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风云初起(1 / 1)远山北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盘踞于长安城的旭日在无人知晓或者说无人注意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如同金色巨大圆盘的烈日了,初平五年,四月初四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半了。

未央宫不远之处就是长安城乃至于整个帝国最繁华的坊市区,鼎沸喧闹的交易声,甚至可以跨越过很长很久的距离,传到未央宫中,让那些不知人间是何年的王公大臣,朱紫权贵们听一曲人间烟火的协奏曲。

“嘿,长安特产紫米糕了嘿”

李陵听着遥遥传来的叫卖声,脑子不断浮现出紫米糕优软滑嫩的口感,被细细碾过的加入猪油后如同甘泉般爽滑可口的豆沙,与两片包裹在豆沙外由清泉滋养而成的紫米做成的面片经过油炸之后所拥有的酥脆可人的味道。

“那群人已经争论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了,真是让人头疼……”

李陵看着那群高冠大袖的世家子弟们,心中涌现着无数个卧槽,一个个光是站在那里,风度翩翩的就好像是诸葛亮再世,随时准备舌战群儒一样。

虽然实际上也确实是舌战群儒式的书生互喷,只是他们所讨论的内容和主题,并不是诸葛武侯一样的报效国家。

世家子弟从来只关注家族利益,家国天下四字才是堂上诸人心中对于万事万物的定义。

“我琅琊王氏,自先祖起就钟鸣鼎食之家,文华天下,我的从兄弟王敦,兵法韬略无不精通,为何不能担任校尉一职啊?”

琅琊王氏的领头人,九卿之一的王衍眯着眼睛,穿着并不整齐的衣服,将自己的胸膛透露在在长安四月初的风中,他歪歪扭扭的站在那里,却有一股随时准备挥毫谈玄的名士风度。

“王公所言极是……”

琅琊王氏自三百年前为了避难而南迁江左之后,就一直是江左最兴盛的士族之一,如今站在那里的王衍不仅代表着琅琊王氏自身,更代表着一大批与他们一起南迁的侨姓世族们。

“这个王衍挺有意思的啊……”

李陵看着那个浑身上下充满着名士风度的中年人,心中涌现出许多想法。

“江左竟然也有这样风度冠绝于世人的名士了啊”

蔚凌站在李陵身后,看着这位刚刚上任不过七天的九卿大员,心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想法。

三百年前的南迁为荒蛮落后的江左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制度文化,江左一十二郡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帝国重要的粮仓。

但对于江左不过是蛮荒之地的印象已经差不多存在超过了一千年,以至于到了六合为一的初平年间,作为受过最高等教育的蔚凌也同样惊叹着江左猛然间展现的衣冠风华。

“老夫久闻琅琊王氏之衣冠风采冠绝于天下,老夫本来不信,可是如今见到了尊下,老夫才真正相信了这话。”

陈郡谢氏的代表人谢安穿着齐整的朝服,站在了王衍的右侧,谢安历经两朝帝王,是九卿中资历最高的人,也是皇子李政的老师之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若干年后的一天,李陵还得管这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叫一声太傅呢。

“尊下,据老夫所知,琅琊王氏一族向来只掌管帝国的笔杆子,他们家向来都只能出文人,而现在却要让自己家一个不足三十岁的少年执掌一军重任,这只能贻误国是以及他们王氏自身。”

王衍的眼睛一下就睁开了,谢安的短短数十字瞬间击破了他营造良久的名士风度与气势。王衍睁大了眼睛看着谢安,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来保举自己的从兄弟王敦了。

陈郡谢氏是与琅琊王氏并立于江左的三大士族之一,随着陈郡谢氏的兴起,二十多年来,无论是文事还是武功,还是在帝国权力中枢或是地方权力分配中,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诸多斗争,王氏向来胜少负多。

“陛下,我谢氏编练的北府军可是威震华夏,只差一点就能克服中原的强军,自打太祖皇帝,剿灭了盘踞中原的异族,恢复帝国衣冠,谢氏感念皇恩浩荡,归附于帝国,北府军上下一万七千死战之士,莫不狂呼酣战,等待着报效国家,诛灭匈奴弹汗山王庭,以报百年凌辱之仇。”

把王衍说的哑口无言之后,谢安转身向皇帝一拜到底,言辞恳切的说着自己梦想中的北伐大业,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一辈子以家族为重的老人,自己也相信了这套誓死北伐的说辞。

“老夫的从兄弟,谢玄,弓马娴熟,明了兵法韬略,更得军中人心,若使其统北府,卫戍长安,西秦一十五万强军齐至,也无法让长安城动一下颜色。”

谢安的话掷地有声,一旁站立良久的王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退回了大臣的队列之中了。

“陵哥儿,你说这事会成不?”

霍去疾在李陵背后悄悄的捅了下他,转头确认自己的父亲没有往自己这边看的打算后,低声问道。

“谢安这事肯定能成的”

一个出乎意料的声音突然从霍去疾背后传来,云侯突然出现在三人背后,让三人都被吓了一跳。

“别猜了,新军部除了用来卫戍长安北伐匈奴以外,还有着重新分配帝国权势的作用呢。

新军部,齐王殿下代表着宗室与帝国总管部新军外,还得由你们俩与赵毅代表着的新旧军中势力,

除了李绥将军代表的那些陇西将门世家外,还得让那些江左世家,塞北豪酋以及关东士族以及河东门阀参与其中。

这样才能让新军与帝国达到平衡。”

云侯没有理会三人一脸震惊的表情,撇了他们一眼后,就开始自顾自的说话了,说完信息量极大的一大堆话后,云侯丝毫不顾三人吃惊的表情,又自顾自的离开了三人,慢慢踱回了自己位子。

李陵抬起头看了看自己叔父隐藏在璇冕背后的面容,皇帝面无表情,还有节奏的用指节扣击着自己面前的桌子。

皇帝稳坐于钓鱼之台,冷眼看着殿下诸臣的纷攘,在他们的争吵与嫌隙中,找到一条皇权可以渗透进去的裂缝,接着让皇权在那丝裂缝中慢慢成长裂变,以求最终完成帝国权益的最大化。

“陛下,臣等附议……”

谢安的提议很快将所有的江左臣僚吸引过去,包括王衍在内的所有人都同意了这条建议。

王谢虽然争斗,却都是历经数百年的大族,自然也都知道该怎么应对皇帝与皇权的渗透。

“很好,那就由谢玄统领一万五千员额的北府军出任北府尉吧,王敦文武双全,出任北府副尉吧。”

皇帝看着团结一致的江左阁臣们,虽然面容仍然隐藏在璇冕之后,但李陵知道皇帝并不喜欢这样的阖家欢场面。

不同于传统的道德观,如果某一天,皇帝的臣子们都团结一致的话,是否更换坐在宝座上那位天子也只是取决于在座臣僚们的一个念头罢了,真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多么英明神武的皇帝,也该害怕那样的情景了。

“诸位臣僚,今天辛苦了,从这日月共在的早间一直商讨到了这日上三竿的中午,诸位大臣,可还有话想说了?”

皇帝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这次朝会的总结性发言,这也是帝国与数代王朝共同延续的传统,说好听点叫做:皇帝垂拱于上,诸臣竭力于下。不好听些:皇帝就是个活动的橡皮图章。

皇帝开口之后,刚刚还吵成一片的朝堂迅速安静了下来,诸臣皆静默矗立于下。

“诸位大臣,既然没有什么想说的了,那朕就颁布旨意了。来人啊,宣旨。”

皇帝话音未落,一个小黄门就拿着一卷包装好的明黄色圣旨静立于诸臣之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天下疲弱,匈奴十犯边关,国驻三关九塞者疲弱,故朕将于长林三苑新立部禁军,齐王李陵总督之,

凡天下有敢死之士,万里亦可求封侯,当集于长安长林之所,为国尽忠,为军尽职。

觅位封侯,无所不可。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小黄门用自己英朗洪亮的声音结束了这场持续数个时辰的帝国庭会。

……

朝会结束了,皇帝颁布了旨意,这也是李陵第一次作为帝国的官僚开始登上了权力舞台的中央,而不是作为一枚棋子随风而动了。

……

初平四年四月五,帝始设长林新军部,其新军者,甲骑万千号为破阵,轻甲敢死之士二万,号为先登,并复设先帝白珥之兵五千,以卫宫廷。

时昭帝为齐王,帝命而督之,百日之内,天下群雄云集于齐王之所,齐王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时帝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不下吏,辄自治。胜信用之,诸将以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初,昭帝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故能取天下。

《旧赵书.昭帝本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