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在漆黑黑的深夜2点听到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的摇篮曲确实有点诡异和让人厌恶。
俊杰翻了个身,嘟嘟囔囔得骂“这是哪个变态啊,唱个摇篮曲还越唱越起劲,这样不要说娃,哪怕连鬼都要被吓到!”
他用被子使劲的把脑袋全蒙住,愤愤然的继续入睡。
两个闹钟每隔5分钟,交替奏响这曲子,闹了快10分钟才把何玲闹醒,原来这个摇篮曲是她的起床神曲。
半梦半醒的想起床,一翻身,居然已经滚到冰冷的地板上,她猛得一咯楞,一生冷汗,
‘奥,昨晚睡的不是自己的小公寓’,
睡的也是刚买的,只有勉强能平躺的折叠床,床吱吱嘎嘎不结实,从冷冷的地板上坐起来,她终于有点清醒,今天要出差,赶快要起床!
飞机是一早的,公司的规定是9点必须到客户现场。
何玲定的飞机是是5:15起飞,7点左右飞到北京。
她飞快地洗漱,换上标准的上班着装:
深灰色的一字裙,浅色的小洋装上衣,一双半高的深色皮鞋。洋装里面是一件白色的衬衫。她飞快的照了照镜子,这个应该可以去见客户吧?本来想揣着球鞋去的,今天又是机场,又是出租车,都是要走路的。
哎,今天飞的可是是零下15度的北京!
她最后还是部分放弃风度,围上一条羊毛大围巾,再穿了一件到膝盖的羽绒厚大衣,把自己裹成一只泰迪熊一样才安心出门。
背起标有公司Mark的双肩包,推出一个可以带上飞机不需要托运的小行李箱。
去机场的出租车是昨天晚上就订好的,3:00准时在楼下等了。
早班的飞机人并不如想象的少,周一飞北京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何玲这半年已经飞了不下10次。
这半年,开始是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后来先在公司给几个项目打杂,做些翻译,整理报表,联系会议等繁琐的事情,专业技术并没有提高很快。
但足已让她成为一个老出差。这意味着她已经习惯早上在A城,下午去B城,晚上C城过夜的生活。
她到的还是很早,5:15的国内航班虽然写着提前2小时check,实际上只有飞机起飞前半小时才会停止检票。
排队的时候环视四周,寻找今天一起飞的同事,一个是她的一线经理陈姐,一个是个老顾问刘哥。他们都还没有到。发消息给他们两位,都淡定说自己的还在出租车上,让她不要着急,自己先排队检查。
果然到5:35,两个人一前一后,姗姗然的掐着时间来了。
何玲看自己的师傅刘哥和自己一样裹成一头黑熊,当然她知道里面肯定和她一样也是穿着西服打着领带。
再看项目经理陈姐,感觉和自己相差一个季节,她已经是春天的打扮。陈姐40来岁,低领的白色针织衫,下面是一条一步窄裙,居然还是穿着可透光的薄丝袜。脚上登着一双细跟鞋,左手搭着一件蓝灰的羊绒收腰半长上衣,右手拎着两个包,一个是扁扁的真皮电脑包,一个是LV的手提大包。仿佛今天去的不是北京而是一年如春的广州。
“妈呀,真是美丽冻人啊,可是零下15度的北京啊。想起上次出差,她硬着头皮学着陈姐穿了薄外套,差点冻的脚抽筋。”她肚子里排喧着。
何玲还是露出4颗牙的标准笑容:
”陈姐好漂亮啊,刘哥真精神。”对着这只职场菜鸟,两个人这时候都是一脸瞌睡懵懂,没有睡醒的样子。这个群体其实永远睡眠不足,要么在加班,要么在倒时差。
陈姐倒是回了句“小何早。”
紧接着,就是派她干活:
“小何,登机还要半小时,可不可以帮我们去买杯咖啡。刘昆,我们先开个早会吧。”
师傅刘哥不待吩咐,已经轻车熟路的找了个偏僻角落位置坐下,找到电源插座,插上电源,打开电脑开始干活了。
何玲不自觉得做了个鬼脸,把三个人的手提行李归集到刘哥座位旁边,赶紧去买咖啡。
咖啡是顾问的还魂神丹,陈姐在减肥,她的咖啡不能加糖,不加奶。刘哥只喝半糖的摩卡。她小跑着去排队买咖啡,至于她实在不舍得喝机场这么贵的咖啡。自己带了速溶咖啡,过会儿加点热水就可以续命。
趁着排队的空暇,她给同时入职,一起培训过的李薇薇发了个信息,“亲爱的,今天我飞北京,你在哪儿啊?”
“我在哈尔滨,也是一早的飞机,刚下飞机。”李薇薇回了信息。
原来大家都是这么空中飞人啊,本以为自己很早,其实已经是晚起的鸟。何玲不自觉的笑了笑,感到有点兴奋。现在的生活虽然紧张,但是这家外资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是很open的,同事相处还是关系简单,大家都是靠本事说话,毕竟外面大把的机会,只要是真金白银的厉害,随便怎么都有大把offer,所以同事关系并不如以前H城周老板的公司这么错综复杂。
她的师傅已开始早会汇报:不是那么流畅的的介绍了上一次和客户高层会议中遗留的问题,以及客户高层回复内容的重要点。这次会议需要确认的事项等等。
陈姐则慢慢得喝着咖啡,一边也在看着邮件,仿佛这里不是机场,就是公司某个办公室的一角,一边仔细听着刘哥的汇报。
这是何玲最佩服的一点,陈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温和,从容,优雅,仿佛外界不管如何都无法动摇她。
神一样的女人啊,何玲感叹到。
陈姐慢条斯理的帮刘哥梳理着思路,让他的讲解慢慢简单明了,不那么生涩,不时的还提醒着10:00的客户会议怎么开局,和刘哥讨论过会儿该怎么抛出个问题?如果客户提这类问题该如何处理,如果涉及某个方面该怎么引导。
今天的日程是拜访一家意向客户,争取拿下他们的上线订单。如果能把这个订单拿下,他们明年的项目就有着落了。
严格的说这个是售前的工作,一般他们这个转管售后的部门不会涉及,然而今年因为售前部门太忙,对于这种只有一两千万的小单子没有空顾及,陈姐本人也是销售出身,所以她就主动请缨自己来做。
经验丰富的一线经理陈姐,会帮每位同事做好红脸白脸的及会议过程中突发问题的预案。
何玲则规规矩矩的坐在边上,仰望着两位语速快于常人的两位前辈,边想边做着记录。
跟着这两个看上去是很冷淡,实际上还是知无不言的同事,只要她提问,大家都会停下手边工作讲解给她听。感觉和这么优秀的人在一起真是幸运,毕竟一个是清华的高才生,一个是复旦的硕士。果然思维方式,行动方法都是远远高于普通人。
时间掐的正正好,早会刚结束,飞机就可以登机。
三个人的机票都是何玲预定的。座位也连在一起。
陈姐一上飞机就换好手提包自带的拖鞋,带好眼罩,开始切换到睡觉模式。她的级别按照公司规定原可以做商务舱,但她总是和手下的伙伴一起坐普通舱,然后把省下的这部分预算和项目小伙伴一起聚餐,给像何玲这样的新人打打牙祭,联络联络大家的感情。
10点是和客户约好的会议时间。她需要带着这个除了她都都没有售前经验的团队和对方5位高层领导沟通,并且还有一家竞争的供应商也会在场,到时候会是怎么个情况也很难完全预测。
见缝插针的休息是这些空中飞人必须学习的。
会议中按照惯例会有一个概要的方案,然后由每个模块再做分层讲解,刘哥负责的就是分模块的技术方案的讲解,但是最主要还是要靠陈姐对于局面的把握,资料是会准备充足,说服客户。
而她的师傅刘哥性格是很沉默的人,并不擅长和客户打交道,他的优势是数字分析,他一边按陈姐帮他理的思路再一次修改会议演讲稿,还让刘玲修改数据格式,让客户更直观的能够明白。这个资料是备用资料,也许会在客户会议中用到。
何玲把昨天改好的会议PPT再拷贝给他,刘哥还要做最后的润色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