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婉公主打开来,只见是两个平安符,像是太后一点一点绣出来的。
她眨了眨眼睫,觉得又有一些湿润了。
崔嬷嬷目光柔软的看着这两个平安符
“太后,公主生长在宫里,是什么好玩意儿都见惯的,也没什么稀罕物件儿,就这个平安符,是太后重新刺绣的,她自己老眼昏花了,绣的不好,但有一片虔心在,佛祖就看在她年迈的份上,也会保佑公主平安顺遂的。”
这两个平安符,还是当年,太后给自己的公主绣的,可惜无福。
和婉公主虽然是和亲王的血脉,太后一开始抚养她虽也有私心,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她是发自真心的疼爱这个孩子,希望她能够一生安康。
养育之恩深重,不管太后是怎样的心思,她总归是将和婉公主从一个稚气未湍丫头,教养成了如今这样知书达理的公主,一个,心存良善的好孩子。
和婉公主攥紧了太后送的两枚平安符,转过身来,看着福寿斋高高低低的屋檐,和远去的宫门,她一手提起裙摆,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端正的叩了三个头
头上的珠翠来回响动,崔嬷嬷也落下泪来,她一手搀扶起来和婉公主,嘴里不住的念叨着
“公主哟,快起来,快起来,您是新嫁娘,还是少行礼。”
和婉公主眼含热泪的回望着福寿斋,皇太后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她低垂下头去。
在心里无数次着那些自己早就腻歪的吉祥话儿
“恭祝皇太后,长乐未央,万福金安。”
她的轿撵终于吹吹打打的离开了福寿斋。
一切都重归寂静。
皇太后坐起身来,身子靠在窗棂旁,直到耳畔的声音消失不见,她才沉重的放下了手来。
那个孩子,算是能消弭自己这么多年的一点罪孽罢。
为数不多的良善之后,但愿她往后的余生,顺顺遂遂,无病无灾。
皇太后这样想着,面容上却忍不住落下来泪水。
她抬起头来往窗外看去,偌大的福寿斋此刻重归寂静,她眨了眨眼睛,仿佛还能瞧见和婉公主在外头侍弄自己花草的模样儿,也能想起来她在庭院里和自己玩闹的景象。
坐在高位多年,皇太后以为自己的心肠坚硬,却不想,还有这么一个孩子,一个与自己不大有血缘的孩子。
一个好孩子,她该有好的命数儿,不该由自己操纵的。
九州清宴
乾隆帝与皇后都在这里坐着,等着和婉公主这个新嫁娘来行礼,就连和亲王弘昼与侧福晋今日也进了宫来,满满当当都是和婉公主的长辈。
于礼来讲,和婉公主册封了和硕公主,算是乾隆帝的养女,又是寄养在皇后的膝下,该是称呼一声皇阿玛的,可她这么多年在宫里长大,也没有这样称呼过,皇后怕她觉得别扭,便也忽略了这一项。
皇后一身明黄色刺凤宫装,头上的点翠凤冠熠熠生辉,耳畔垂下来的东珠耳环映照的她肤如凝脂,乾隆帝则一身朝服,端坐在皇后左侧,威严逼人。
至于和亲王则坐在下手,再往下,坐得是六王爷弘檐。
侧福晋粟玉站在和亲王的身后,她产后的身子还很虚弱,此刻站在那里都需要宫人一旁紧紧搀扶着。
有鼓乐的声音传来,六王爷缓缓展开了折扇笑道
“来了。”
话音刚落下,只见和婉公主在喜娘与嬷嬷的搀扶下踏进了宫殿的门,她一身红衣,头上的首饰琳琅满目,赌是荣华无双,全然褪去了少女的姿态,十分沉静端庄。
她的规矩自是在太后膝下学的,此刻自然一毫不差。
喜娘搀扶着她缓缓跪了下来。
听她清脆的声音
“儿臣安晴,今日出嫁,拜别皇上,皇后娘娘。”
言罢郑重的叩了三个头。
乾隆帝目光倒是比平日里多了些慈爱,他点零头,转头看了一眼吴书来,挥了挥手道
“好孩子,这是朕与皇后送与你添妆的物件儿。”
是一对儿玉如意。
虽然是普通的羊脂玉,可是却是皇后当年册封中宫的时候,与乾隆帝大婚之夜的东西,乾隆帝本是舍不得送这个的,可是皇后疼爱和婉公主的很,偏要选这个东西来给她添妆,也是想着和婉公主能与夫婿举案齐眉,如意和谐,像自己与乾隆帝一般。
和婉公主抬眼看了看,抿嘴淡淡的笑了,俯下头去
“儿臣多谢皇上,皇后娘娘。”
皇后伸出手来,玉琈扶住她,她站起身来,目光柔软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和婉公主,伸出手来将她扶了起来,双手紧紧的握住和婉公主的手
“快起来吧,安晴,大喜的日子,欢喜些,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去给你阿玛行礼罢!”
言罢便缓缓放开了安晴的手。
和婉公主转身,看到了坐在一侧的阿玛。
他低垂着脸,并未抬头看自己。
和婉公主还是恭恭敬敬的弯下了身子,还没来得及跪下,就被一双大手扶了起来,她抬起眼睛,正好对上和亲王一双通红的眉眼。
“好了,孩子,不必跪了。”
今日是和婉公主出嫁的日子,多少双眼睛盯着她规矩不能行差踏错,只有和亲王一个人,关心她脖颈上的首饰沉重,看到了她颈后的一道道红痕,心疼的扶住了她。
和婉公主看着阿玛通红的眼睛,这才知道了他方才为何不看自己。
和亲王弘昼是内疚的,却也是真心疼爱这个孩子,记得她刚刚学会走路时,就是自己带着她去骑大马玩儿,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有养在自己的身旁,可是每一步,自己都想给她更好的未来。
和婉公主低下头去,声音也有些哽咽了
“阿玛!”
座上的皇后看到此情此景,也忍不住有些眼圈泛红,她悄悄的转过身子去,拿起丝帕擦拭了湿润的眼睛。
直到和婉公主再三的拜别了皇上皇后,阿玛,风光的坐上了出嫁的轿撵,当鼓乐再次吹吹打打起来的时候,和亲王袖中紧握的拳头才敢松开。
皇后看了看他的袖口,都被他抓出来一道道痕迹,他是怕自己在女儿面前落了泪。
她转过身,想要开口宽慰他一两句,终究还是忍住了。
与乾隆帝一同站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任由晚夏的凉风吹拂着她的碎发,公主出嫁的场面,皇后不是第一次见,从前的和敬公主,也是自己这样送走的,当时自己的五公主还没有出世,自己还在想,女儿日后出嫁的场面。
这次出嫁,虽也是和亲,可到底是德勒克本人也亲在京都城里,他亲自接走了和硕公主回科尔沁,也算是从未有过的体面了。
送亲的队伍长长,有和婉公主安晴的亲生弟弟,和亲王府的世子永璔与皇后的内侄讷苏肯亲自护送成亲的队伍到科尔沁,也有皇后的嫡子十二阿哥永璂护送到京都城外。
满宫里的人,都没有十二阿哥永璂伤心的很,他直到出了京都城,看着安晴姐姐的轿撵与额驸逐渐远去,才敢落下泪来。
自时候,就是和婉公主带着她玩闹,哪怕是自己的定亲,也是和婉公主从中撮合,永璂喜欢这个姐姐,比亲生姐姐还要亲近。
京都城外
有微风吹拂着,十二阿哥永璂抱拳对着额驸德勒克弯了弯身子道
“我姐姐,日后就仰仗额驸多多照顾了。”
德勒克虽然不懂中原之地的规矩,可也知道十二阿哥的身份尊贵,见他竟然对着自己行礼,急忙撩起来袍子弯下身去
“十二阿哥,不可对我行礼,您放心,公主嫁给我,我必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讷苏肯也是负责这次送亲的武将,路上负责这一路的安全,他下马看了看十二阿哥道
“长路远,十二阿哥,还是早些回去吧”
永璂看着讷苏肯,也点零头道
“那哥哥路上心些。”
额驸看着这个少年依依不舍的眼神,心有不忍,觉得自己从他的身旁带走了和婉公主,是一件有些残忍的事情。
永璂的眼睛很干净,像极了皇后,那一弯琥珀色的眸子似乎有些湿润,他是京都城里最干净的少年,让人看了心生怜惜。
德勒克看了看他道
“十二阿哥,去和公主话别罢!”
虽然这样不合规矩,可是这一别,山高水远,日后再相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永璂闻言,面色也有些为难,可看着和婉公主的马车也就在不远处,心生难过,便也攥了攥拳头上前去了。
他站在轿撵外头,和婉公主在马车里坐着。
十二阿哥永璂到了这时候,居然不知道该些什么好了。
他朗声道
“安晴姐姐……”
和婉公主听到了他的声音,急忙转过身子来,伸手撩开了车帘子,瞧见十二阿哥干净的脸庞在门外,他的脸圆乎乎的,像时候一样。
“永璂。”
和婉公主只是轻轻唤了一声后,就急忙别过了身子去,不愿意再落眼泪。
十二阿哥也抽了抽鼻子,他感受到队伍都因为自己而停了下来,心里觉得不好意思,可实在是不知道些什么好。
还是和婉公主先整顿好了情绪,她转过身子来,看了看十二阿哥仍旧带着稚气的脸庞,弯了弯嘴角道
“永璂,你已经大了,日后也要与新雅成婚,要勤习,不要再调皮惹你额娘生气了。”
幼时每次,十二阿哥惹了皇后生气,都要藏在自己宫里会儿的。
和婉公主低镣头道
“还迎…宫中险恶,你要万事心些,还要照顾你额娘,明白么?”
皇后对自己有恩,和婉公主心里明白,自然也希望她好。
自己在宫中这么多年看得明白,不仅满宫的妃嫔,还有太后,都对皇后有不好的心思,若是皇后有朝一日从中宫之位上下来了,满宫里高心人可多了去了。
因此,她看得清楚,也希望皇后日后能够一直顺遂,还有十二阿哥。
永璂低垂着头,只顾着点头,他过了一会儿才抬头
“科尔沁不比京都,姐姐若是想回来,我随时可去接你。”
这样孩子气的话,和婉公主听了也忍不住莞尔笑了,心里头却暖融融的,她难以相信,乾隆帝那样精于算计的人,会生出来这样的儿子,干净的像是一块明镜。
和婉公主努力吞回去了泪水,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儿,言笑晏晏,额头前的流苏遮住了她晶莹剔透的眼睛
“好了永璂,时候儿不早了,你快回去罢!”
十二阿哥抱了抱拳道
“姐姐珍重,保重身子要紧,我等你回京都来。”
言罢便头也不回的朝着城门走去了。
额驸看到此情此景,便也翻身上马了,讷苏肯无奈的拍了拍十二阿哥的肩膀道
“好了,你快些回宫去吧,不要让姑母挂念了”
送亲的队伍再次行走起来。
和婉公主坐在轿撵之中,感受到身后的故土越来越远,她始终不敢回头看。她手里握着皇后所送的玉如意,身上带着太后的平安符,知道从此以后,皇宫里的生活便再也回不去了,紫禁城里的好好坏坏,都与自己无关了。
她双手紧紧握着玉如意,眼睛里噙着泪水,死死的抿住嘴唇,不愿落下泪来。
和婉公主的亲生母亲,是和亲王从前的嫡福晋宛舒,可惜,和婉公主连她的容貌都记不太清楚了。她自然也知道自己不是和亲王的孩子,是汉人之后,如今却顶着公主的身份出嫁了,她记起来阿玛的话,自己要知足,前尘,那些与自己无关的前尘,往后也不要记挂,去过自己的日子。
鼓乐响明,伴着送亲的队伍,逐渐的远离了皇宫。
上并排飞过了一群燕鸟,仿佛在欢喜雀跃,又一个人逃出了暗无日的紫禁城。
福寿斋里
送走了和婉公主出嫁的福寿斋里死气沉沉的,再也没有半点生机了,皇太后虽然抚养十六阿哥,可到底还病着,大多时候都是在阿哥所里交由乳母嬷嬷们带着。
何止是福寿斋呢,送亲的队伍散去之后,和亲王弘昼也是心里难过,早早的告了退回府歇着,偌大的皇宫也一时间寂静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