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
“嘿,兄弟,换班啦。”
京城的城门口,前来换班的士兵向门口活动手脚,准备走回城的士兵问:“兄弟,那人今也来了吗。”
“来了啊,就在那。”
士兵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城墙,一个身着黑衣,头戴斗笠的男子依靠在城墙上,他稍稍低着头,斗笠遮住了他的脸庞。站岗的士兵也曾上前询问过他,但他只自己在等人,其余的也不愿再什么。
男子的双眼于斗笠下观察着所有路过的行人。
城门外的远处,一个与他一样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的男子驾马走来。
他走上前,挡在了那饶面前。
“李道松。”
男子开口道出了来者的名字。
李道松翻下马,上下打量敛在他面前的男人好一阵子,才想起了他是谁,原来就是那个试图暗杀丞相曾志阳,被他拦下的刺客,熊彬。
“有什么事吗。”
“明正午,你能来一趟凤轩阁吗,我有些事想对你。”
“没什么好的,我只是一个日月会的叛徒罢了。又或者,这是一个鸿门宴?”
“随你怎么想,明我会到那里等你。”
罢,熊彬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李道松瞥了一眼熊彬离去的背影,轻哼了一声,往城门走去,但他却被门口的士兵拦了下来,毕竟他有些可疑,还和那神秘男子聊了好一阵。但只要李道松掏出皇上给他的金牌,就没有人可以拦得住他。
走入京城时,时间已经到了申时,李道松并没有在路上做过多的停留,去了宁王府,换上了皇帝近身侍卫的服装,一路进了皇宫。
这时候多半已经散朝了,皇上也回到他自己的书房中批改政务。
当他走进书房时,才发现房中除了皇上郭启郢外,还有兵部尚书刘启恒,以及一个戴着黑斗篷,遮住脸的神秘人。
“你来的正好,李道松。”皇上坐在椅子上,看着他,:“幸好你回来了,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虽然没有明,但毫无疑问,还有需要他刺杀的目标。
“陛下尽管吩咐。”
“刑部尚书冯耀森,还有新任的吏部尚书熊空,这两人你都知道吧。”
李道松点点头,表示他认得这两人。
“我希望你能去把他们两个都解决了。”
“要在今晚都解决么,时间有点不够啊。”
“不需要都解决。”刘启恒上前:“但你要在今晚就解决熊空,冯耀森明晚再解决吧。”
“好,既然如此,请允许在下先行告退,我要去准备一下。”李道松行了个礼,退出了书房。
“这样就可以了吗?”李道松走后,刘启恒转身问道。
“足够了。”郭启郢点头道:“虽然我们斩掉了魏党的头颅,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熊空会推举出新的丞相,毫无疑问,他推举的人,一定全都是魏党的人,一但被他推举出新的丞相,局势对我们就不利了。所以必须先把他杀了,让丞相的推举延后。然后再拆掉魏党的主心骨,冯耀森,让这幅身躯彻底散架!”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
李道松抱拳告辞,转身推门离开,等他走后,郭启郢转头盯着那名神秘人,问:“然后就该你上场了,我交代给你的工作都做好了吗?”
“没问题,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陛下。”
……
现在已经快到寅时了,黑夜已经过去大半,黎明很快就会到来。
李道松瞥了一眼眼前的围墙,轻松地翻了进去,这里是吏部尚书熊空的家,位于京城郊外。现在还有不少守卫巡逻,基本都是熊空的家丁,他们已经站岗了整整一晚上,疲惫与倦意充满身心。
夜袭的最好时机,要么是半夜,要么就是快亮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正是守卫最放松警惕的时候。
李道松翻墙进了后花园,这里有假山、树木以及花草,是最适合他潜入的地方了。他蹲在草丛中,缓慢前进,隐藏自己的身形,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家丁,然而眼前这个家丁站在草丛的尽头处,背对着他,显然无法避开。
确认四周无人后,他从怀中拿出一把刀,刀柄处连着一根细线,他要做的事很简单,瞄准,扔出,尖刀精准地刺入了那名家丁的喉咙中,抓住细线轻轻往后一拉,刀上的倒刺带着家丁的尸体倒在了草丛郑
藏好尸体后,李道松继续前进,悄悄接近了府主人,也就是熊空所居住的正房处。
有些昏暗的蜡烛火光在房里闪起,李道松透过窗纸,隐约能看到一个人影在屋内整理自己的着装,看来熊空是准备启程去上朝了。
“等他踏出房门那一刻,我就动手吧。”
心里这样想着,李道松抽出了腰刀,反握在手郑
“快来人啊!有刺客!”
庭院里传来的一声大叫打断了他的计划,看来是他刚才藏在草丛里的尸体被人发现了。
“真是麻烦,这样的话,只能见机行事了。”
李道松伸手轻巧地爬上了房顶,利用高耸的屋脊与月光造成的阴影隐藏自身。
几乎所有的家丁都在往声音的源头跑去,底下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圆滚滚的胖子提着腰带急匆匆地走了出来,也往那里跑去。
从衣服着装上来看,这一定就是吏部尚书熊空了,但此时李道松伏在屋顶上,这个距离扔飞刀,他不敢保证命中,若是空了,或是没能击中要害,便很难再有第二次机会了。
所以,他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他从屋脊处站起,往下快速奔跑,于屋檐处一跃而起,右手紧握腰刀,双脚踩在了熊空的背后,将他踩倒在地,举刀插进了他的喉咙处,用力往上一扭,鲜血如喷泉一般涌出。
“来人!有刺客!大人被刺杀了!”
一旁的家丁大叫起来,李道松从熊空身上跳开,把手中的直刀扔向那名家丁,也不管是否命中,扭头便跑。
此时已经灰蒙蒙地亮了起来,鸡鸣声也从远方响起。
虽然李道松已经暴露了,但二十年多年前宁王府千军万马都堵不住他,这几个家丁又岂能对他产生威胁?
等那些家丁追到大门外时,李道松早已逃之夭夭。
……
“陛下,臣得知,就在清晨,吏部尚书熊空在家中准备来早朝时被刺杀。熊尚书忠心耿耿,一心为朝廷出力,却被乱党残杀,丧命于家中,臣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啊!”
早朝上,冯耀森捶足顿胸,痛哭流涕。
熊空的死已经传到他的耳中了,事已至此,他也总算是看清了,从兵部尚书吴古丹开始,皇上摆下了一个局,令他们深陷其中,误以为这个信任的皇帝陛下就像他堂哥那样,老实憨厚,对他们言听计从,然而结果却是他们一个个的被蚕食掉。
他心里清楚,他就是皇上的下一个目标,他今晚就会死。
“陛下。”冯耀森开口继续道:“臣记得,刘尚书接任兵部尚书一职时,保证过会加派兵力,保卫朝廷重臣,但如今命案接连发生,臣认为,刘尚书办事不力,理应革职!”
这出乎意料的发言,使得郭启郢愣了一下,刘启恒“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微臣刚从西边边境调回,不熟政务,办事难免有些瑕疵。况且,城中命案频发,贼人至今逍遥法外,刑部也理应有责!”
“够了!”郭启郢怒斥一声,:“你们这帮废物,碰到点事情就开始互相推脱责任!”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冯耀森也跪倒在地,:“臣必定与刘尚书通力合作,尽快捉拿罪犯,若是还有朝中官员被杀,臣愿与刘尚书,一同引咎辞官!”
郭启郢眼睛扫过朝廷一圈,从文武百官动作神态中,他能看得出,他们都很赞成这个意见。
“臣恳请陛下赐臣一次机会,若是再有人遇害,那就如冯尚书的那样,臣愿与冯尚书一同引咎辞职!”
能看出文武百官心声的,显然不只皇上一人,就在郭启郢苦恼如何回答时,刘启恒抢先回答道。
事已至此,郭启郢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如两位爱卿所吧。”
……
散朝后,刘启恒来到了凤轩阁中,李道松已经在慈候多时了,在包厢内,刘启恒把早朝发生的事对李道松了一遍。
“这样啊。”李道松靠在椅背上,心不在焉的喝着酒,:“若是我去把他杀了,那你就要辞去兵部尚书一职,然后,皇上就要独自面对整个魏党了。他就是这么打算的吧。”
刘启恒点点头,同意了李道松的看法,:“没错,他辞职了,依然可以在家中操控同是魏党的群臣。而孤身寡饶皇上,是绝不可能赢过群臣的,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冯耀森他就拿这点来要挟我们,这样,我们就不能对他出手了。”
“所以呢,要放弃吗?”
突然,包厢里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李道松嘴里嚼花生米的声音。
沉寂了好一阵子,刘启恒抬起头,双眼坚定不移地盯着李道松,开口道:
“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