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父子(1 / 1)道三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张光北人生的一个重要偏折,可在大殿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一夜酒宴之后都是歌舞升平乐起,可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周洛邑,也有一场暗藏风雨的酒宴正在进行中。

姬倡宴请群臣,也想学着齐国与秦国推行自己的科举之道,只可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他任新君不过半年,威望不高,更没有令人信服的功绩,就连百姓阶级都对这科举一事极其不信任。更别说他还将此重任委任给了梅习礼。

这位同样书生出生的主考官反而因为惧怕自己的特殊地位被那些同样的穷书生给抢去了,暗中使手段,拉拢自己的心腹,更恨不得这科举场上全是他梅家村的人,上下人不够凑数了就连十一岁稚童都安排进了考场。这些放牛娃连名字都写不全,就有资格参加了大周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如何不让其他百姓怒声四起。都不用权贵反对,只大周的百姓就把周国科举一事给掀翻了。

姬倡不得不暂缓科举一事,并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做出让步。只不过对于舍弃梅习礼一事,却怎么也没声音。毕竟朝堂之上,除了梅习礼就再无他的心腹,舍弃梅习礼他在朝堂上就等于自己挖了双眼,再无耳目。这让一向多疑的姬倡是万不可能答应的。毕竟在他心底,好像只有梅习礼这样出身的人才会心甘情愿受他摆布,朝堂上的百官则一个个心怀鬼胎,或者压根就从心底里看不起他。

汉国自从得了到了他们想要的经商特权在洛邑乃至整个周国扎根之后,对他的帮助却越来越少。以至于他也无法再向登基初期那样的强势。失去所有力量之后的姬倡只能缩在王座上暗骂大汉国的背信弃义,却不知这其中是有一张大手再向他慢慢的张来。

他自认为十分忠心,任他摆布的梅习礼已经有了异心。就在宫内禁卫统领也换上了梅家以为兄弟后,这位寒门出身的草根书生,第一次起了不一样的想法。当真就差点提早喊出了那句:“王侯将相,另有种忽!”

朝堂上百官的退让,让他产生了这些权贵也不过如此的错觉,感觉自己只要稍稍动一下心思,这大周明天就姓了梅。科举被阻更加剧了他内心的这种想法,也有了危机感。人的心思一旦长歪了,就再也捋不直了。

……

“要想令他亡,就先让其狂。圣贤所言果然非虚。”春野湖畔,唐武云执杆垂钓,与心腹戏言一般说道:“你说他有动作了?”

心腹附耳小声说道:“他那位本家兄弟当上了禁卫统领之后,就笼络了一帮子不得志的禁卫,自成一队。府上的暗哨得知,明日夜宴之时,宫中的禁卫轮值全被被这位梅统领调换做了自己人。”

唐武云戏谑道:“私自轮换宫中禁卫,咱们这位梅大人的胆子可还真不小呀。你觉得他想做什么?”

“属下不敢说。”心腹有所猜测,但一想到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是说也不敢说。

这时鱼杆隐动,唐武云手腕微抖一把拽起一只小鱼来,拿在手上端详一会,就帮它解了鱼钩又放回了湖中,戏笑道:“有何不敢说的,又不是你造反。不过这会鱼还太小,随他去吧。”

“可大人……”心腹有些不解,梅习礼如今掌控宫中禁卫,如果任其施为就算早有了防备,但去参加宫宴的大人和姬倡不是都将身陷危险之中?他不明白自家主上为何如此。

唐武云摆摆手,示意他静声,因为他再次放入湖中的鱼竿又有了动静,随着湖面一阵猛烈的翻腾,这次他一把拽上了一只硕大的鲤鱼。

“周王宫几百年,可不是几个杂兵禁卫能拿下的。”唐武云如是说道,这边已经娴熟地将鲤鱼扎在了草绳上,随意的一拧就这么提溜着翻白眼的鱼儿起身了。

看他卷起的裤脚,和撸起的袖子,可完全没有一个丞相该有的样子。

“我现在可不是丞相了,不该管的别管,自然有人会去管。”唐武云悠闲地哼着歌儿漫步在小路上。身后的心腹慌忙替他收拾渔具和鱼篓。

“你别管了,让树后面那位来吧。”唐武云突然指着一棵大树笑道:“怎么,等了我这么久,若是想一起吃这鱼的话,那就搭把手吧。”

“有人?!!”心腹惊醒,慌忙看去,他只是唐武云的一个谋士,并无多高的武功,完全没想到竟然有人在一旁偷窥,心中慌乱,那不是刚刚所说的话全被此人听去了?

大树背后,一个人影缓缓地走了出来,只见他一身猎户的打扮,披散着的头发令人一时也看不清模样,只不过腰间别着得猎物的尸体上尚有未干的血液流淌下来,令心腹看着不喜。

那人慢慢走上前,在两人三步开外停住,开口道:“许久不见了,唐丞相!”

撩开披发,唐武云的兴趣骤起,发笑道:“原来是二殿下,不过二殿下可称呼错了,我现在不是丞相了,只是垂钓一渔夫而已。”他提了提手中的鲤鱼。

来人正是姬襄,他先是一怔,而后自嘲地笑了笑,轻松道:“是我失言,好在我现在也不是二殿下了,山中一猎户而已!”他亮了亮腰间的野鸡。

两人皆是相视一笑。

唐武云又笑道:“我有鱼,你有鸡,不如我们一起拼个食如何。”

姬襄大笑应道:“当然,我近日正好学了一手烧鸡的手段,给这位兄台露上一手。”

“好,大好,梁棋去取点酒来。今日与故人好好饮上一杯。”唐武云兴致起来,便唤心腹去马车处取酒,自己则将鱼铺在一旁的石头处,拔出腰间的匕首,竟是就地杀起鱼来。那姬襄见状,也不含糊,取下那只野鸡,拔毛破肚,也是迅速清理开来。还不忘感慨道:“想我做世子时,可受不到你这样的待遇,没想到变成一届山野村夫,反倒能有此礼遇,想想真值了。”

姬襄所感慨,以前身为大周二世子时,这位唐丞相对自己可是半点笑面都没有,这天下能入这位眼的人太少了,没想到如今自己落魄至此,还能得其另眼相待。

唐武云也不否认,点头笑道:“以前的你可会这杀鸡烧饭之事?”姬襄愣住了,看了眼手中的收拾干净的鸡肉,豁然开朗,哈哈大笑,“富贵云烟不如手中一只烧鸡而已,没错没错。”

两人对面而坐,燃起了一堆篝火,上面烤着鱼,下面埋着着鸡,手里举着酒杯,就这么共饮而谈。

“殿下不是入宫去了?”唐武云在宫中眼线也不少,自然知道姬襄偷偷混入王宫一事,所以今日能在这荒郊野岭见到他,确实是惊讶万分。

姬襄露出莫名的笑意,王宫一行让他收获颇丰,最主要的是他见到了想见的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认真地对唐武云说道:“其实今天是有人让我来找你的。”说完看着对方的反应,没有预料之中惊讶的表情,唐武云更像是一个知悉一切的执棋人,依旧悠哉地摆弄着面前的那条烤鱼,平淡的说道:“这就不奇怪你能找到我了,这洛邑城里也只有他知道一切想知道的。”

罢官在家休整,唐武云是终日不着家,四处游玩,或是垂钓,或是打猎,要不就是赏景,可以说就是连他自己都未必知道自己明天在什么地方,这种时候能遇上姬襄,可不是什么巧合。

唐武云没惊讶,姬襄则自己大吃一惊,哆嗦得手指指向对方,疑惑道:“你……你知道?”

唐武云摊了摊胳膊轻松道:“知道什么?知道善恭有古怪,还是知道老王上没死?”

姬襄如遭雷击,原本以为自己还有多费口舌对方才会相信的事情,却这么轻而易举地从对方口中说出来,这下他总算知道父王交代他时那副轻松作态是为何了,不由急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料理着那只烤鱼,唐武云撕下一瓣过去,见这位已经没有心思再管鱼的事情,就递给身旁的心腹,又给自己撕了一口,感觉着鱼肉的鲜美,他口中发出满足的感叹,一口热腾腾的鱼肉下肚,这才不急不慢地说道:“善恭这老小子一辈子忠心耿耿,我丝毫不怀疑他会为了老王上赴死尽忠,可是老王上薨逝,这老小子还能每天开开心心地进出王宫办事,正巧被我手下碰上了,你说我会怎么想呢?”

就这么简单?姬襄一脸的窘迫,完全没想到自己父王隐藏的那么深,就连自己也是因为守皇陵时无意间的发现才偷窥了棺椁,最后有了如此大胆的猜测,在唐武云这竟只是因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就露出了马脚。就像一个小孩子知道了一个秘密,一直想在大人面前炫耀,没想到大人其实早就知道了,那般气馁。

不知不觉鱼已经吃下了大半只,只不过大多都入了唐武云的嘴里,砸吧完最后的一点鱼油,他细细问道:“说罢,他让你来找我做什么?”

说到正事,姬襄突然正襟危坐起来,表现的有些紧张……

“你恨父王?”随心苑内,姬襄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轻易地见到了父王,姬赐的精神状态还很好,并不显得苍老,只不面对这个曾经被自己放弃掉的二子时,有些苍凉。

姬襄先是摇头,而后在姬赐的注目之下又缓缓地点头,怎能不恨。被自己父王遗弃,以至于落得看守皇陵,被太监欺凌,甚至妻儿也遭了谋害,他怎么能不恨。他就想亲自问问自己的父王,为什么放弃自己,自己从小读书习武,一刻不敢松懈,哪一点比不上那个纨绔的三弟。

只不过再见到姬赐时,一切恨又都烟消云散了。父子亲缘这一瞬间被点燃。姬赐长叹口气道:“命也,如今你能见到孤,也是命也。”两人相互对视一番,他正色问道:“你想将你的弟弟赶下去自己当王?”

姬襄几乎是没有犹豫地点头应道:“我失去了那么多,不能得到它活着也没有半点意义。”话语中透着决然,可以听出他的坚定。

姬赐点点头,长叹口气说道:“那就去吧。”

“父亲不拦我?”

姬赐往了眼窗外院子中的枯木,这一刻渐渐地露出了老态,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说话缓慢无力:“如今孤已经不是大周的王了,你想做什么便去做吧。王可以阻止你,但作为父亲,孤没有资格再拦你了。只希望你能念及兄弟情义,饶过他一条性命。”

姬襄知道父王口中的他是谁,却没办法给他肯定的答复,这份恨太深了。

姬赐见状也不再强求,对他说道:“竟然如此,你去城郊寻唐武云,他可以帮你。”

……

“老王上想让我做什么?”唐武云再问话,将姬襄从回忆中拉了出来,后者迟钝片刻说道:“父王想让你参加明晚的宫宴。”

“不可!”唐武云还未表态,他身旁的心腹就急忙阻止道:“主子,那宫里已经全是梅习礼的亲信,您不可以身犯险呀!”心腹是从秦国跟来的谋士,只忠于唐武云一人,他可不管大周会乱成什么样子,或许还更希望大周乱了,那么自家主子就可以死心回大秦了。在他眼里,周国这样的弱小一点都配不上主子。

唐武云笑笑不说话,等着姬襄的下文,果然没一会这位藏不住心事的二世子又安耐不住说道:“父王说想让你带我一起去,届时将有奇兵拿下梅习礼,一举扫清朝堂上的污秽,重许你丞相一职。”

“你想当王上?”唐武云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将姬襄问得愣住了。没等他回答,就改过话锋说道:“好了,你的鸡熟了,取出来吧。不是说让我尝尝你的手艺吗?现在不吃以后你若当了王,恐怕我可就没这么好的口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