就自然而然的来了。如此翻来覆去度夜如年,听到外面传来第一声鸡叫的时候才忽然有了些睡意,阖眼朦胧睡去。
结果自觉睡未踏实,便被一棍子敲醒。
“你还能再没出息点吗?!读书读不好,居然跑去算命!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睡!给我起来!”果然是他娘拿着擀面杖气势凌人的站在床侧。
陶仲淮如遭雷击,唰得坐起身来:“娘……”
“别叫我娘!我没你这么没用又败家的儿子!”妇人怒道,“你爹可是在你小时候就常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你因未登科居然就跑去算命!哪里还有一点君子气节!如果是再遇上点不如意的事情,你是不是就要剃了头去当和尚呀!”
“娘……我是未能入考,不是未登科……”虽然有点怂,但陶仲淮还是纠正了母亲的口误。
“闭嘴!不管是未登科还是未入考不都是一样吗!你自找的!”妇人只觉得看到儿子就被气的喘不过气来,拍着胸口道,“怎么养出你这么个惹是生非不知廉耻毫无气节的儿子!我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娘……我错了……我这就起床温习旧课……”陶仲淮见状连忙认错,登上鞋就要走。
“你还温习什么旧课!你的书不是全丢了吗?!”
对哦,在淄川时全丢了。
陶仲淮又顿住了脚步:“娘……我……”
“你什么你!黎姑娘的事你赶紧准备!”妇人仍是怒气冲冲。
“什么?”陶仲淮愣住,“准备什么?”
“你说准备什么?你对人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妇人怒气值又涨,“人家姑娘一直都等着要你的说法呢!你居然能这般若无其事!哪里还有些大丈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