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一)慢着。(1 / 1)蔺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天尚未亮,王若素等人便已起身,吃过简单的饭食后,便前往城外榷场。

所谓榷场,就是在两国交界沿边的地区开设市场,互通有无。新城榷场处于农牧业交界地带,以北是经营畜牧业的辽国,以南是经营农耕的大宋。由于两国经济形态的巨大差异,商品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尤其对游牧民族而言,他们对中原农产品、手工产品的需求量极大。是以契丹兴起后,多次发动战争掠夺宋朝境内的农产品。

澶渊之盟后,宋辽交好,于边境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大宋在榷场上获得丰厚的商税与利润,辽国也用畜产品换取生活所需的盐、铁、瓷器、丝绸等生活必需品。

和平的榷场,代替了硝烟四起的战争。

新城榷场位于城北,离城不过三十里。行至榷场时天尚未完全亮开,但市易官处已经排了数十人,以便开市后可以换取市场交易的凭证——关引。

周游安排了护卫队长袁锦成排队换取关引,又领着众人来到指定的商铺前。由于王家商号事先帮忙周旋,又支付了重金,他们分到了一间位置上等,环境最好的商铺。

铺子由一道矮墙隔断分为里外两进,矮墙约有九尺高,一头紧贴墙壁,一头与墙壁间留了一扇门的距离,挂以珠帘,既可以在里面休息,又可以随时照看外面的生意。

周游指挥着护卫们将瓷器从箱子中取出,一一陈列摆好。赵元俨、王若素、秦凤则径直掀帘进入里间。

秦凤为两人冲泡了上好的竹叶青,这次他用的是从箱中取出的通体透彻的水晶杯。嫩绿的雪芽在杯中上下沉浮,茶芽直立,汤色清澈,黄绿明亮,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令人赏心悦目。

王若素暗自笑了笑,这锦衣玉食,向来以讲究为名的八王爷,来到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边境榷场,终于放下警惕,讲究起来。

只见赵元俨端起茶杯,微微一嗅,随即抿了一口绿黄色的茶汤,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缓缓道:“新城榷场是宋辽两国最早开设的榷场之一,规模也是最大的,每年缴给辽国的商税最多,宋辽两国的奢侈品交易有三分之一是在这里完成的,”说着指了指王若素:“王兄的布帛销量在这里首屈一指,在契丹贵族里颇具声誉。”

王若素补充道:“王家布帛庄每年输至榷场的布帛大约两万匹,其中最抢手的蜀锦大约有五百匹在新城销售,均是由市易官收购后直接转售给契丹宫廷。”

赵元俨的目光落在斜对面的摊铺:“王家商号在新城榷场影响很大,你爹还是行会会长,今天周游能顺利地换取关引,分得这上等摊铺,也是郭掌柜从中周旋的缘故。”

王若素顺着他的目光撩起珠帘,看到郭管家和七八个伙计正在熟练地铺货。

此时已日上竿头,榷场内逐渐活跃起来,来自五湖四海、打扮各异但个个锦衣华服的商人往来穿梭于摊铺之间,寻觅自己需要的货物,讨价还价。

周游此次带来交易的瓷器一共十箱、三百六十余件,均来自汝窑精品上等青花瓷,不仅在边境榷场上属稀罕之物,即便是在汴京也撑得起门面。因此,市场刚活跃起来,摊铺前就围了许多人咨询打探。

不一会儿,就有人上前问价。周游思量片刻,报出了明显高于市价的价格。价格一出,围观人**头接耳,有人离开,有人上前详细询问瓷器产地、釉色等细节问题,周游事无巨细,一一应对自如。

王若素看着周游惊叹道:“以前只知道周管家管理府内大大小小诸多事情,没想到竟然对瓷器的见解也如此专业详细。”

赵元俨面露几分得意之色:“周游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此次出行也查阅了不少书籍。”

再看过去时,已有三个商人上前与他详细交谈。只见那三个商人打扮相似,都是身着锦罗衫裳,辫发垂肩,头戴羔皮帽,脚蹬高筒靴,不知是契丹人还是女真族人。

“女真族虽受到契丹辽国的压迫,被迫依附于宋辽两国,但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也许不出百年,定会崛起。”赵元俨看着那三人如是说。

原来是女真族人。

其中一名头戴黑色羔皮帽的圆脸商人,让王若素印象深刻。虽然他只是中等身材,但十分魁梧雄壮。目光炯炯有神,鹰钩鼻,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

只见那三个女真族商人与周游一番商议,周游让价一层,那三人就敲定要四箱。王若素掐指一算,这开市不过一个时辰,就出售了四箱瓷器,周管家果然样样精通,行行都是状元啊。

见交易谈拢,那三个女真商人面露喜色,周游差了个护卫准备去找市易官前来见证交易。

王若素十分不解,市场交易不是买卖双方谈好就可吗?

秦凤久居禁中,对朝廷的规矩多少有些了解,但宦臣不可干政,他早已习惯多做事少说话,于是笑了笑,只管给二人添茶倒水。

赵元俨见她疑惑,便说:“榷场商税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大辽获利颇丰,为防范不法商人私下交易,偷税漏税,所以榷场里每一场交易都需由市易官或其助手监督才能完成。”

那护卫正欲去寻市易官,却听得一个十分清脆悦耳的少女之声响起:“慢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