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有你一封信
林常在:信?谁会给我寄信?!
林常在既是好奇,心里又十分胆怯,以为周大赖在官府那走漏了风声。
王允:我看是南方一个叫宋子扬的人寄过来的。
林常在一听是宋公子的名字立刻展露笑颜:喂,你认字?
王允:恩!
林常在将桌子上的信推给王允:你帮我读读?
王允:恩
王允站起身子,展开书信:
林兄,
你在老家的一切都好?我在南方甚是想念曾经一起把酒言欢的朋友。还记得那天,我瞧着王夫人肩上的一方丝巾,看得出这块方巾的设计是如此的独具匠心,这个人还没有出现却已走入了我的世界。
南方的洋务运动发展的如火如荼,我的日子只是比以前更加繁忙。真想再和你饮上几杯,讲一讲这里的故事。上个月我去上海,街面上很多男人剪了辫子穿了洋装,女人们撑着洋伞,穿着整齐去画廊看展览,小孩子们说起了洋话。那里是另一番天地。
林兄是否要考虑到南方来闯荡闯荡?男人志在四方。如果你来,我定守候在这里,为你保驾护航。
王允读到这,林常在脸上的羞赧也是红到了脖子根。
林常在拿过信就要把信收起:这宋公子在信里都说的什么啊,什么洋伞,画展的,我都听不懂!
王允:但这信最主要的不是说洋伞和画展,而是问你要不要和他去南方和他一起发展?
林常在一个切:我这有家有业的,闹着玩呢?!
王允:我看他不像是闹着玩。
林常在在王允身上一打量,点点头说:哦,那是你和我闹着玩呢。
王允:把信给我,还没读完呢。
林常在又把信拿给王允,展开:
甲午中日战争以来,北方已是不得安宁,平壤之战不定,倘若我们大清战败,签条约赔银子是要的,我更担心的是我们在东北的乡亲,你能想象日本人战胜朝鲜登录我们大陆后的样子吗?
我很担心。
朝廷里有座佛,要过生日,全国各地京城上下,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都得一边系紧裤腰带一边給她送银子庆寿。
您知道吗,我们北洋水师的战船哪一天要是沉了,那座佛在颐和园的石船也不会沉。那一天若真的到了,我们大清王朝就真的完了…
常在,我在做的就是努力給佛爷点灯,让她看看,让百姓看看我们大清朝如今样子…
觉醒吧,我的同胞。
寥寥几笔诳语,最遥远的问候
宋子扬
林常在:王先生,他是说我们这大清国和小日本打起来了吗?
王允:恩,打起来了。不过不是在我们境内而是在邻国朝鲜,唇亡齿寒,我们才会出兵去相援的。
林常在:那么宋公子提到的那座佛就是老佛爷,她又过寿辰了,算起来她该是60了。
她望着墙角彷佛在回首曾几何时的荣耀。
王允:国难,家难,苦的都是的我们老百姓。
说到这,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来人是个40多岁的男人,一条绳子绑在腰间,吊着那条满是污垢又磨破了洞的裤子。头上罩着一顶现在戴还早的皮帽子。只穿了一件非常单薄的上衣。
头窝进了脖子里,把脚迈进了店里。
林常在的走上前恭恭敬敬的问:先生,您要点什么,我给您介绍介绍。
这男人也不回答。恐惧的眼神却是不时的往门外看。
林常在拿出一碗粗茶給顾客。还没等男人接过去,就听街上几个面相不善的人在街上叫着:妈个巴子的,跑哪去了。输不起了,逃了。
另一同伙说:反正欠的也不多,要不然算了吧。他妈的,我估计跟到他家里也搜不出啥玩应,顶多剁了他一根手指头抵债了。走!
几个凶神恶煞的人转身离开了。
这男人听到这伙人的声音立刻躲在了窗口下,蹲了下去,用胳膊挡着脸,听到外边人说要坎手指,当时就吓得屁滚尿流。
林常在这是明白了这人不是过来买布的,而是逃债来的。
这些年城镇里的确是多了的不少赌市,花园子。有不少老百姓家当没几个,一年下来攒的几吊钱去了一回赌市,就都进去了。10赌,9输,要不然人家赌场怎么赚钱的。
这东西还有瘾,眼不见还好,但现在这赌局遍地都是,在街上遇到个熟人,一拉你,身上只要揣着钱的,抹不开身子,就又跟着去了。
赌局害人。
林常在:他们走了,起来吧。
那男人一抬头:唉!
林常在把那碗还没有凉下去的茶端到他面前:先压压惊,我去后面给您取件我们的样货。
男人:别,别,我兜里没钱
林常在没答他,径自去了柜台后,取出两条裤子,又从布匹上扯小两匹粗布,拿针上线,很快就缝出了一件蓑笠似的披肩,然后递给那个男人:外面天冷,你换上吧,这些不要钱。
男人现在还是蹲着的姿势,听这话又抬起头:我谢谢你兄弟。我真不是人,家里的活口钱都让我拿出去耍了,我真是作孽啊!
林常在:你能管得住你这两条腿就好,赌局那地方去100个人,输99个,就那赢的一个人再下赌注也都得输进去。那地方不能去!
男人渐渐站起:小兄弟你说的对,那地儿死了也不去了。
林常在:我这给您遮着帘子,您把衣服换上,别出了门,一身旧行头再让那帮人认出来。
男人哆哆嗦嗦的进到帘子后面换了衣服,林常在又給他湿毛巾擦了把脸,这男人才人模人样的站直了身子。
临走前林常在又从钱夹子里取出几个筒子塞给了这个男人。才放心让他离开。
站在柜台旁写大字的林昌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自从王允給老太太补好了瓷杯,老太太觉得他人老实,忠厚,喜欢他,也因王允没家没室的就一个人,所以就把王允給留下了。王允平时也是个没主意的就答应了。
林常在从店铺里让出一块位置给了王允,他省去了走街串巷,不费腿脚,哪个过来的客人家里要是有需要的也会把要补的陶瓷碗灌杯子什么的小物件带过来,碰上像花盆,大缸这样大物件王允就跟着人家去家里看。
在店里没事儿了就会帮林常在卖卖布匹。按照老太太的话说,家里人是把王允当作准姑爷待了。
林昌元也是12,3岁的小伙子了,实在不喜欢读书,留在家里总是惹乱子,林常在就把他带在身边,店里要是忙,他就搭把手,要是闲下来他就坐在一边,王允教他写大字。
王允又是个好性子的,林昌元怎么捉弄他,他也不气。
“林东家在吗?“说话的是个17,岁的小伙子
林常在整整衣服:在,我就是!
小伙:我是商会的莫子山,商会下来通知,大连有这个月底有个布料会展,你家要不要去?
林常在一听商会这名字才想起来这是袁家小姐庆祝生辰他在宴会上认识的商会副主管。这小伙该是副主管派来的人。
林常在把小伙子往里边请。
小伙子:您客道了,林东家,跑腿传通知这是我的职责,您只管告诉我是不是有兴趣参加,我这里給您在报名单上打个挑,就行了。
林常在:愿意啊,这是见世面的好事,当然愿意!
小伙子又将林常在拉到一边小声说:按理说只有加入商会会员的商家才有机会参加。林常在听到这兴奋的火焰立刻被浇了一泼冷水。商会会员只有做大笔买卖的才有能力入会,他开这小店勉强养家糊口哪有闲钱交会费。
小伙子接着又说:但是我们副会长对裳字号印象深刻,把仅有的几个个人名额给了东家您。
林常在:在下感谢副官长的知遇之恩。改天一定亲自登门拜谢。
小伙子笑笑挺直身子:成,那我就给您划上勾了,过了半天一天的会有专人将邀请函和推介信给您送来,您这边备好入会就行了。
林常在双手一拜谢过,送走了小伙子。
看着这墙上的黄历,要去大连他们该准备准备了。
林常在每天都会在下午时候到市场上給顾婆婆送杯茶,赶上自己屋里要是有糕点,水果什么的,她也会带些过去。
不管多忙,她都不会落下。
林常在端着茶坐在顾婆婆身边:干娘,商会发来一个布料会展邀请函,地点在大连,我过一个礼拜就出发。
顾婆婆:是好事,出去见见世面,这人啊就得多活动活动才能有新气,熟话说活动气儿活动气儿吗!
林常在:我没见过什么世面,想让您和我一起去。
顾婆婆:我这辈子哪也不想去。每天有口饭吃,下雨天有个地方避雨,晴天能在市场里晒太阳,太闲了,有能找自己说说话,就知足了。
林常在低头用树枝岔在土地上画划着王允教給林昌元的义字,慢吞吞说:行!
顾婆婆:实际上我也知道你的意思,你可能是让我在你身边给你壮胆,必要的时候在出谋划策。要我说啊,没有这个必要,参展人的水平都差不多,怎样让人家记住“裳字号“呢,人家记住了林常在也就记住了裳字号。
林常在非常认同顾婆婆的话便点点头,比做生意实际上比的是做人。
月末,王允和林昌元随同林常在赶着牛车踏上了去大连的路,也不知,这风光无限的海滨城市給这林家带来的是福还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