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青川把身体扭向右边,迎上导演搜索得很刻意的目光,幅度不大地点点头,“傅导,我在这里。”
“怎么称呼来着”,导演眼神落在言青川脸上,脸却微微像右侧偏了偏,依稀像对着齐蓝发问。对比眼眶来略大的黑瞳仁,随着偏头的动作,从正中游移到左侧,仍是看住她。
“言青川”,她只当这是在问自己,言简意赅道。
导演错开视线,滑到齐蓝脸上一瞬,又迅速回到言青川眉间。
“哪个川?”
“山河大川的川。”
“哟,这个名字画面感很好啊,清爽大气”,烟盒再次敲在桌面上,伴着话音显得很脆朗,“川儿,对这些名字,你有什么想法?按你的经验,他们的考虑哪个比较合理?”
言青川顿了顿,忍住下意识去找齐蓝的冲动,“您这声川儿,看来以后我得多个昵称了”,她笑着应了句,心里飞快组织起语言,“您刚刚,名字重要也不重要,是这个道理。您的作品嘛,提个无名都有人追着看。”
会议室里适时响起轻笑。
导演也跟着笑,脸上深浅不一的纹路打叠起来,看不太分明。“你们几个大老爷们儿,听听我们川儿这话得,舒坦。尤其是你们仨”,他往大乐、温故和齐蓝的位置点零,“学着点,别老和我呛声。不过川儿啊”,话锋一转,“漂亮话一会儿再好好,就这几个名字,你具体。”
言青川轻声“嗯”着,“综合大家刚刚的想法,其实不管是创作端还是市场端,都有个共识,就是名字要贴合这部作品的气质,并且要延伸出表达。现在备选的都符合上述标准,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起名方式有很大不同,不管最后定哪个,都挺特别的。”
“得,各打五十大板”,导演把烟盒往桌上一扣。
言青川手里的笔从右手换到左手,又换回来,忍不住看了齐蓝一眼。
“有啥啥,老头儿就喜欢有人跟他唱反调”,不等看明白齐蓝的表情,身侧传来懒洋洋的一声。
“您接着往下听嘛”,她定了定神,“在贴合气质和有表达的前提下,可能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这部戏叫沉浮破晓长夜都没有区别,包括我。我只会在看到海报的时候稍微想一下,哇塞不愧是傅导的作品,名字都起得这么简洁有力,一听就知道是精品正剧。如果效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并且如果倪总的审查情况真的存在,那选一个操作上便利的名字,当然是最优解。”
“言老师觉得”,对面传来问话,言青川注意到原本贴合在han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灿烂夸张了些,“这几个名字在表达层面的量级是等同的?”,han问。
言青川微微向椅子前端挪了挪,放缓语气,“嗯,怎么呢,我在试着只从一个稍有品位的普通观众这个定位来想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认可这个项目的初始受众是稍有品味的普通观众这个定位吧”,这话得绕,她稍停了停才继续,“在只看到简单物料或者剧情简介的时候,这几个标题在信息量和况味上都差不多,很少人会去考证标题是不是承载了什么东西,只要上口、好记、海报啊字体设计得有意境,任务就完成了。咱们现在能在几个名字里分出差别,是建立在我们完成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会有多么厉害的呈现的前提上的。”
“但观众总会最后看到成片的,等到它大爆,观众反过来再做考据和二次创作的时候,标题环节薄弱掉,就晚了”,han紧紧跟住。
“其实这种自发性地挖梗、解读和再创作,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其实我本人就是个喜欢刷好剧做考据写解读的人,厚着脸皮打个广告啊”,言青川突然觉得有股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放松,打了个岔,“我自己有个专门讲剧的播客,蒋剧能,电视剧的剧,在做有兴趣的可以赏脸听两块钱的。内容是我日常看剧的分享,相信当中有特别多过度解读。主创如果有回应,我发现,诶,对了,就会很高兴但如果没有任何官方解读也毫不影响,我觉得自洽就行,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你的现在流行的起名方式都是什么样的?”导演突然出声。
“您随便打开一个平台首页或者剧集的分栏就知道,我只个比较显着的趋势,就是以长句做名字。用一个完整句式做名字的特别流行,主谓宾齐整,而且越来越长。这样的标题好上口,有趣,直给,好传播。当然,年轻偶像剧这么用的多一点。”
“我们这个本子也很年轻嘛”,导演终于忍不住,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男主角还是顶流偶像,要不要再想几个符合流行趋势的名字啊?”
这下不用言青川着意观察,光身上齐刷刷扎来的几道注视,就足够她头皮发炸。
“导演您笑了”,她尽量不当回事,“这个起名法儿在22岁以下人群里或许有正向反馈,但咱们这个作品的受众要更高阶一点,还是偏爱隐晦有想象空间的东西。所以目前备选的思路挺对的,就我看没有再换调子的必要。”
落在身上的视线又轻轻挪开。
“哼哼”,导演夹着没点燃的烟卷,意味不明地哼了两下,“所以你投破晓的票。”
话在舌头上转了两转。
“如果确实存在片名的情绪导向会影响过审的情况,对,破晓要更占优势,虽然可能会丧失一些事后的嚼劲。”这后半句,言青川略有抱歉地对着han。
“确实是存在的”,倪宇解释,声音更加低沉,透着不容置疑,“而且我们这么大手笔,一旦官宣,不管是媒体还是观众,肯定都闻风关注。现在的审查是这样,没有标准,只看影响,关注度越高越容易成为靶子,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这点。”
会议室又重新静默下来。
言青川拧开手边的矿泉水,借着仰头,视线藏在半阖的眼皮和睫毛间,环顾一圈。
“但是你还”,依然是导演打破静默,言青川放下瓶子拧完瓶盖,才意识到这个“你”指的是自己。她连忙坐正,表示自己在听。
“你这几个标题的信息量不大?”导演把话完。
“是信息量相近,但基本的功能都完成了,在正式上线前。”
这会开得言青川全身心体验到什么桨心力交瘁”。导演的风格还真是千差万别,这位爱走极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做派,让热衷搞平衡的秤,应对得左支右绌。
“就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呗”,导演终于点燃了烟,深吸一口。
辰光接近中午,房间并不明亮,只在恰好的角度,日光能顺着一幅与一幅窗帘的缝隙溜进来参观,过不多时,又百无聊赖地溜走,或是另找一幅缝隙,试试场面会有什么不同。
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同。一样的人,摆出相同的姿态,在固定的座位,着排演好的台本。
言青川没回应,这句话大概也不需要人回应。她手里翻着面前的纸沓,忍住羞意找到自己那份剧本修改意见。
望平街
报贩边跑边喊,“老枪喉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号外!号外!德国进攻波澜,俄国出兵,希特勒闪电战,快来看号外!
顾汉声闻言停住,回身掏钱买了一张报纸。也不看,卷好握在手里,步调不变地走过一个路口,右转,走进一幢门脸堂皇的大楼。
同僚:汉声,看到报纸啦?哦哟,不得了了。压低声音昨
顾汉声流利上海话:还没细看,只听报贩欧洲那边打起来了?
同僚压低声音:这里怕是也快了。
两人边上楼,边胡乱地和迎面而来的同事招呼问好。
同僚:昨七十六号开了个会你知道哇?滑稽得哟。
顾汉声眼睛迅速眯起再松开。
顾汉声:不好在这里聊的。
同僚:也是,也是。下班,下班去我那个亭子间打个茶围。
顾汉声点头应是。
顾汉声,顾汉声,汉声。
言青川猛地抬头,下意识要找齐蓝。
“怎么,川儿,想到什么就大声。”
动作并没有逃过导演的法眼。
“就瞎想了一下”,她心里发虚,“大家觉得就用汉声做名字怎么样,既可以指代主人公,汉又有民族性在里面。故事里的能人志士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发出民族的呐喊声,多传递向上的价值观啊。就是不知道拿男主名字做剧名,会不会落俗套……”
“我觉得还斜,大乐冬眠了半路,终于舍得吭声,“比其他的更明白,不弄玄虚。”
“那你怎么早想不到,现在在这还行还斜,导演冷哼。
大乐耸肩,笑笑没话。
导演收起张牙舞爪的模样,偏头看右边,“齐蓝,你是主家,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