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十一月,党项的军队由宥州分三路向大宋进发。
李元昊率十万人马经龙州直取金明砦,进而合围延州;另一侧,蕃将罗逋则从绥州取道承平、攻击宋军侧翼。
而大汪洋将军及百花公主一行,则由宥州领上万兵马浩浩荡荡往保安军进发、以分兵势;大汪洋将军分领六成精兵在前,余下则由跟随百花押送粮草辎重。
这日三更造了饭,百花一边吃着肉羹馕饼,一边嘱咐道:“再有一日的脚程就到保安军了,今日路上恐怕不会安宁,还请将军谨慎行事。”
大汪洋将军比之其胞弟更稳重谦和些,闻言点头应道:“公主若有险情便鸣镝为号,众将士见此信号,便会折头增援。”
五更天时大军便出发了,百花随着大军前进,心中颇觉诡异——怎得越往保安军走,周围反而越发安宁了。
傍晚时分,大军到了虎狼山上,大汪洋将军遥望前川有人马骚动,即刻下令让将士们列阵备战,交战时绝不可轻举妄动。
...
待到前锋部队过了虎狼山,果然见得有一人冲锋而来,大汪洋将军倒提长枪,拍马迎战。
大汪洋氏久经沙场,极少在这战场上遇到对手,两人过了几十招,对头那人便落了下风、勒马往后退去;大汪洋将军座下乃是河西马,不出三里便追上了那人,两人再过几十招,那人跑马又撤。
四周的党项士兵也冲将而出,大宋的骑兵难以抵抗,一时间死伤众多。
大汪洋将军乘势追出几里,忽而听得背后喊声大作,回头瞧见坡上浓烟滚滚,心下暗叫不好,忙拍马往回赶。
冬月里天干物燥,夜风又大,四周枯黄的树木杂草被火势一引即燃,立时明火浓烟漫天、喧闹四起,哪里还听得见鸣镝。
打头的先锋部队此前得了口谕——行事要万分谨慎——此时一见火势,有人想要往回走去护着粮草辎重,有人又想按兵原地等待号令,一时间人马交错,相互践踏,哀嚎四起,死伤无数。
...
却说狄青领着一队人马于虎狼山下等候,心下盘算着先锋大队快到乱柴沟了,便高呼着杀将而出。
十数名猛将手持长枪猛,紧跟着狄青冲入西夏军队,后头的小卒则用火折子引燃了树皮干草塞进粮草车辆里去。
狄青挥枪如风、连斩了几员大将于马下,宋军一时士气高涨,数十人可当千百人之势头;等不多时,前头密林处有西夏将士纵马来援,乍看间不下三百之数。
狄青见状一面高声叫后军往两边丛林里逃去,一面拍马去迎敌。
党项骑兵个个骁勇善战,纵使狄青三头六臂,也不能以一挡十,但看他手持长枪,左挥右挡,刚将几名骑兵刺于马下,回头却见刀刃闪着寒光而来;他当即后仰至马上躲开,不防手上长枪却被敌军卸了。
正危急时,只见一把长缨飞过,那党项骑兵落马身亡,张衷二人拍马前来,替狄青解了围,狄青大叫一声:“走!”三人奔入丛林不见。
西夏的骑兵还欲再追,却被统领的副将喝住救火。
狄青一行由丛林往黄草塌去,这头还未出虎狼山的地界,却见前头已有明亮火光;狄青心下忐忑,借着光亮看清地上无甚尸首,暗自祈祷那一队弟兄已过了黄草塌、和张豪一营汇合了。
三人出了密林,却见前头火光之下乌泱泱站着许多人,一时也看不清数量,张衷二人见此阵仗难免阵脚大乱,几欲勒马回身逃去;正犹疑时却见狄青拍马向前、朗声笑道:“百花公主,咱们又见面了。”
张衷二人闻言,登时愣在原地。
再瞧那领头的公主,并无半分惊愕恼怒,只心平气和道:“狄将军真是好智谋。”
狄青笑道:“公主谬赞,在下不过是借了天时地利罢了。”
百花闻言目光一凛,拔出长剑冷笑道:“不知这这虎狼山的天时地利,能不能保你活着出去。”说罢只身向前来战,狄青当即拾了一把长枪,飞身上马去迎她。
一时党项人马尽数而出,三人苦苦支撑了百余招,正心灰意冷间,突然闻得后方喊声大作。
“看来,公主今日是拿不到在下的人头了。”狄青侧身躲过她一剑,朗声笑道,“贵国的先锋部队已被我军拖住了,现在来的,一定是我们的人马。”
话音未落,百花便听见后方有喊杀声四起,她心知狄青所言不假,高声命令撤军;说话间狄青一枪刺来,百花心下大惊,眼见已躲闪不及,咬牙一侧身,用右肩去受这一枪。
不料这枪到她身前堪堪停下,百花趁势出剑直取他面门,暴怒道:“你不杀我?”
此时四周将士已回身去迎敌了,狄青停了手,笑道:“后会有期。”说话间用枪柄在那马臀上一击,那马受了惊,飞也似地往一旁跑去,没入密林中了。
百花紧紧伏在马背上,听着耳旁呼呼的风声,只觉心中怒火比那山脚的火势更旺。
是可忍,孰不可忍!
...
却说张豪依着狄青的命令往黄草塌边埋伏下了,傍晚时分便见得有党项人马陆陆续续从大道上过;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山上便有浓烟漫起,将士们见此火势、立刻将黄草塌上的杂草和乱柴沟的枯枝一并引燃了。
待到党项人马一乱,张豪率军趁乱砍杀了一波,又担心狄青一队,忙拍马来援;半路上果然遇上了从虎狼山口败走的友军,一行人又杀回虎狼山。
党项人不谙这山川地势,不敢久战;张豪也谨记狄青嘱咐,不敢深入腹地,双方拼杀了片刻便四散而去,谁也没有再追的意思。
张豪接应了狄青三人,一行数百人不走大道,由郊野空旷处赶往杏树峁。
此时月明星稀,越往杏树峁去,喊杀声越大,混乱中狄、张一行见双方人马相当,料到保安军城内的守军也出来增援了,双方直杀得筋疲力尽才得收兵,宋军这头撤了军,往毛谷屯军之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