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下了楼,之归跟着神医来到了马车边,却始终没开口。
“说吧,跟着我想问什么?”神医看上去心情不错。
“那个,是您救了我和木公子?”之归问。
“接到无芳的信后,我便开始往这赶,路上看见你俩,就顺带捎过来了。”神医说着指向木秉书,“不过我也没想到他一个大男人,居然没你醒得快,说说,你是不是有什么奇遇?”
神医眼里的好奇不加掩饰。
“奇遇?”之归没明白神医所说,“我自小便在这长大,奇遇什么的,真没有。”
唯一与常人不同之处,怕就是这脸上的东西了。
“有机会来怀古书院找我喝茶,我对你脸上的东西很感兴趣。”神医直接说明,“我曾经也见过一个像你这样的人,但是她最后的结局……我不是她,我也说不上好坏,但我劝你,还是尽快治好。”
神医话里蕴含的信息让之归有些难以理解,什么叫做像她这样的人?
她脸上的东西难道不是胎记吗?
“这半年时间我都不会离开,你自己好好考虑吧!我敢承诺,就算治不好你,也不会让你变得比现在更难看。”
神医说着,上了马车:“这个什么木公子的,我就一并带过去了。”
之归有些恍惚地点头,目送神医的马车离开。
伊可见之归久久站在原地不动,上前拉了一下她的袖口:“那人对你说什么了?”
之归摇头:“没什么,只是在考虑要不要去掉脸上这些东西。”
“看你自己,我觉得你这样也不错,不过你要是想改变,我也尊重你。”伊可说。
“是吗?”之归笑得有些勉强。
她不是个有主见的人,她希望有人能坚定让她做出某种选择,并为此列出让她信服的理由。
但伊可明显不是这个人。
至于马绯,她那是命令,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这段时间辛苦了,去休息休息吧,吃饭的时候我会叫你。”伊可误会之归的笑容为疲累,催促道。
之归不想解释自己回来的方式,顺从的上了楼。
躺在床上,之归辗转反侧。
过了许久,她突然想起失踪的聂小琴。
醒来后因为娘亲的事,她几乎快要忘记这件事了。
当下,她没了胡思乱想的心思。
匆忙跑下楼,之归告诉伊可自己的去向,随即跑向韦玉兰娘家的杂货铺。
聂小琴的事情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
有人说她被人贩子拐走卖了,有人说她被强盗带走做夫人了,还有人说她是自己逃跑的,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几句好话。
而关于之归的种种,却人人三缄其口,唯一吵嚷得厉害的,是那个被之归吓得不轻的少年一家。
当时那少年清醒后,像疯了一般逃回镇上,嘴里不停念叨着“怪物”、“恶鬼”、“吃人的妖怪”之类的。
但凡有人靠近,他便龇牙咧嘴,威胁说“再靠近,我就吃了你”。
小镇上,十个人里,五个是亲戚。
有人看不下去,想了个法子制服了他。
被带回家后,他便高烧不止。可哪怕在高烧的混沌中,他仍不忘挥舞着手,神情惶恐。
好不容易退了烧,人却有些痴傻,整日叫嚷着要去之归家茶铺,还说要娶之归为妻。
这可吓坏了镇上一众人。
无论如何想象,他们都无法得知少年经历了什么。但他们却从少年最后的话语了解到了相关人物——之归。
有了少年的前车之鉴,没人愿意自家有人经历同样的遭遇。所以哪怕对此议论纷纷,却也只敢在家人间流传。对家里的孩子更是三令五申,不得前去招惹之归一家人。
除了少年一家。
他们一边要阻止少年往之归家跑,一边时不时跑到之归家茶铺找麻烦,尽管面对伊可,他们并不能讨到什么便宜,可仍然乐此不疲。
之归对此并不知晓,因此在前往镇上的时候,与那一行人撞上了。
为首的是少年的爷爷。
满脸横肉,膀大腰圆的老屠夫。
他挡住了之归的去路,带着愤怒说道:“你可让我们好等啊!”
镇上的人,之归认识的极少,但因为茶铺也兼做一些小食,所以镇上买卖食材的人家,之归多少还是认识的。
但她并不知道少年是老屠夫家孙子,想着自己和老屠夫家并没有什么纠纷,因此不是很在意对方话里的内容:“有什么事能快些说吗,我还有事!”
一听这话,不止老屠夫,就连少年的娘都不乐意了,她嚎啕着难听的话语,喷了之归满脸。
之归仍然没搞清发生了什么。
但她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在最近一连串事情发生后。
她把对面圆脸大婶骂出的话,原句不改还了回去。
对面圆脸大婶没想到之归一个小姑娘家敢这么顶撞,一时气急败坏,骂得更难听了。
在对方骂到她已故的父亲时,之归的耐心用尽,趁对方没有防备,一个巴掌扇了过去。
要不是被老屠夫抓住,她估计还会接连扇第二下,第三下……直到对方不能再开口。
老屠夫一辈子都在与牛羊猪打交道,擒起人来不过小菜一碟。
但这回,抓住之归时,他突然开始脑晕目眩起来。
从未闻过的异香直冲脑仁,险些让他无法呼吸。
趁着这机会,之归挣脱了,她知道自己不是老屠夫的对手,赶紧向着镇子的方向跑去。
直到之归跑出去有段距离了,老屠夫这才反应过来。
而少年的娘亲,老屠夫的儿媳妇,人称春红嫂的女人,在看见公公愣在原地放任之归逃跑的举动后,震惊使她忘记了追赶之归。
“爹?!”春红嫂惊呼。
“慌什么!”老屠夫以怒吼掩盖内心的慌乱,“没看见那小蹄子往镇上跑了吗?这还能丢了不成?!”
春红嫂别过脸,眼里闪过一丝怨毒。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镇上追去。
之归脚力不错,很快就跑到了聂小琴家的杂货铺。
这次铺子倒是开着,里面坐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那是聂小琴的婆婆,看上去情绪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