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刚刚在讨论什么,给哀家和皇上听听。”我这才留心到皇上身边有一位女子,头上带着九凤荒簪子,
身上穿着黑底刺金绣的凤舞九的衣服。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是却没有多少衰老的痕迹,想必她就是传中的皇太妃。
杏贞十分慌乱,真不知道怎么解释刚刚发生的事情,没想到鑫常在突然之间低声啜泣起来,道:“都是我不好,我身体不好才连累大家。”
“鑫常在妹妹也不想如此,只是不过气太冷,她穿的衣服太少。”杏贞看她哭的梨花带雨,寒地冻实在替她难过,忙替她解释。
没想到皇上只是低声细语的问道:“今突降大雪,气的确是冷,不怪你。”原以为皇上会怪罪于鑫常在,没想到却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谢皇上宽恕。”鑫常在连忙道,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皇上话锋一转,看着杏贞,问道:“你家什么名字。”
杏贞抬起头,看着他认真地回答道:“叶赫拉那氏杏贞,安徽宁池太广道员惠征之女。”
他低头深思了一下,将目光从杏贞身上移开,又接着问道:“杏贞,如同杏花一般贞洁,是喜欢杏花么?”
杏贞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道:“一枝红杏出墙来,在这样的美太妖媚。空谷生幽兰,兰花的美才配得上贞洁一词。
“恩,”他微笑着点点头,看着杏贞开心的到“看来你对诗词颇有造诣,朕也十分喜欢兰花。”
皇太妃端坐在椅子上,目光直视杏贞,到“贞洁一词向来是皇家最为看重的,你有这样的自我觉悟真是不错。”
没想到杏贞还没来得及完,就感觉旁边的鑫常在软软的向后倒过去,杏贞立马转身拉住她的胳膊,她笑了笑道:“今身体这样不适,真是对不住姐姐,让皇上见笑了。”
“你叫什么名字?”皇上看见鑫常在那张被冷风吹得红红的脸,心生怜爱,关心的问道。
“鑫常在。”鑫常在为自己刚刚的失误,感到十分不安,她红着脸,细声回答着。
“梦,这个字妙。”皇上很喜欢这个字,不住的赞叹鑫常在的名字。鑫常在看起来也颇为得意,笑着到“这是家父特地为我取得名字,没想到皇上这么喜欢。”
皇太妃的眼光从杏贞和鑫常在的身上扫过,笑着到“你们俩位看来和皇上是真的有缘,聊的这么开心。”
韩来见皇太妃这样,于是留下杏贞和鑫常在的牌子,走到她们俩跟前笑着道:“恭喜两位姑娘了,请回去等好消息吧。”
杏贞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兴,真的确定要留在宫里了,有些的失落。
鑫常在拉了下杏贞的衣角,杏贞连忙和她一起跪下,向皇上谢恩。皇上一边向前走一边道:“回去好好调养一下身体。”
杏贞跟鑫常在走出宫门的时候,听见脚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正好看见香雪和舞清在门口等着杏贞,一看见杏贞来便着急的冲到杏贞面前问道:“姐,怎么样。”
“选上了。”杏贞看她们这幅着急的模样,笑着道。
“对了,今的事情真是谢谢姐姐了。”鑫常在拉着杏贞的手,感激的道。
杏贞感觉到她的手冰凉,一点温度也没有,低下头一看,整双手已经被冻的通红。于是道:“你还是早些回去,好好休息,弱不禁风看着真让人心疼。”
她放开拉紧杏贞的手,走上马车的时候,回头对杏贞:“他日所有机会,一定会登门道谢。”杏贞只当是一句客气话,微笑着点点头。
杏贞回头看了一眼香雪和舞清,走上马车道:“色已晚,我们赶紧回去休息。今一,实在太累了。”“姐今确实太累了,都快黑了,冻死了。”香雪一边回答道,一边使劲搓着通红的双手。
杏贞回到马车里,越来越觉得浑身发软,用手轻轻的摸了自己的额头,只觉得滚烫,身子也越来越不听自己的使唤,身体如同火烧一般,只能随着马车不停的颠簸,口舌干燥,脑袋昏昏沉沉。
突然听见一声马的嘶鸣,马车剧烈的摇晃着,杏贞猝不及防的撞到车上,顿时感觉后脑勺一股撕裂般的疼痛,随后就不省人事。
模糊的感觉有人在喊杏贞的名字,摇晃她的身体。她睁开眼睛似乎瞧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但是眼皮太沉,头仿佛要裂开一般,没有办法只能又闭上,又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奕詝面无表情地点点头。皇上要选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宫里所有的妃嫔都坐不住了。皇上不召见,每也有不同的妃嫔带着各式各样的理由堵在养心殿门口,要见皇上。
这,奕詝又召杏贞帮忙处理奏折。
折子都处理地差不多了,奕詝一瘸一拐地准备回暖阁休息,杏贞忽然拉着他的手:“皇上,杏贞今能不能不走了?”
奕詝苦笑着:“怎么连你也这样……一个孩子,怎么就那么喜欢男人呢!”
杏贞噘着嘴:“都是因为不能侍寝,杏贞不能升位份,还总是被别的妃嫔嘲笑。”
奕詝想了想:“那朕就升你为贵人,让礼部和选秀受封的旨和封你的圣旨一起拟。如果朕再听到,谁敢私底下议论你,朕就把她的嘴打烂,这总行了吧!”
杏贞有点不敢相信,就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这样成了贵人了。杏贞欢喜地得回了储秀宫。
咸丰元年二月初,选秀的圣旨发下来了,奕詝特意给内务府下了口谕:将年龄由十三到十七岁拓宽到十三到二十三岁,以发育成熟,体态丰盈,生育条件良好者优先。
这次选秀一共有四名女子被选中,分别封了丽贵人,贞嫔,玫贵人,婉贵人,奕詝也兑现了之前的诺言,将杏贞晋封兰贵人。
这次选秀中,最美丽动人,受奕詝喜欢的是丽贵人,家室最显赫的是贞嫔。新秀刚刚被选入宫的时候,就有传言,贞嫔将会被封后。
所以接风宴办在御花园里,因为奕詝与某个人也在御花园内。
只见前方不远处,一群宫女太监围在一棵大树前,奕詝昂头朝树上喊道:“马上下来!”
树枝晃动了一下,下面所有人都举起了双手,那副场面何其搞笑何其庄严,似万千人迎着一位女降世。
忽闻一阵清脆铃声,眨眼之间,一名脚踝上系着银铃的白衣女子从而降,缥缈兮如云中月,空灵兮似山雪。
更似从而降的仙女,稳稳落进奕詝怀郑
奕詝接稳她,然后沉声道:“怎么回事?”
旁边一名宫女忐忑不安地解释:“回皇上的话,容嫔娘娘经过的时候,发现一只雏鸟从树上坠落,便想把鸟儿放回鸟窝去。”
奕詝:“丽贵人!”
“皇上,您别生气。”丽贵人开口了,极为悦耳的声音,吐出的每个字都像是唱歌一样,“是嫔妾的错。
您早就过很多次,不准嫔妾随心所欲。下次遇到这种事,一定吩咐他们去办,再不让您担心了,好不好?”
传闻西方有妙音鸟,名为迦陵频伽,以歌声侍佛,她的声音就如一只迦陵频伽,连佛祖都能取悦的声音,同样也取悦了奕詝,奕詝叹了口气,掏出帕子,亲自替她擦拭脸上的尘土。
丽贵人轻轻笑了起来,犹如迦陵频伽轻轻唱起了歌,歌到一半,忽然转头望向杏贞所在的方向,眼睛里闪动着真与好奇。
杏贞浑身一僵,在看见她容貌的一瞬间,脑中一片空白,任何一个形容她相貌的词也找不出来,只感到深深的自惭形秽。
“怎么了?”奕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空空如也,前方不见任何人。
“刚刚那儿站了个人。”丽贵人笑道,“一直看着我们,你一回头,就把她吓走了。”
奕詝扫向安德海,安德海提醒:“皇上,是兰常在。”
听见这个名字,奕詝立刻沉下了脸,拉着丽贵人朝另一个方向走去:“走吧,朕带你去角楼上看日落。”
紫禁城的日落恢弘而又大气,如同一条绚丽的织锦,从边铺向大地,只是杏贞却无心欣赏。
娟子:“杏贞,你真要和皇后合作?”
杏贞:“为什么不?”
娟子:“可我不明白,你本来都拒绝了,只看了容嫔一眼,立刻改变了主意,她真有那么特别吗?”
两人已经回到了储秀宫,夕阳从窗外照进来,染红了杏贞眼前的镜面,她指着镜子里的自己:“你看这张脸。”
娟子顺着杏贞的视线望去,奇道:“有什么问题?”
杏贞的手指慢慢在镜面上滑动,滑过自己的嘴唇,自己的鼻子,最后是自己的眼睛:“这张脸,一点儿都不可爱,好像眼睛眨一眨,坏主意就来了。”
娟子扑哧一声笑了:“哪儿有人会这么自己,那容嫔的脸,又有什么不同?”
回忆起那惊鸿一瞥的容颜,杏贞竟忽然有些理解,为何奕詝会忘了自己,忘了回信。
有这样一个集地之间所有美好于一身,仿佛女一般的女子在,又有谁还会在意其他的庸脂俗粉?
“容嫔的脸,就是我最想要的。”杏贞愣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由自主的,将自己与另外一副面孔相比较,“……纯白无暇,温柔可亲,叫人心生怜爱。”
娟子忍不住又笑:“这就是你决定和皇后合作的原因,为了一张脸?”
杏贞摇摇头:“不仅仅因为长相,还有那番做派。”
娟子茫然。
“为了一只鸟,爬到树上去……放在旁人身上叫可笑,但放在她身上,却叫真。”杏贞闭上眼睛,有些疲惫地叹道,
“真到不染尘埃的女人最可怕,因为她最容易赢得男饶心,尤其是皇上这样复杂的男人……”
她真的很想长一张容嫔这样的脸。
若她也能生来如此真无邪,叫人一见生怜,那她从前的路就会好走许多,不至于一进宫,就受到许多人,受到奕詝猜忌,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与经历,才扭转了他对她的看法。
“也对。”娟子见她情绪不对,忙胡乱打岔,“你若生成那样,勾起皇上来,事半功倍!”
有她这么话的吗?杏贞顿时忘了沮丧,白她一眼,没好气道:“错!拥有那样一张脸,干起坏事来,该有多方便啊!”
“可皇上现在就喜欢容妃那样的……”娟子踌躇片刻,心翼翼建议,“要不,你学学容妃?”
“我学不来,也不想学。”杏贞沉默半晌,终笑道:“杏贞就是杏贞,为什么要变成别人?我若是想要得到一个人,也只会用我自己的法子。好了,劳你再跑一趟,替我向皇后传个信,就……”
次日,奕詝来承乾殿看望皇后。
钮轱禄皇后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别人都送些金银锭子,手镯锁片,她倒是更妥贴些。”
奕詝瞥她一眼,只当没听见。
钮轱禄皇后也不甚在意,径自吩咐身旁的张院判:“张院判,待会你去一趟储秀宫,为懿妃请平安脉,
她一直在圆明园照顾太后,自己病了都不在意,既是夜不得寐,食少不香,少不得请太医好好调理。”
奕詝仍视而不见。
张院判照着钮轱禄皇后的吩咐,出承乾殿后,立刻去了储秀宫,替懿妃诊断完,又留了份医嘱,刚出宫门没两步,忽然被人一把抓住。
什么人?这么没规没矩!张院判正想呵斥对方一句,一转头,脸色一白:“皇,皇上?”
“懿妃情形如何?”奕詝冷着脸道。
张院判忙回道:“皇上,懿妃娘娘除了夜不能寐,还有肝胃欠和之症。臣开了香苏和胃汤,替娘娘慢慢调理。”
奕詝皱眉:“肝胃欠和?”
“娘娘饮食无常,才会胃脘作痛……”张院判欲言又止片刻,“还有,臣听闻兰常在要以血来抄华严经,
即便去了圆明园,也是一日不停,日积月累,血气亏损,患了伤食之症,才会胃失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